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距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就有不到6个月的时间了。7年前的7月13日,北京在莫斯科赢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从那个让人期待、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日子开始,中国就在为这届奥运会不断努力和奋斗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口号,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呼唤奥林匹克精神,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2.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 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  相似文献   

3.
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运会报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全世界数十亿公众都是通过媒体来了解奥运会。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届奥运会都是“媒体制造”,但媒介奥运与真实的奥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与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背离,金牌至上、总以成败论英雄与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相悖,商业气息严重与奥林匹克公正精神背离。构建奥运与媒体的和谐关系,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质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嬗变的文化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进行阐释,认为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既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义,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邃,且有鲜明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5.
在对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阐释的基础上,就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的文化表征进行了论析,阐述了北京奥运精神遗产对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功能。从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视阈对我国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方略:增强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保护与开发意识;突破过多重视物质遗产保护与开发观念束缚,超越“有形资产观念至上”发展理念,把握人文关怀;注重宣传弘扬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融合,努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朱军 《集邮博览》2008,(8):102-105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流传最广的就是奥林匹克五环了。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奥运五环由顾拜旦于1914年提出,首次出现在1920年安特卫昔奥运会上。紧紧相连的5个圆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全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奥林匹克精神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滋养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灵。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重在参与、不断奋进、公平竞赛、团结友谊和无私奉献五个方面来探讨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文奥运理念与奥运志愿精神高度契合的思想基础是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的认同,二者都是对于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宗旨的认同。北京奥运会要体现志愿服务的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人文奥运理念以人为本的追求,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要做实践现代文明风尚的先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要以人文奥运理念为指导,体现人文奥运基本内涵,弘扬奥运志愿精神,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扎实而深入的志愿服务,推动人文奥运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2008年8月24日21时05分,奥林匹克会旗交接仪式正式开始。这一伟大时刻意叶着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被继续传承。就在这一刻,庄严的奥林匹克会旗由我交出,哪怕只是一瞬间,我却接受着全世界目光的检阅。但我完全自信于作一名执旗手,自信于以自己的健康,阳光代表所有的中国年轻人。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中的民俗文化是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深入研究奥林匹克民俗文化,时发扬奥林匹克传统文化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了解奥运会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电视传播理论、从受众和报道对象两个层面,对中央电视台雅典奥运会报道中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得失进行了梳理,在对中央电视台雅典奥运会报道对传播对象的人文关怀、积极传播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等方面寄予肯定的同时,指出其未能充分满足体育受众的专业需求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人文因素传播不足等问题,以期对中国电视体育的人文传播实践,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奥运”的宗旨能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雅典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奥林匹克精神,但也不时流露出奥林匹克的不和谐音:拿不到金牌就是失败,裁判玷污奥林匹克精神的表演,锦标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重结果轻过程。我们应该吸取雅典奥运的人文经验与教训,加强“人文奥运”理念的建设,把2006年北京奥运会办成展示“人文奥运”理念的盛会。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精神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最高目标。武术必须积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五项基本原则。参与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前提条件,竞争原则要求武术形成自身的竞技形式,公平原则要求武术运动具有规范、科学的竞技行为和竞赛规则.友谊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基本目的,奋斗原则要求升华武术的精神思想,改变传统武术观念使之适应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灿烂的新篇。16天的赛事,我们感受了全世界运动员们的光荣和梦想,体味了他们的失败和遗憾,见证了卓越和赶超,欢笑与泪水。虽然绝大多数人没有身临其境,但奥运会一样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北京奥运会后,本刊编辑部邀请了刘海元副处长、谢军博士,以及资深记者李小伟进行了访谈,试图通过他们三人的精彩对话,对奥运赛场内外、奥运精神、奥林匹克教育以及奥运会对青少年体育的推动乃至终身体育的养成等几个方面的讨论,找到北京奥运会对广大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和今后青少年体育应当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精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北京奥运精神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是奥林匹克精神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北京奥运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与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展示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和补充,中华体育精神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北京奥运会所凝练的精神对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2006,(3):26-27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应该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因此,顾拜旦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罗格说:“没有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教育,就是一届平庸的奥运会”。北京向世界承诺要办一届高水平和有特色的奥运会,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北京特色的教育遗产。2005年12月6日,北京启动了“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大、中、小学生为对象,通过全面贯彻和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来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为了将这一教育计划落到实处,北京将实施“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在中小学命名和建设一批“北京奥林匹克示范校”。《体育教学》将从本期开始开设本栏目,为大、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提供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刘琦 《体育博览》2008,(5):84-85
2008年3月10日,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活动截止了。北京2008年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自2003年4月15日启动,这次征集活动历时5年、连续进行了4届并且面向全世界,其规模之大创下了一个历史。至今,北京奥组委已经收到了歌曲三千余首、歌词七万余首,正印证了奥组委官员们的初衷:奥运歌曲征集活动是一个推广奥赫匹克精神的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征歌最重要是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参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北京市委书记、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要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13亿中国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学校是普及和传播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发展人才的义务,它的作用决定着社会进步方向。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状况是衡量向13亿中国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准,将直接关系到能否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也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最重要的传播形式。历次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在总共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都充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北京奥运圣火于2008年3月25日在希腊奥林匹亚按照传统仪式取火。由此开始了奥运圣火在全世界的传递。当中国大江南北都将目光聚焦奥运圣火传递时,北京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彰显了因圣火传递而激起的热情与行动。这份热情和每次行动都是对巴黎"藏独"分子抢夺火炬事件这一不和谐音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雕塑是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对古今奥林匹克雕塑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奥林匹克精神的变化与发展.与古希腊奥林匹克雕塑注重追求"力"与"美"和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意味相比较,现代奥林匹克雕塑除在技术层面有很大进步外,其中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和多元化,如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与环境的和谐、关注民族特色、强化符号标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