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原名运动心理与保健康复系,始建于1989年、早在1953年建校之初就设有运动生物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涉及体育科学、健康科学、应用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办学实体、现有5个教研室:运动解剖教研室、运动生理生化教研室、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运动保健康复教研室(含中医骨伤科);3个实验研究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运动康复与健康研究中心(与美格菲健身公司联合)。  相似文献   

2.
儿 童早期专项化训练必须科学地按照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去安排训练 ,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 1 )“早衰”在运动队经常会遇到一些运动员在儿童少年时期专项成绩很好 ,但到青年、成年后运动成绩却很难再进一步提高 ,这就是运动员“早衰”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儿童期专项训练中 ,过多追求专项 ,专项技术练得太多 ,而忽视了儿童少年时期要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以素质来带动专项成绩提高的特点。另外 ,训练安排不当 ,训练强度过大、参加比赛过多、营养搭配不合理 ,导致各种伤病的发生 ,也是引起“早衰”的重要原因。运动员发生“早衰”的结果 ,导致运…  相似文献   

3.
1、追求稳 这个“稳”字具有多重意思。其一是指运动员临场比赛的心理素质要稳定。心理素质稳定与否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是心理能力。随着体操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能力,才能在临场比赛中稳定发挥最好的技术水平。因此,在新的国际体操赛台上,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将和生理能力一样,成为运动员首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知网、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搜索近年来有关运动干预帕金森患者康复的研究文献,从运动干预的方式、手段等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结果表明,运动干预在早期帕金森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帕金森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善等有积极作用。受“运动是良医”的观念影响,国内外学者在帕金森患者康复的实验研究中,运用各式运动手段作为干预手段,为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希望为更好地制定帕金森患者运动处方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康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运动康复教学的途径,为提高运动康复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人工智能”“康复”“AI”“rehabilitation”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以智能康复治疗器人、智能化监测设备、人工智能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运动康复领域,在辅助康复诊断、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治疗的精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康复技术”为核心的康复课程、多元化协同创新的运动康复教学团队可以应用到运动康复教学中。研究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康复实践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设置相关人工智能课程、培育相关教学团队可以提高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的 "乐""动""学""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良 《体育教学》2003,(3):26-27
所谓“乐”,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教材安排、教法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依据其特点,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乐于去学,学中有乐。所谓“动”,就是体育教学要突出反映其生物学功能,要遵循人体运动机能变化规律、生理适应性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有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所谓“学”,亦即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既强调学法指导又突出教法灵活多样,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与体育的显著特点———身体练习相结合,学习一定的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如何运用“条件反射”、“超量恢复”、“间歇训练”、“极点”等生理现象的规律,同时论证了正确认识这些规律对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技术水平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毒品对吸毒人员产生的危害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现今已有的戒毒手段难以帮助戒毒人员彻底戒断,复吸的可能极大。近年来,运动戒毒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除去对戒毒人员生理上的有益影响,还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再社会化有很大帮助。该文在运动戒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分析综述了不同性别、年龄以及戒毒阶段等不同类型戒毒人员的戒毒运动处方研究,以期为吸毒人员有效戒毒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9.
环境对体育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通过观察普通大学生在高温环境中上体育课时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研究热环境对运动者的生理及心理影响,为合理安排高校体育实践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人体的所有行为活动均源于脑,竞技体育的金牌也同样具有“心灵”的一面,心理对运动成绩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果我们将竞技运动能力视为一个车轮的话,那么,那些对竞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例如天赋、体质、解剖、器械、社会环境、训练和心理等,就是支持这个车轮的“辐条”。如果这些“辐条”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损坏,包括“心理”的因素,其后果均会直接影响或破坏整个车轮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是竞技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将已具有的能力在某一特定时刻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游泳课的"分层次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游泳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游泳,通过多年的游泳教学实践,针对高校游泳课教学的特点,总结出“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模式.它提出了按学生的能力分成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学习不同的内容;再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高低,灵活机动的由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的升降的教学模式.实验数据经检验,有极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概述抗倭名将俞大猷及其经典名著《剑经》,论述了《剑经》在中华武术史上的作用,并总结了它的哲学思想及其应用,为现代的搏击格斗运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人体尸体样本下肢肌肉附着点、关节转动中心在相应环节基准坐标系的坐标为基础,利用下肢肌肉功能模犁计算机应用分析软件,对髋关节肌群、力臂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活体应用的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对髋关节肌群的肌肉功能参数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了肌肉功能转换角和肌肉功能补偿的概念及其在髋关节肌群肌肉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东方文化意义中的"道"与跆拳道之"道"的关系,诠释了跆拳道中所体现的"道"的涵义,并对其相关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跆拳道是以手脚技术为进攻武器的东方武艺。从伦理道德层面来看跆拳道,最突出的就是跆拳道的"道"中蕴涵着许多礼仪等伦理元素,这对于传播东方伦理道德思想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十运会"中存在的问题引发的对"举国体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十运会赛场上上演了一幕幕丑闻,对全运会还要不要继续办下去,人们对此产生了质疑,并引发对举国体制的思考。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因素来阐述了对举国体制的看法,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次文献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蹦床的两个称谓"规定动作"和"第一套动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相当数量的蹦床界内人士对"第一套动作"称谓的表述还没有根据规则的变化和项目的发展及时进行更改,对"第一套动作"的本质缺乏哲学思辩角度意义上的理解.这种思维惯势如果继续存在,将不利于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和进步.希望引起有关人士对蹦床"第一套动作"准确称谓的重视,使之对蹦床项目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为蹦床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公平竞争”是人类竞技的最高法则,也是人类在竞争发展中的一种美好愿望。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首先阐明了“公平竞争”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其次分析了“公平竞争”的种种表现,最后提出了实现“公平竞争”的策略和夙愿。这对重新解释和认识“公平竞争”的内涵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教育思想视角,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对武术在中国近代社会背景下彰显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进行爬梳。研究认为,武术“强种救国”和“健身强体”教育思想是中国武术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下,尚武教育之风开始盛行。武术受到了前所未有重视,被认为与国家兴衰、民族危亡密切相关。武术“强种救国”教育思想开始滋生。在自然体育观影响下,武术“健身强体”教育思想开始繁衍。近代中国开始从注重武术技击功能向挖掘武术体育意义上的健身功能转换,开始用新的理念、整理与研究武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以《周易》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来探讨对武术的管理策略问题,为管理中国武术事业的工作者提供一些管理原则和方法.研究指出:武术工作者要时刻观察社会时局的动态变化,及时捕捉武术发展的契机,全面深入了解与武术相关的信息,努力提高武术科研水平,以畏惧谨慎的工作态度,将过错迅速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此随时准备着迎接武术的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20.
"虚"与"实"是辩证法中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虚与实作为矛盾的双方,贯穿于武术运动的各个环节,虚可变实,实可变虚,虚实相生。文章从虚与实的释义、虚实的文化、技术层来详尽阐释其在武术中的作用。武术正是有了虚实,才使这种"战斗语言"更神秘,"虚""实"让武术进入了一种变幻莫测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