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只需要十分之一秒的时间,一个小水滴的冲击力就能在水面上飞溅出一个漂亮的小水坑,如果身形足够小,水坑就能将人包裹起来——这就是设计师迈克尔.文德尔新作“飞溅”沙发椅的灵感源泉。“飞溅”沙发椅以雕塑黏土为内核精确建模,再覆以树胶和玻璃纤维等多重外壳材质,经过设计师巧手处理,留住了水滴飞溅时的定格生动形象。坐在其中,就如同一颗小水珠一般,被飞溅的水花所包围,让休憩变得更有乐趣。  相似文献   

2.
汪凯 《新闻实践》2005,(6):23-24
事件回放: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场暴风雨突袭厦门,《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背着相机“搜街”,在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有人告诉他附近有一水坑,已经造成不少人摔倒,希望他能够报道此事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于是,柳涛拿着相机等候在那里,一个多小时以后,他终于拍摄到一个骑车人摔倒在水坑中的一组镜头(见右图)。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像大海一样有深度,有鱼又有草。一颗小石子落在里面激起的小小波澜,会很容易消失掉;但如果只是浅浅的水坑,一滴水珠也能泛起很大的波澜  相似文献   

4.
一、事件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福建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当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厦门,市区道路上的多处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各大报社,数家新闻网站都转载了新华社柳涛拍摄的这组发生在厦门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新闻事件尽管不大,但网上的评论却高达数千条,在传统媒体上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记者不就路上有坑提醒路人,而是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应受谴责“:照片拍得倒是精彩,可拍…  相似文献   

5.
天口 《中国广播》2005,(6):21-23
今年5月10日,新华网上登出的一组图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叫好声、指责声此起彼伏。这是发生在厦门大雨中的一幕,记者忠实地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职业伦理     
凌久 《新闻记者》2005,(6):58-58
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名骑车人冒雨经过厦门市厦禾路与凤屿路交叉路段时,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个水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摄影记者柳涛用他的镜头纪录了摔跤全过程,这组照片被新华社转发后,引起众多网友的议论--在记者知道路上有水坑的情况下,他究竟是应该选择躲在一边拍照,还是首先去提醒路人?在这里,笔者不想再就哪一种选择更符合职业要求发表看法,因为这次讨论本身的意义远远大于作出个别道德结论.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前不久,一组"水坑照片事件"引起新闻界乃至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日前,本刊高级编辑周凤桥(以下简称周)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以下简称王),就这一事件引发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8.
当前有关媒体信息获取与使用方面的争议性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近年来与此相关的媒体新闻报道典型事件。如2005年《东南快报》摄影记者柳涛守株待兔式拍摄的路人摔倒水坑、2000年7月湖南嘉禾高考作弊事件等在引起人们对媒体报道问题的重视之外.媒体的采访与报道过程中对信息获取与使用的正当性问题同样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甚至质疑。那么如何规范媒体从业者的信息获取与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9.
新闻从业人员既要讲职业精神,又要讲社会责任,应多从正面引导、探讨、报道.从现实情况看,代表新闻队伍主流的还是既忠实履行职责,又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新闻工作者.6月13日,中国记协和中宣部新闻局召开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座谈会.会上,一些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和高校新闻院系教师,围绕近期出现的像记者蹲水坑拍摄骑车人摔倒等引起热议的几起案例和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广泛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骑车人雨中摔倒,陷入水坑的新闻照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总的说来是批评大于肯定,认为记者不就路上的坑提醒路人,而是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应受到谴责,进而联系到类似的新闻行为,认为都是不可取的。这些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一件引发争论的事件性质的评判,还要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看清事件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去年5月9日,暴雨狂泻的厦门市街区,马路上的一个水坑让不少骑车人栽了跟头,一个叫柳涛的摄影记者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用镜头拍下了一个骑车人摔倒的全过程。随后,他又在骑车人摔倒的水坑旁立了块警示牌。尽管如此,照片发表后,却遭到了公众舆论的指责,一时间成为舆论关注和争论的热点。一方认为:作为记者,柳涛只顾强调现场真实感却有悖社会道德和良心,明知下暴雨路面有坑却满怀信心地等着人栽跟头,其职业行为中透露着“不可饶恕的冷漠”,守株待兔看着路人落难的做法应受谴责;而另一方则认为:柳涛只不过是忠实地报道了新闻事实,尽了自己的职…  相似文献   

12.
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纸馅包子"的假新闻,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显示出虚假新闻仍是难以根治的毒瘤,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期刊发以下两篇文章,希望有助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第四代人》(张永杰、程远忠著)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和反响。最近,上海市劳改局一位共产党员写信给中央,对该书提出批评,并建议对其展开讨论。为此本刊编发了两篇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文章,以期引起讨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14.
范弘  郭林海 《声屏世界》2005,(12):63-63
广播外宣有着新闻报道的共性.同时又因其受众的不同.而有其独特性。只有把握好了外宣工作的共性和特性.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从而真正达到外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9日下午,福建省厦门市风雨交加.一个骑车人由于马路上的水坑而栽了跟头.摄影记者柳涛拍下了这个场景,并随即在媒体上发布了相关照片(见左图)。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评。对于柳涛的行为.口诛笔伐者有之,肯定赞赏者有之,冷眼静观者有之,旁敲侧击者亦有之。鉴于各种立场和观点已经得到充分展示,笔者无意在此添加其他新观点,而是试图“小题大作”,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最近,《经济日报》关于大连“两机”的报道,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许多读者反映,这个报道引起的震动和产生的影响,不小于当年关广梅现象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反映”和“反应”是同音异义词,可是,有的人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这就影响了整个句子意思的正确表达。让我们从报纸上摘录几个句子看看吧: ①北京市的青年厨师陈爱武揭发了丰盛园饭庄的所谓吃客饭问题后,引起了强烈的反映。(中国青年报1980年11月1日第1版)  相似文献   

18.
征文是一种促使读者、作者对某一问题引起注意、引起兴趣,乃至引起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强化宣传目的的好形式。当前有的报纸对征文重视不够,强调一下很有必要。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有些复杂,因为有的征文和钱挂上了钩。也就是报社出个地盘,协办单位出钱,联合举办。在这种联合举办中,有的协办者虽然出钱,却不干预报纸业务,编辑部完全按正常程序编发  相似文献   

19.
征文是一种促使读者、作者对某一问题引起注意、引起兴趣,乃至引起深入思考,从而达到强化宣传目的的好形式。当前有的报纸对征文重视不够,强调一下很有必要。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有些复杂,因为有的征文和钱挂上了钩。也就是报社出个地盘,协办单位出钱,联合举办。在这种联合举办中,有的协办者虽然出钱,却不干预报纸业务,编辑部完全按正常程序编发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层层推进,也在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传忽然传遍大江南北,并引起了大面积抢购市场碘盐的行为,在17日、18日两天达到高峰。在各类媒体的大力辟谣、多方引导下,这场"抢盐风波"在短短两三天内便趋于平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