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果说现在的NBA教练是“垮掉的一代”,有点危言耸听,因为这意味着蔑视传统和惊世骇俗,执掌NBA教鞭还没“玄乎”到这个份上,所以他们也就是“动荡的一代”。  相似文献   

2.
孙文涛 《网球天地》2013,(10):20-27
前一阵流行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据说是陈可辛导演最近几年来拍得最畅快的一次,原因是它还原了——或者说终于重温了陈导演阔别二十多年的“美国梦”。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群“垮掉的一代”,如今正是这个国家的脊梁,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个通病:从“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和标语中成长起来,却几乎个个成了“亲美分子”,“美国梦”植根于他们心中,无从消磨。  相似文献   

3.
1949年之前,“语”被称作“国”。查找有关资料,“国”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的《国教科书》和《中学国读本》。什么是国?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所固有的、根深蒂固的化基因。它可以影响整个国隶或种群在精神领域的主导方向,是对人、对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说:“国学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有其学。学也,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大盛于20年代,80年代又有“寻根”热,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化中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课的“教学互动”,是加强“教”与“学”的有机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渠道。悉心研究体育教学课的教学特点,把握“教”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索体育教学课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培育“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体育教学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一生向右     
雨人 《当代体育》2007,(15):22-23
是蒙混进电影院看一场在今天看来有些乏味的电影,是暗恋一个人不知如何表达只能望着她背影酸酸的滋味,是反复回忆张楚那首经典的《姐姐》:“哦,姐姐,我想回家,牵着我的手,我有些困了。”不可回避的还有那个黑白相间的精灵,在曾经娱乐水平相对贫瘠的年代,足球是一个好东西,它和人生一样,就像一条湍流不息的河,不是在河的左边,便是驻守在右边,不是崇拜意大利,便是向往巴西……总要有一个选择。从德贾尔马·桑托斯、卡洛斯·阿尔贝托、尤尔金霍到卡福,再到今天的阿尔维斯,巴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他们,而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右边。“XX一代”是一个很感性的词。菲戈和鲁伊·科斯塔领衔“黄金一代”,当下流行“飘一代”,而杰克·凯鲁驱克的《在路上》描述了“垮掉的一代”,那么德贾尔马·桑托斯他们就是“向右的一代”。真的,巴西“向右的一代”是无法盗版的,如同无法盗版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1993NBA DRAFT     
我们习惯把1996届选秀的球员称为黄金一代,而现在先于他们即将全面退出联盟的1993一代。将面临一个不光彩的称号: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源于美国作家约翰·克莱隆·霍姆斯的《This is Beat Generation》一文。  相似文献   

7.
1993 NBA DRAFT     
我们习惯把1996届选秀的球员称为黄金一代,而现在先于他们即将全面退出联盟的1993一代,将面临一个不光彩的称号: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源于美国作家约翰·克莱隆·霍姆斯的《This is Beat Generation》一文。Beat的意思可以翻译为"垮掉",也可以翻译为"精疲力尽"的,"被击败的"、"失望的"、"认命的"的意思,也有"神圣的"含义在里边。而这些,和当年参加1993年选秀大会那批球员的命运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8.
当前体育教学领域中,“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兴趣体育”为主体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体育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是如何教会学生锻炼,使学生会学、善学和乐学,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导促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把“四导式”教学模式引入体育课堂,通过在我校两年多来的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常规统计法,研究了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认为,运用问题系统方式构建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比较运用,并初步对“教练员学”的研究对象、课程理论构建原则、方式、教学内容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运动训练"平台"现象与超量恢复理论的再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训练“平台”现象是现代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极为关注的难题之一。在对国内流行的超量恢复训练理论的质疑再审视后,认为“平台”现象和超量恢复并不矛盾。运动训练中科学运用超量恢复规律,合理安排休息间歇,使机体能够不断出现更大程度的适应性恢复,打破运动训练“平台”现象,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比赛和训练中,“时机”与“时机感”问题,始终成为教练员、运动员非常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足球人文环境的内涵与结构,根据“人文环境理论”提出了优化人文环境是“校园足球”和谐发展的根本。通过总结当前足球人文环境发展的掣肘因素,提出机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虚"与"实"是辩证法中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虚与实作为矛盾的双方,贯穿于武术运动的各个环节,虚可变实,实可变虚,虚实相生。文章从虚与实的释义、虚实的文化、技术层来详尽阐释其在武术中的作用。武术正是有了虚实,才使这种"战斗语言"更神秘,"虚""实"让武术进入了一种变幻莫测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让人们了解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推手也即搏击为其运动形式。论述了在习练太极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并要熟知 :“武”是太极拳的内涵、“舞”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没有技击含义的“舞”不是“武”、“武”和“舞”是互为基础 ,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等。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武”与“舞” ,尤其是“舞”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 ,因“舞”而健身和有“武”而防身的双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太极拳运动得以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基础、训练周期观、早期专项化训练观、"元因素"主导地位观对"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进行了辩证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注重的训练内容不相同;(2)"一元论"训练理论是对"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延续和补充;(3)两者研究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视角不相同;(4)两者"元因素"主导地位的共同点是运动成绩。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内核的辩证分析,导出"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展开,缺乏在社会背景下对于太极拳传承的专门研究。笔者以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城镇化建设中太极拳的传承进行研究,针对太极拳传承中出现的危机,提出对策:通过新媒体传播太极拳;政府鼓励企业定期举办太极拳赛事活动;加强城市宣传力度,推广太极拳;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就业岗位,正确传授太极拳拳理及技法;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论整体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设置"是人体在"复杂调控网络"统率下的一项本质功能。它自动地贯串于运动训练的全过程。正确地研究认识之,会大有裨益;无视其存在和作用,会对训练工作招致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