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大学生有无体育锻炼参与习惯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和自尊水平具有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抑郁水平;(2)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自尊水平具有高度负相关,身体自尊水平可能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3)有锻炼习惯的男女大学生比没有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具有较低的抑郁水平和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其中女生比男生的差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本校健美操运动专项和普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操对健美操专项和普通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差异显著;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中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3.
有氧运动与女性形体及身体自尊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巧侠  庄锦英 《体育科学》2006,26(10):54-58
探讨有氧运动与女性形体及身体自尊之间的关系,通过45周的有氧健美操训练发现:它可以有效改善女性形体;提高女性外显身体自尊水平;内隐身体自尊和外显身体自尊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结构;内隐身体自尊不受训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简称PSPP)与《身体自尊量表》Body Esteem Scale(简称BES)对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对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对其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运动锻炼的负荷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加强女子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女子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体育运动锻炼频率、体育运动锻炼持续的时间、体育运动锻炼的负荷这三个因素均对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三个影响要素中体育运动锻炼的频率与女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身体自尊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高中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中女生的身体自尊显著低于男生;不同锻炼时间对高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对改善高中生身体自尊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实验研究等方法,用健美操和器械项目的锻炼对高职学生身体自尊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项目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为高职学生找到更适合锻炼的健身项目,也为开展高职生自尊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运用身体吸引力量表、身体价值感量表、一般自尊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对西安和乾县的1237名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行为及其自我评价的影响调查,运用Spssll.5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有锻炼行为的中学生在各量表上的自我身体评价水平均比无锻炼行为的中学生高;(2)过少的锻炼对身体吸引力评价没有多大的改变,没有锻炼活动的中学生在身体吸引力的评价上与每周锻炼1-2次者之间不存在区别;(3)合适的锻炼时间能够增强中学生时自身的评价能力,每周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在31 min-45 min 之间对中学生比较合适;(4)学历、性别与地域差异等对中学生自我评价均有不同影响,地域差异是导致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不同的可能原因之一,学历与性别不会影响中学生对一般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评价,身体吸引力和身体价值感的评价存在性别与社会环境因素取向,男生对身体吸引力与身体价值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初中生对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的评价优于高中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理工大学部分新生的身体自尊状况,中小强度健美操和篮球的锻炼对身体自尊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并得出了结论: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中小强度的篮球、健美锻炼形式对于身体自尊水平偏低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自我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一般自尊量表对120名健美操专业大学生和120名非体育系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自我观念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操专业受试者在身体自我和整体自尊土均有所上升,而非体育系专业未发生显著变化;实验后2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健美操专业自我观念的各个维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王景贤 《体育科技》2010,31(3):83-85
通过对12000名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以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2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其中412名体质特殊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科学锻炼(运动处方)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质弱势群体(肥胖人群)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水平,同时其各项体能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再次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的身心健康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选用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SPP(徐霞修订编制,2001)和《身体自尊量表》BES(Franzoi,S.L.,&Shields,S.A.,1984)对河南省8所高校的326名女大学生的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进行测评,并对其体育锻炼的频数、持续时间、强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的频数、持续时间、强度都是影响女大学生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的重要因素,而且与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的相关程度均达到非常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宪奇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1):78-80,83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锻炼态度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对1191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锻炼态度(除了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以外)及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积极性高于女生;中学生锻炼态度与身体自尊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感对身体自尊的预测作用最大,其中行为控制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利用健美操和篮球项目对聋人大学生进行连续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尊维度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外表维度差异存在显著性.健美操组实验前、后自尊维度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整体身体、外表维度差异存在显著性;篮球组实验前、后体育活动、自尊、身体肥胖维度差异存在显著性,结果说明不同运动项目对聋人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是体育锻炼培养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的形成与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与数理统计法,对在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的必要性、健美操对中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中学健美操课的内容与教学重点进行分析。指出健美操作为一项正在我国蓬勃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丰富的内涵及娱乐性与表演性的有机结合,加上明快的节奏、多变的动作,不仅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更满足了当今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在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996-1001
目的考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其学业自尊的关系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为探讨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其学业自尊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青少年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7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学业自尊(r=0.308,p<0.05)、自我效能感(r=0.207,p<0.001)呈正相关。2)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学业自尊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07,r=0.098,p<0.05),自我效能感在锻炼强度与学业自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与学业自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1)中学生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其学业自尊水平,但不同等级的运动量,不同体育能力的中学生对其学业自尊的影响存在差异。2)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其学业自尊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湘西州聋哑学生选择的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主要有田径、篮球、游戏、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锻炼项目;湘西州聋哑学生的身体自尊各维度指标得分均在各分量表的平均分以上,说明聋哑学生身体自尊意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身体自尊与心理满意度量表为研究工具,并结合体育锻炼情况对83名职业学校学生身体自尊与心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经常参加锻炼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和身体状况显著优于不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均有非常显著性正相关,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相互之间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正相关。情感平衡与负性情感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与正性情感有非常显著性正相关。负性情感维度与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素质有显著性负相关。职业学校学生身体自尊与心理满意度具有密切关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身体自尊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9,(2):100-104
目的:探讨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身体自尊、自信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小学五年级7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体育活动同时,按照持续12周、每周3次、每次累积30分钟的中等强度"篮球+花样跳绳"组合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活动。以班级团体测量的方式于实验前1周、实验6周后和实验12周后,分别使用《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小学生自信心问卷》进行身体自尊和自信心测量。结果:实验组学生在身体自尊总分上12周后测显著高于前测(P <0.05),在自信总分上12周后测和6周中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P <0.05)。身体自尊中介模型检验表明,篮球+花样跳绳既可以直接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通过改善身体自尊,从而间接地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信心水平。结论:中等强度体育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体自尊和自信水平;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信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怯、自尊、人格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怯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什么样的身体锻炼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对中学生的羞怯感产生积极影响等问题,以羞怯理论为指导,提出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怯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预测设计,对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怯的关系及其中介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与羞怯感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中学生的自尊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为正向关系;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变量对中学生羞怯感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自尊、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变量在身体锻炼和羞怯之间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中介变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关系,并检验了该研究假设的中介模型。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负相关显著;体育锻炼量与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相关显著;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身体自尊水平负相关显著;身体自尊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