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发展民族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阿坝州经济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杠杆之一,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立足社会大视野,协调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出发,立足现实,考虑未来,按照阿坝州经济社会需要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强学校生机和活力;适应劳动力结构变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民族教育发展要适应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同时要发挥教育的整合功能,促进文化更新。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低,人才资源短缺,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高效的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3.
改革教育投资体制迫在眉睫,本文就当前解决新疆教育改革问题,全面阐述了开发新疆民族贫困落后地区教育,必须解决制约地区教育发展的经费短缺诸项问题,以期为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新疆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西部地区的基本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功。而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低,人才资源短缺,是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将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民族教育发展要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坚持走民族教育与市场经济协调一致,自力更生与国家大力扶持相结合的道路,使之为西部大开发,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培养出各种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主要分布地区,民族教育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教育是国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一年来,民族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的实际,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民族教育坚持“两基”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方针,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突出民族教育的重点、特点,抓住难点,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西部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落后,在于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缓慢,水平不高,导致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缺乏,进而造成知识和科技的吸收,生产和应用不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经济社会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要开发西部地区,必然首先发展西部教育,发展西部教育,必须提高对教育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意义和地位的认识,必须将党和国家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必须全面提高西部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大开发首先是人才的大开发,西部地区的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民族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大批的人才;要充分发挥其为基础教育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各类人才,提供智力服务的作用。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战略角度,重视西部地区民族高校的发展,依靠知识和人才,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飞跃。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10年来,党和国家加强统筹,科学规划,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推动了西部教育跨越式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大部分处于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们从这期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回顾和呈现西部大开发10年间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共享西部省区市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希望能为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发展民族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急需大量人才,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又依赖于教育,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西部大开发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族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怎样抓住机遇,发展民族教育,便成为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西部地区民族院校概况。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最集中的区域,全国少数民族80%的人口分布在西部。民族地区构成了西部的主体。 民族高等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实施并收到实效。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类型与样式差异很大,各民族群众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但教育为现实服务却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的兼容,而使得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大胆改革,走出自己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基于此,必须找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观念、办学方式、专业结构、师资建设诸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使四川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为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仅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对已"忘本"的民族地区普通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偿。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目前武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存在着"观念陈旧"、"生源危机"、"师资紧缺"、"办学模式单一"等发展困境。对此,学者们众说纷纭,但几乎未触及职业教育本性,本文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探析提升武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in China's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depend on improvements in population attributes brought about by education. Developing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regions is a project of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region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of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regions is beneficial for making educational input-output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the ethnic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we proce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nomics, take China's ethnic regions as our study subject, and draw upon relevant data from the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to measure and calcul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economic returns from education in the ethnic regions, analyz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ore feasible ways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 returns of education in China's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边疆少数民族的地区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师资,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培养多种人才,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与周边邻国的交流与合作上具有重要作用。本认为,针对当前所面临的困难,这类院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该类院校要在改革中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二,政府应对这类院校给以特殊的政策性支持;三,取得国内院校的协作与支持,提高这类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并与周边领国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及其成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具体发展情况 ,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和措施 ,旨在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教育 ,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半个世纪过去了 ,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维护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还存在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些问题,只要以教育资源配置为根本,从政府引导、评估体系与督导机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着手,仍能为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找到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少数民族共操26种语言,不通汉语的人口比例较高,操双语或转用其他民族语的人口比例较小。从学前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要从民语入手,进行民汉双语教学,帮助学生达到“民汉兼通”,这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全进步、少数民族化的传承与弘扬,必然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教育既要考虑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交通状况等外部现实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自身的各种内在因素,如民族化、民族性格、民族观等,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现状,尝试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内涵发展道路,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