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为重要,往往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可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未来。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隐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教育在教育系统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使家庭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然而,通过笔者所组织的一个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小组对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农村的大约1500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有的地方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必然受到三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其中家庭教育是三种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发展,必须从家庭人手,重视并发展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对人实施素质教育的三条主渠道,可谓“三分天下”。笔者在农村教育的考察中,对把家庭教育列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头件大事深有所感。  相似文献   

5.
朱红 《中国德育》2005,(4):63-65
一、调童的缘起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广大农业人口的素质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在对黑龙江省部分农村基础教育情况的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还是一个盲点。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关注农村教育时很难将农村的家庭教育纳人视野,这就造成了家庭教育在城市和农村的不均衡发展。而困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许多难点.例如“普九”、“控辍”等都与农村家庭中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中日农村中小学生家长的角度上,通过对两国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基本情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估价、家长参加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目的等多方面的比较,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吕华 《贵州教育》2009,(24):23-24
分析当前家庭教育,农村家庭教育需要强化落实,城市家庭教育需要适度减负,两者明显呈现出一松一紧的两极趋势。相比之下,农村家庭教育已远远跟不上我国教育发展的步伐,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分析得出,当前农村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调查目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富余劳力外出打工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每年春节过后,外出打工者三五成群拎包背袋地聚在公路沿线拦车前往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长年在外打工者,其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如何解决?家庭教育现状如何?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具体情况,笔者于2003年6月下旬在我县农村初中  相似文献   

9.
柯国兴 《农村教育》2007,(11):16-16
1、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然而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纵观永嘉山区农村家庭教育不乏存在以下三个现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尽管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新问题也开始出现。通过走访农村。我们发现,农村在住人口大大减少了。如湖南衡阳祁东某自然村组共120人,常住人口不到50人。16—55岁的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16岁以下的儿童。这将导致怎样的后果?父母出去打工,孩子怎么办?或跟着老人,或自己过,或大的带小的。父母在外打工赚钱。疏忽了对孩子学业的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势必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困境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让家庭教育走上正常化、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常态化,提高家庭教育的档次和质量:为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我们必须加快家庭教育的发展步伐,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家庭教育的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家庭教育在目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与教育伦理道德的冲突,传统模式的家庭教育正面临着伦理道德的挑战;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内在地包含着家庭教育现代化,家庭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关注自身伦理道德建设。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建设要继承传统,自觉追求和努力促进个体的幸福,体现现代社会的伦理需求,探寻科学规律,追求道德进步,把家庭教育导向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一直倍受关注。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对农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家庭教育水平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加之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大。因此,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相对而言难度更大,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对农村社会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社会经济发展都埋下了隐患。由此我国农村儿童家庭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使得广大家长面临"生子容易,教子难"的困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文化层次不一,生活环境、自身修养不同,思想观念陈旧,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个方面,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搞好学校教育的必要保证。而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现状是: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会教育真空状态,学校教育形同孤岛。家庭和社会不仅不能为学校教育推波助澜,反而常常起到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意味着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根据农村特点,主要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家庭教育三方面分析了在农村普及幼儿教育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希望为我国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谭敏 《教育评论》2020,(5):22-28
与城市家庭教育呈现出的习得性、理性化、相容性、筛选性和学习型等文化特征不同,农村家庭教育由于经济水平、成员背景、教育理念、成员互动等多方面的特点衍生出一套文化逻辑。随着社会结构与功能变迁,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文化内核发生剧烈动摇:家庭双系抚育受到巨大挑战,家庭教育主观认知模糊,教育内容方法无所适从,面临传统教育资本失落和现代教育资本匮乏的双重危机。建立起承继与突破并重的农村家庭教育系统,重塑农村家庭的文化场域,搭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桥梁,充盈农村家庭教育的传统资本与现代资本,完善构筑农村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避免文化性断裂引发的叠加式和循环式后果,实现农村家庭教育文化逻辑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7.
如今,农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子女进行智力投资,大多数家长都舍得花钱。然而,仅有良好的教育愿望,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良好的家教氛围,教育子女仍然是一句空话。李岚清副总理曾提出:家庭教育应实现三个转变—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育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作为教育三大支柱之一的家庭教育理应引起人的重视。但是,在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仍有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农村,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一切均由学校全权负…  相似文献   

18.
简析当代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教育概念的演进表现在: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内部的私事,发展到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从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发展到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联系和合作;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父母大人)对于子女的教育,发展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教育和影响;从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对学前孩子的教育,发展到终生教育,所有家庭成员在各个年龄段都受家庭教育;从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学习生活技能、处理家庭人际关系,发展到在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学生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才起着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当前,办好家长学校,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在1999年开办家长学校以来,立足农村实际,研究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余菊 《江西教育》2002,(12):9-9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过去的家庭教育模式太过封闭,已经成了孩子顺利成才的绊脚石,开放式的家庭教育呼之欲出。家庭教育的开放,是指广义的开放,实际上也是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来的“开放”,并不是说家长对子女放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要使家庭教育过程始终保持对家庭内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这既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发扬光大,也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一、家庭教育开放的迫切性。(一)家庭教育的误区。多数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由于对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