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概况、我国参加残奥会的历史与成绩阐述.分析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以下解决策略:着重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北京残奥会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整体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2.
中日残疾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中日两国残疾人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差异,得到如下启示:中国残奥中心必须划入我国群众体育的管理体系,以此实现残疾人体育融入大众体育;残奥中心的工作需从筹办残奥会转移到发展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上来;成立相关机构以加快残疾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通过建立大型的地域性综合体育俱乐部来实现残疾人体育与健常人体育共同发展,这是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认为:1)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高度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视程度;2)残奥会丰富的"爱心遗产"为今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完备的物质基础;3)北京残奥会为我国残疾人福利事业的社会化探索出新路子;4)北京残奥会促进了对残疾人的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4.
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13届残疾人奥运会标志着中国残疾人体育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分析北京残奥会对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影响及备战过程中待解决的问题,认为中国残疾人体育应追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者的和谐发展,并致力于与健全人体育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对体育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冬季残奥会是国际残疾人最高级别的冰雪体育综合赛事,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我国残疾人冬季项目发展滞后,在冬季残奥会历史上还未曾获得过奖牌,凭借北京承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这一良好契机,对全面推动我国残疾人冬季项目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开展冬季残奥会项目进行SWOT分析,研究发现,符合残疾人冬季项目级别人数较多,开展项目数量少,基础薄弱,缺乏专业教练员,社会关注度不够.建议整合内外部资源,从政策、资金、专业人才、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等方面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残疾人冬季体育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残疾人运动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也是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千载难逢的有利契机.弘扬残奥会的体育文化精神,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北京残奥会的价值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其价值实现的途径。指出我国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举办北京残奥会有重要的意义。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对改善提高我国残疾人士的生存状况、改变人们对残疾人的看法以及残疾人的自我价值定位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对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奥运遗产的重要内容,“共享”在北京冬残奥会的残疾人参与中得到充分表达。通过共享理念赛前的思想沉淀与行为动员、赛中的集中化呈现、赛后的时空拓展等方式,北京冬残奥会助力残疾人实现了赛会的全面、深度、自主参与。北京冬残奥会遗产应持续转化为残疾人公共服务,具体路径包括多渠道保障残疾人参与公共服务、培育自主共享的助残文化、以奥运遗产带动发展型共享,让奥运遗产中的共享价值融入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群体间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9.
冬季残奥会作为专门为残疾人举办的世界大型冰雪运动赛事,在扩展残疾人运动领域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残疾人的体育权益.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参加冬季残奥会的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以来,至目前已经连续参加了4届冬季残奥会.虽然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在冬季残奥会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突破,但运动水平低、参赛项目少、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严重缺乏,导致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处境艰难.为此,提出提供良好的冰雪运动环境、开发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和加速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等对策,以此来推动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第3届残疾人田径世界锦标赛的特点、收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3届残疾人田径世界锦标赛于2002年7月21日——28日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举行。在总结本届世界锦标赛特点和我国代表团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着力分析与探讨了本届世界锦标赛对发展中国残疾人田径事业、备战2004年雅典残奥会、迎接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启示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借助参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服务的实践活动,分析北京2008残奥会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情况,形成为运动会组委会筹办和建设信息技术系统和组织运行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对我国各类综合性运动会信息技术服务系统的建设水平起到实用作用和指导意义,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在体育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科技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9,30(4):6-10
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北京奥运会便是集中体现之一:如何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创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成为了体育领域应该重视的核心问题。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已经证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是我国体育辉煌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也理应成为我国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跨项选材是我国推进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备战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国际上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发展经历了"无序化"和"规模化"两个阶段。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规模化跨项选材的经验表明:传统选材依旧是运动员成才的主要途径,跨项选材是传统选材的有益补充;跨项选材是运动员成才的关键环节,长期培养和全面保障的意义深远;现有的跨项以赛艇、自行车和跆拳道等夏奥项目以及俯式冰橇等冬奥项目为主。从短期备战角度来看,我国要遴选适合跨项的运动项目,加强备战保障工作,提高运动员成才效率;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要注重运动员全面发展,强化政策引导、深化竞赛改革,进一步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孕育了伟大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特征、时代意蕴和传承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加深对北京冬奥精神的理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精神的重要论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探索。研究认为,北京冬奥精神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向上奋斗力量。民族性、人民性和先进性是北京冬奥精神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动力之源、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为根本宗旨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美好夙愿。在后奥运时代,坚持教育引导、重视文化熏陶、促进体育发展,把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奥林匹克教育、民族文化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是北京冬奥精神传承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残疾人体育运动条件、体育发展政策、体育教育和培训的研究,提出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和包容是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解决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不对称、不和谐的问题及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数字技术在残疾人体育中的应用,推动残疾人体育向“科技体育”的方向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数字技术在残疾人体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数字技术与体育的融合发展是当代体育科技化的必然趋势,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残疾人体育可以丰富残疾人体育类型、展现残疾人体育精神以及实现对残疾人体育的科学管理.因此,建议在我国残疾人体育中广泛运用数字技术,为切实保障残疾人的体育权利、提高残疾人的生活幸福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能训练对坐式滑雪运动员成绩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能训练的方法在坐式滑雪项目上应重点采用。为达到夺取残疾人滑雪奖牌的目标,力争下届冬季残奥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应将体能训练用于残疾人雪上项目专项能力的提高上,并且提前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8.
对发达国家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重视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并各具特色;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有着广泛的社会组织参与和民众支持;能适时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法律帮助;判例法对维护残疾人体育权益发挥导向作用。得出启示:强化与完善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厘清与明确残疾人体育法规的部门职责;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维护残疾人合法体育权益;加大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立法力度;借鉴与实施保障残疾人体育权益的法规范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介绍了香港残疾人体育组织机构,并对香港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出香港残疾人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因素:政府多处基金资助残疾人体育事业,完善的场地器材设施,不断研讨改进技术、完善训练手法等.香港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展望包括:政府要加强对残疾人竞技体育的重视、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强横向交流、切实做好致力于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的专业人才引进与保障,以期为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