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308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运用SCL~90对308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而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民办高校811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的大一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总体学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师范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师范大学731名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3%;检出率排在前两位的因子是强迫(5.7%)和人际关系(4.4%);新生九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其中敌对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水平;少数民族学生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女生躯体化、恐怖两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文科生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结论新生阳性检出率不高,但在不同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某师范学院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某师范学院2630名大学新生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被试中SCL-90各因子至少有一项达到3分的共有303人,检出率为12.56%.大学新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水平;除躯体化、恐怖、焦虑外,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08级文、理科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理科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更突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女生的问题显著多于男生.结论高等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理科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方法:运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采用SCL-90工具对高中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12%,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17.20%)明显高于男生(13.78%),在班级类别上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差异;(2)六安第一中学高一新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在强迫、焦虑因子差异不显著,其余因子和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高于常模外,其余均低于常模水平;(3)六安第一中学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由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敌对症状、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调查运用SCL-90对635名高一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上的得分及阳性项目数都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女生的忧郁、焦虑和恐怖3个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各类心理问题中,尤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突出。这提示高一学生心理健康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凯里学院2010级全体在校大学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心理测试.发现凯里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由此得出结论:凯里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8.
经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省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有心理反应异常者占被试人数的11.91%;男生优于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6个因子上具有差异高度显著性的特征。指出大学体育教育应系统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大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校2006级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732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青年和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文理科等群体进行比较。结果,①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4%;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问题突出。②女生躯体化、恐怖、抑郁症状比男生突出。③独生子女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恐怖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非常显著。④文科与理科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恐怖、抑郁等症状上差异显著。结论,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武夷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夷学院2011级校本部大学新生进行全面测查,有效样本2987份。结果:该校2011级新生SCL-90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均值分都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01或P〈0.01);男生SCL-90总均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各自均分都显著低于女生(P≤O.01或0.05〈P≤O.01);是否为独生子女SCL-90得分差异并不显著,只在敌对、恐怖两个因子得分上有差异(P≤O.01或0.05〈P≤0.01);农村生源的学生与城镇学生得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家庭月收入(800—1500元&2000-5000元)SCL-90得分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该校学生的入学满意度SCL-90各因子得分都差异显著,入学比较满意的学生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都显著低于不太满意的学生(P≤0.01)。结论:该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良好,部分群体需特别关注,女生、入学不太满意、独生子女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以探讨警院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目的,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警院学生和282名非警院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警院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非警院学生;警院学生阳性筛查人数在总分、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五个因子上显著高于非警院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八个因子得分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警院学生;警院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进而得出结论:警院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了429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SCL-90十个因子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主要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焦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和“其他”四个雏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其他雏度上差异不显著;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综合干预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应引起重视,女教师的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几乎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抑郁、焦虑和躯体化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和运动组均可促进心理健康。综合干预在降低躯体化、抑郁、饮食睡眠、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方面效果比运动干预更好。综合干预效果优于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与管理。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理学院在校的177名学历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后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为: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化〉恐怖〉其他〉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留学生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常模,焦虑因子得分与常模相仿,其他5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与常模比较,留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等7个因子上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迫症状-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两个因子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性别差异和院系差异。结论: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留学生教育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不良儿童的心身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一、二、三年级288名一般儿童和学习不良儿童实施问卷测量的结果发现,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明显低于一般儿童,且突出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和敌对性等方面,同时,学习不良儿童的个性特征,自尊及社会支持的获得等心理社会因素也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漳州师范学院CCSMHS常模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漳州师范学院CCSMHS的常模.方法对漳州师院2006、2007、2009级学生施测CCSMHS.结果(1)漳州师院CCSMHS的常模,在社交攻击和性心理两个因子上显著低于北京某大学的常模,其余各因子显著高于北京某大学的常模;在焦虑、抑郁、强迫、性心理、依赖、精神病、冲动7个因子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5个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男、女生在CCSMHS除强迫、精神病外的10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理科生在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冲动4个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文科生;文科生在躯体化、偏执、依赖3个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结论建立漳州师范学院CCSMHS的常模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为以后新生入校普查和"5.25"心理健康普查提供依据.此常模较之北京某大学和全国的常模更合适.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漳州市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的新生和毕业生、其他专业毕业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咨询专业新生SCL-90中9个因子任意一个因子≥2分的检出率为47.4%,≥3分的检出率为8.33%,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这几项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006级心理咨询专业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刚入学时、全国青年组常模及其他专业毕业生比较,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多数心理症状改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及专业技能训练,心理咨询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泰安高校某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医教协同路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泰安高校某院系本、专科共5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CL-90总分97~281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13.16%。该院系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贫困、社团活动、独生子女、幼年不幸、近期应激事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结论:应针对影响因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用scl-90量表进行调查,然后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大一和大四学生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中躯体化和精神病性两项要明显高于大学生常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