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礼 《教师》2019,(1):90-91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面对全体或大部分幼儿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具则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内容的重要媒介。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具使用存在着教师对教具的认识存在偏差、未考虑幼儿需求,教师对教具的选择和使用脱离教学目标,教师在操作教具时语言和行为不规范,幼儿参与度低四方面问题。从而教师需要树立对教具的正确认识,了解幼儿需求;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具,保证教具的适用性;注意自己语言和行为的规范;正确指导幼儿使用教具;保证幼儿的参与度四方面来提高教具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玩教具展现出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实际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玩教具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随之提升。通常情况下,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玩教具就会引导幼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让幼儿在玩乐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和价值。同时,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多个层面,积极认真落实幼儿教育教学。本文重点阐释了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玩教具是指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具与玩具,学生通过玩教玩具既能开心游戏也能学到知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常常喜欢用玩教具引导幼儿游戏。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如果能适当引导幼儿用玩教具学习,幼儿会在游戏中受到初步的教育,否则玩教具可能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不大。现以几个教师利用玩教具引导幼儿学习的例子说明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一、使用玩教具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教具是将数学知识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桥梁。在集体活动中恰当运用教具有利于幼儿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大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对数学兴趣的关键阶段。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教具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几乎每次活动教师都会运用教具来教学。但是仔细分析教师运用教具的情况,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具使用的情况,分析在教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目标不仅是教给幼儿一些粗浅的数理知识,还应该诱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愉悦情感,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一些数学和时空等方面的感性经验。数学教具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桥梁。因此围绕活动目标,选用合适的教具。结合实际问题,自制简单教具。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自制教具。材料可以一物多用、安全卫生。等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否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进行启发性的教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幼儿思维特点和怎样打开幼儿思维的大门,改进计算教学方法的问题,谈谈我的粗浅看法。一、要善于使用教具,启发幼儿思维。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数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幼儿在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具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幼儿的思维又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怎样使用教具就很值得研究。教学中,如果教具出示过早或过多,反而会阻碍幼儿思维的发生和发展。当前有些幼儿园在计算教学中就存在着出示教具过早的倾向。举例说,在大班教10以内减  相似文献   

7.
教具是进行辅助教学的工具,无论教学的哪个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一定程度地使用相应的教具辅助教学,以便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教具的种类多种多样,幼儿教师常用的教具以实物为主,如折纸、模型、卡片、木偶、拼板、图画等。幼儿教育以发展幼儿的语言为主,这是幼儿教师的一大教学任务。幼儿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只有运用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教具进行辅助教学,才能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幼儿的学习的愿望,从而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计算教学比较抽象,一些概念不易讲清楚,必须借助教具来完成。它符合于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否则,教学将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幼儿只有感情认识,而缺少理性认识事物的能力。使用教具可以调动幼儿的感官,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有助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进行新课时,更要注意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在使用计算教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而且还需要运用相应的玩教具来辅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使用玩教具的过程中,并非东西越多,效果越好,物品越精美越吸引幼儿.因为作为幼儿学习的辅助工具,它起到的是辅助和中介作用,是引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一种手段.如何恰当地使用玩教具来促进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实物教具是幼儿园里较常使用的一种教具,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幼儿通过真实物品的看、摸、尝,不但能产生好奇心,从而调动课堂气氛,而且能使他们记忆深刻,对所学内容吸收迅速。通过利用实物教具进行观察比较、自主操作和开展游戏,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妙处,提高了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师幼间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媒体越来越普及,小学英语课堂上出现了越来越丰富的教学辅助用具.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无论技术怎么改变,都应该立足课堂本身,关注学生主体,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合理、高效地使用恰当的教具,从而促进和提高课堂效率,反之,教具的使用则流于形式.在选取教具时,可以根据课堂目标,选用不同类型的教具,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吸引学生注意,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数学区域活动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混龄数学教育中更需要以区域活动为组织形式,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在区域设置中,材料的投放是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选择和自制教具。在选择教具时,可以借鉴蒙氏数学教具。在自制教具时,要体现出可操作性、丰富性、引导性、层次性、孤立性等特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自制玩教具是幼儿阶段教学手段的最佳选择。教师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中应让幼儿积极参与,要提高自制玩教具的可操作性和探索性,为幼儿创造更适宜的玩教具和学习条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幼儿混合班教学中,正确使用教具,不仅有利于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加速幼儿对知识的领会,而且可以赢得时间,改善课堂教学的结构,调剂幼儿自动作业的情绪,使动静更好地搭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混合班教具的制作农村混合班教具应贯彻自制为主的原则。我们提倡教师就地取材,自己制作,和幼儿共同制作。自制  相似文献   

15.
计算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具必须用得合理、恰当,要考虑教学的总体要求。在教5以内减法时,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因教具移动后,找不到原来总数的困难,可采用留有痕迹的教具。如演示小鸡出壳、青蛙停在荷叶上、盛满豆浆的杯子等教具后,留下蛋壳、荷叶、空杯子,有助于幼儿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到了新授6、7减法时,一般不再使用这些留有痕迹的教具了。新授8的减法时,采用一种教具演示,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比如8只小兔在赛跑,7只在前,1只在后,一次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数学教学不只是要教会幼儿简单的数理知识,应当诱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把愉悦情感,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幼儿获取数学感性经验。幼儿园数学玩教具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前提与物质条件,也是幼儿进行知识探究的重要桥梁,所以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围绕自制教具以及活动目标,结合具体问题与生活实际,引导幼儿自制玩教具,确保材料的安全卫生与一物多用,从而激发幼儿的数学知识探究欲望。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阐述,自制玩教具在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希冀有效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邹小娥 《文教资料》2011,(33):182-184
学龄前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具使用的重要地位。科学合理地设计和使用使教具成为了语言活动中孩子兴趣的激发器.大胆表现的舞台和参与的线索。教具的选择和制作要结合教育内容及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直观性、趣味性、互动性、典型性、实用性等原则。教具的呈现和收回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思维特点抓住有利的时机。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加上教师的精彩演绎才能充分发挥教具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习得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包杰 《新课程研究》2010,(8):188-189
玩教具可以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会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以玩教具促进幼儿教学主要应从合理安排玩教具、选择相适应的玩教具、注意玩教具的安全性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玩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所谓玩教具,就是幼儿教学活动中所用到的教具与玩具。分析了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幼儿学习数学最初是通过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物体来完成的。正是通过经常动手操作材料,幼儿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反映数量关系的理性认识,即幼儿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认识。因此,教具是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教具时,除了要注意卫生、形象、坚固耐用、具有可操作性等一般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