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夏时期的敦煌石窟研究,是近年敦煌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敦煌西夏时期洞窟的分期,虽几经修订,仍是学者们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关于敦煌西夏前期的莫高窟,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绿壁画和回鹘窟的时代归属以及莫高窟西夏前期标准窟的确定.本文在对洞窟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传世史料与前辈研究成果,对莫高窟与西夏前期营建有关的洞窟进行全面梳理,再次对其中所涉及的断代问题进行讨论.最终认定,绿壁画洞窟主要属于北宋曹氏归义军后期和沙州回鹘时期的重修,沙州回鹘洞窟基本上可视作北宋曹氏营建的余绪,西夏前期实际上在莫高窟只进行了极少的补修重绘,以莫高窟第340窟、第395窟和第206窟为代表.  相似文献   

2.
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莫高窟有大约 2 0余个洞窟是创建于盛唐时期的 ,当时并未完成壁画的绘制 ,到了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才陆续完成的。本文详细考察这些洞窟中的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 ,并分析了出现这种特殊现象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3.
莫高窟第159窟,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艺术中分期为中唐)的代表窟。根据文殊菩萨赴会图下屏风画内所绘五台山图,可知此窟修建于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以后不久。此时正是吐蕃在政治、经济上相对稳定阶段,也是吐蕃时期敦煌艺术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4.
莫高窟第361窟建于吐蕃统治敦煌晚期,是中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此窟位于莫高窟三层楼以北,其所处的莫高窟南区北端崖面是中唐洞窟密教内容较为丰富成熟的一区。以莫高窟第361窟为研究中心,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讨论莫高窟第361窟与第359、360窟及周边其他中唐洞窟的关系,进而认为南区北端洞窟群是莫高窟中唐晚期最为重要的从事密教活动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佛教文献为依据,指出敦煌藏经洞佛教文献对中古佛教研究的意义;介绍了敦煌佛教文献研究的现状,以及敦煌佛教文献对佛教研究的启示,特别论述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佛教的独立发展及其意义。同时还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亚 《培训与研究》2009,26(11):45-47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7.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对佛教的扶植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一、天宫伎乐的由来及其内容天宫伎乐是佛教艺术的产物,是指壁画中天宫圆券门内奏乐歌舞的天人。敦煌莫高窟早期的每个洞窟中几乎都有这个题材,最早出现在北凉时期第272窟窟顶叠涩式藻井的四周。敦煌艺术是佛教艺术,题材内容多以佛教经典为依据。各时代流行的经典和教派不同、洞窟的题材内容、性质、形制也随之改变。早期洞窟的性质与禅修观佛有关,从现  相似文献   

9.
由台湾佛教图像研究后援主办、丝路佛教图像文献整合研究中心协办的“2 0 0 2年两岸研究生敦煌石窟研习营”学术交流活动于 2 0 0 2年 8月 1日至 8月 1 5日在敦煌研究院所在地莫高窟举行。参加此次敦煌石窟研习营的 2 0人 ,大都为教师及研究生 ,来自除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外 ,还有英国、美国的 ,上午参观石窟 ,下午举行学术报告 ,晚间分小组进行学术讨论。学术交流报告的有 :大陆的樊锦诗《莫高窟洞窟分期的方法与成果》 ,彭金章《莫高窟北区的考古及成果》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 ,李正宇《古代敦煌史地》 ,殷光明《由疑伪经看敦煌…  相似文献   

10.
国外评价:敦煌莫高窟(德)H-H.福格特在中国甘肃省的敦煌附近,在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线路上,有一处由492个洞窟组成的洞窟群,开凿在1.6公里长的陡峭山坡上。这些洞窟建造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之间,作为佛教的庙窟。在差不多45000米 ̄2的面积上,绘...  相似文献   

11.
对于隋代,这个夹在分裂的南北朝与世界性帝国唐朝之间的朝代,学术界习惯于将其仅仅看作一个过渡时期,甚至与唐代一并处理。文章将重新考察莫高窟隋代洞窟的开凿背景,以进一步准确把握隋代佛教美术动态。隋窟在莫高窟现存洞窟中所占比例高达两成。这些洞窟的营建处于国家振兴佛教的大潮流中,却是基于敦煌民众内在、自发的信仰和经济实力的造像活动。这一点从隋窟内尚无大型经变,小窟偏多,其中一些是对北朝洞窟的改造等情况可以看出。敦煌的隋代造像活动,最终因为与中央的联络中断而陷入停滞,不过其造像活动中体现出的独特创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菲 《文教资料》2014,(13):58-59
敦煌莫高窟洞窟文化是我国古代洞壁建筑、佛教文化、壁画文化三位一体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化与建筑人物信息,为世人展现了一个辉煌的南北朝时期。本文对敦煌莫高窟洞窟涵盖的佛教文化、建筑文化和人物画像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密教与其他信仰之关系为研究中心,对吐蕃时期敦煌的佛教信仰、密教与佛教内部派别之关系、密教与其他宗教信仰之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以期对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宗教、信仰认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莫高窟第156窟是敦煌石窟代表窟之一,是归义军首任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是吐蕃之后莫高窟洞窟营建新的里程碑式洞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其营建年代和洞窟功德主,根据窟内供养人题记和《莫高窟记》,学界有不同观点,传统认为洞窟建于大中五年至咸通六年,其中前室和甬道是由张淮深续修完成。也有大中十二年完成说。经仔细梳理归义军相关史实,重新省思题记题写的习惯,可以肯定张淮深没有参与该窟的营建工程,实由张议潮主持下完成,时间当在大中五年至大中十年间。  相似文献   

15.
莫高窟保护档案数据库系统王宝义,侯文芳一、前言敦煌莫高窟有近500个洞窟,每一个洞窟均有一份保护档案,纪录着洞窟壁画保护现状、原建及重修时代、保护修复工作记要等各方面的资料。这是经过20多年整理较为完整的洞窟保护系统档案,对石窟保护研究以及莫高窟科学...  相似文献   

16.
敦煌,一颗闪耀在大漠戈壁中的文化明珠,被称为"东方卢浮宫",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时期的兴建,现存的735个洞窟中汇集了大量珍贵精彩的佛教艺术作品,以精美的雕塑和壁画而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藏经洞"的发现又衍生了"敦煌学"研究。本文重点讨论敦煌壁画艺术对现代造型艺术研究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髡发是将头顶头发剃光、留周围头发的一种发式,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发式,可远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佛教虽然来自印度,但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第346窟、第97窟等洞窟中可以看到若干髡发人物,反映了佛教艺术在流传过程中对当地和周边民族风俗习惯的吸纳,是佛教中国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进行全面调查时,发现西壁龛下的供养人画像行列下方还存有底层壁画。这些底层壁画内容依然是供养人。经过研究,认为第217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盛唐洞窟,而是开凿于武则天时期的洞窟,由初唐时期的敦煌大族阴稠家族开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通过新发现于莫高窟第359窟的供养人画像题记的释读,表明该洞窟为吐蕃统治时期粟特九姓胡人石姓家族营建的功德窟。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供养像所反映的服饰新现象、洞窟功德主、粟特胡人对吐蕃统治的态度等问题作了探讨,最后回答了作为吐蕃期洞窟的特例第359窟供养人画像大量集中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莫高窟吐蕃时期洞窟龛内屏风画研究赵青兰OnMuralsintheScreenFormintheMogaoGrottoesintheperiodofTibetanDominationatDunhuang¥ZhaoQinglanOnthebasiso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