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史而言,真正的强国是凭借制度文明、文化与价值观等软实力优势实现繁荣发展.所以,文化自信于我国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其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现阶段,信息网络发展与科技进步,多元文化不断涌现、交流与碰撞,大学生难免会产生文化自信不足问题.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政素质的主阵地与责任田,渗透文化自信,建设教学保障体系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而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作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职作文教学,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接着阐述了文化自信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重点论述了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高职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阐述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目标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与不足。为了促进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认为:政府主导、教育传播、媒体宣传、赛事营销和旅游开发是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摘要:在当代民族复兴进程中,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与自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共识。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为进一步理解并探索“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表征、动因、内在逻辑模式以及重建所需坚守的思想理念与可能的实现路径等问题,推进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讨论的细致与深化,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梳理国内外关于“文化传统”相关代表性论述,并对“武术文化传统”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尚武精神、武术门派、拜师仪式、民俗武术等武术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再造,构成了当代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典型性表征;武术主体寻求身份认同与自我启蒙、经济诉求与表征再造、“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是中国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重要动因;对武术文化传统符号的历时性借用与共时性置换构成了武术文化传统复兴的内在逻辑模式。研究最后提出,民族复兴进程中武术文化传统的重建,应秉持自身的传统,抱持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动态传统观,避免犯历史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错误,走“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重建路径。  相似文献   

5.
摘要:传统射箭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国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强、国家对文化自信的倡导,在近些年呈现一片繁荣复兴之势。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通过近十年国内传统射箭赛事数据的分析,发现传统射箭赛事存在“散、乱”的问题,尚不能代表我国传统射箭文化的整体复兴。由此得到的反思是,当下传统射箭文化发展须在坚持娱乐化的同时要抵制庸俗化、坚持民族化的同时要抵制地方化。具体的实施路径是从核心价值观和器物标准化两个方面对其文化体系进行整体性重建;与现代射箭运动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传统射箭历史传承中坚持整体性和参与性原则。对上述问题的探索,是中国传统射箭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涅槃重生的前提。否则,中国传统射箭将沦为商业时代的又一次文化炒作与消费,待其商业价值被充分榨取后,将永远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软实力 成建三(以下简称“成”):请张老师谈一下对习总书记近来几次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话的认识,特别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三个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的重要观点,这个观点与更宏大的概念如中国梦、民族复兴等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国家与民族的立身之基。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深刻阐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明确角色定位,保持民族自尊,避免陷入否定自我的误区,强化民族自信。高校应当以文化自信为契点,贯彻文化自信的要义,解析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意蕴,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情怀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质疑、文化衰弱丧失的发展过程,面对高职大学生当前存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也是高职教育的使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结合,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培养工匠精神,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水平,营造文化氛围和开展文化活动,借助"互联网+"创新宣传传统文化,以此坚守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阐明了人们认知国家、民族及政党文化在人脑中所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深入人心的共同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和综合国力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国人的心理状态和价值期待、国家的政治信念和精神支柱是文化自信的实质.时代性、传承性、创新性是文化自信的特点.由此探究出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免疫力、内聚力和影响力,深入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以进一步提升文化实力,自觉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最深沉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本质源泉~([1])。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是否有文化自信的自觉意识,既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三个维度来探析,力图能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12.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及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从同一性形成的角度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建立维护网络人际正常交往的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教材和文献中关于电容定义的两点分歧,所得结论对电容有关内容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中使用的是导体系的部分电容理论,分析过程表明该理论是分析电容有关问题的一个有力而简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我国关于房屋租赁合同中的登记备案制度的内涵及实质 ,并阐述了该制度对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盗窃罪既未遂界定标准新探--从犯罪目的切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的标准,理论界各执一词,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相同的情节却因为执法者认识不同而有差别悬殊的处理结果。尽管理论界允许“百家争鸣”,但司法界的当务之急却是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结束司法混乱,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本文试从我国刑法理论对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标准之争议入手,通过对有些学者提出的观点分析,提出自己关于盗窃罪既遂的界定标准的思考,为统一标准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