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揭示不同水平男子短跑运动员髋、膝关节力矩的特点及其与竞技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3名男子短跑运动员 (6名一级运动员和7名二级运动员),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系统测试运动员髋、膝关节屈、伸肌的向心等速肌力。结果:①全体运动员右侧髋关节屈肌在60°/s 时的相对峰力矩与个人最好成绩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r=-0.615,P<0.05);②一级运动员双侧髋关节屈肌在60°/s和180°/s时的相对峰力矩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 (P<0.05);③一级运动员左侧髋关节屈肌在60°/s和180°/s时的峰力矩对应角度显著小于二级运动员 (P<0.05);④全体运动员髋关节的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在60°/s和180°/s时分别为0.50-0.52和0.48-0.51,低于膝关节相对应的0.60-0.61和0.67-0.70。结论:快速有力的屈髋前摆可能是区分短跑运动员水平的关键因素;相比膝关节,髋关节更应作为短跑运动员力量发展的重点;加强屈髋肌群的力量训练,可能是短跑运动员提高100米成绩和预防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Cybex-6000等速测试系统,对广东省优秀短跑、跨栏、三级跳远项目30名(男16人、女14人)一线训练运动员髋关节进行等速向心肌力测试,对髋关节伸屈肌在60°/s、120°/s、180°/s、240°/s四种测试速度下的峰力矩、功及功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为优秀运动员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收缩速度的增加,髋关节伸展肌相对峰力矩有下降的趋势,相对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相对功率呈明显增大的趋势,髋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在0.71~0.79范围内波动,髓关节屈伸肌做功比值呈略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攀岩运动员的上肢主要做功肌肉左右腕屈肌、左右腕伸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负荷的运动诱发肌肉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特征及其与肌肉耐力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测试与分析胡海龙在掷不同重量标枪时最后用力阶段的肌肉用力变化特征,运用表面肌电和摄影技术对不同重量器械下(700 g、800 g、900 g)的12块肌肉的用力程度、持续时间、RMS以及IEMG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胡海龙在最后用力阶段躯干和下肢肌群用力程度大于上肢肌群。背阔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半腱半膜肌、腓肠肌是胡海龙最后用力主要发力肌肉。掷重枪对上肢专项力量训练有一定意义,掷轻枪可以加快出手速度。随着专项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胡海龙应在竞赛期(前)适当加强重枪训练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花样游泳运动员上肢肌肉力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Biodex等速测力系统对 12名广东省花样游泳运动员上肢肩关节的外旋 /内旋肌群进行测试 ,旨在观察该肌群的力量水平及有关肌群之间的合理肌力比例 ,为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 :广东花泳运动员肩关节外旋内旋肌群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随运动速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平均功率随运动速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但左右肩关节外旋肌群 3 0 0°/s速度下AP明显低于 180°/s时的AP值 :外旋和内旋肌群比值随测试速度的提高而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广东省花泳运动员左右肩关节外旋肌群基础力量较弱 ;左肩关节力量强于右肩关节 ,应加强右肩关节肌肉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参加CUVA甲级赛的长春师范大学女子排球队10名主力队员正面上手传球时上肢表面肌电信号的测试,分析上肢肌肉的放电顺序及大小,以此来指导排球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采用DASLab10.0表面肌电采集仪,对每名受试者在3m、6m间距下正面上手传球时进行上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利用IBM SPSS stastics19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在正面上手传球时上肢肌肉的激发顺序分别是斜方肌上束、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旋前圆肌和肱三头肌,其中三角肌前束放电量最大,贡献率最高.不同距离正面上手传球上肢发力大小和放电顺序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距离传球并不影响上肢肌肉发力顺序和用力大小,建议排球运动员日常训练中重点锻炼三角肌前束,加强正面上手重复性传球练习来提高传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大学生田径选拔赛参加决赛的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比赛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其技术特点及影响其成绩的技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之前支撑腿的蹬伸以及摆动腿的摆动时,用力方向应该与投掷方向一致(对旋转技术来说是向水平方向),应避免的动作有:1)向上蹬伸摆动使身体垂直速度增加过大;2)腾空时间过长,没有积极扭紧躯干;3)滑步技术运动员在过渡阶段过早蹬伸下肢上抬身体,过早打开扭紧的躯干,给铅球加速;4)最后用力阶段铅球速度的增量对出手速度贡献最大;5)最后用力阶段两脚距离太短,且两脚位置不合适,最后用力时身体没有积极的向前向上运动。研究为提高青少年铅球运动员投掷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运动员上肢等速肌肉力量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Biodex 等速测力系统,对北京体院体育系、运动系乒乓球专业学生25人进行角速度为60(°)/s、270(°)/s、450(°)/s 的腕、肘、肩各关节屈伸肌力的等速测试,首次为乒乓球运动员的上肢肌力提供了参考值。研究表明,最大力矩值与上臂围度、前臂围度和握力、背力等有统计学意义;上肢肌力不能反映扣球的远度。  相似文献   

9.
探讨以稳定性为核心的悬吊训练(SET)对网球运动员身体位置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的作用。主要采用实验法,将16名男子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体能训练,结果显示:实验前后目标组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的各项测试指标对比成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运动员的各项统计数据变化不明显。结论:悬吊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男子网球运动员平衡能力和躯干核心稳定性。建议在进行悬吊训练同时,增加柔韧性与多关节协同用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0.
目的:1)建立量化分析肌肉协调性的方法;2)分析肌肉协调性对运动技术的影响。研究方法:以我国六名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研究对象,同步采集运动员在3.6 m/s和4.3 m/s直线运动时膝关节角度与股二头肌和股直肌表面肌电信号,并建立了肌电时序特征的定性分析和肌电数组和肌电模型相关性的定量分析肌肉协调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在肌电的时序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特征,而且二者的肌电数组和肌电模型与膝角相关性较高(r>0.70),但运动员间肌电模型一致性较差(r=0.339)。结论:1)本研究采用的对竞走运动中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肌电时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是可以作为一种分析肌肉协调性的手段。2)竞走速度的提高引起了股直股和股二头肌的协调性下降。对膝关节技术的影响表现为:摆动腿在后摆阶段时膝角增大、着地瞬间膝角减小。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以及与500米成绩的回归分析,增强训练的优化性和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方法:运用ISOMED 2000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我国10名女子短道速度滑冰国家队队员膝、踝关节肌肉力量进行测试。结果:1)相对峰力矩和总功指标角随速度增加而下降,各速度间呈显著性差异;而膝、踝关节屈伸比指标低于国际和国内标准;运动员的膝关节爆发能力较好,踝关节在高速度下表现不足。2)左右腿同名肌群除膝关节屈伸比、踝关节平均功率两项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多个指标超过10%的推荐值膝关节差值在4.5%~12.9%之间,踝关节差值在5.5%~14.5%之间。3)膝伸肌群峰力矩角度(240°/s)、膝屈肌群相对峰力矩(240°/s)和膝伸肌群平均功率(180°/s)3组指标进入与500 m成绩的逐步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4,决定系数为0.90,方差检验p<0.05,方程有效。结论:优秀女子短道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屈伸力量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对于短道速度滑冰项目高速度区比低速度区的力量能力更重要,膝关节肌群相对踝关节在500 m项目中起到更大作用,短道运动员的膝、踝屈伸肌群比例较低,或具有项目特点,与技术相关的力量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更高,训练中应加强两腿同名肌群力量的平衡性,减少由于肌群不平衡所引起的伤病和技术缺陷。  相似文献   

12.
对河北省赛艇运动员进行FMS测试,结果发现:河北省男赛艇运动员的各关节灵活性差、大小腿前后肌群发展不平衡;女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差,对称性差;男女运动员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差,在多维度运动中缺乏稳定性;腘绳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伸展性都较差,且臀中肌力量不足。建议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并积极开展多维度的动作训练。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特征分析法,对2010年多哈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60米栏决赛前8名选手全程时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水平和速度利用率是其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保证,栏间节奏的稳定性和最高栏间速度的出现是关键;在分栏时间、分栏速度和过栏时间上每个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ISOMED2000等速力量测试系统对优秀散打运动员和一般散打运动员肘关节进行不同速度的等速肌力测试.测试速度依次为10°/s、60°/s、180°/s和360°/s,选取屈肌肌群、伸肌肌群的峰值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屈伸肌比值、峰力矩角度、平均功率、总功作为指标,对运动员的肘关节肌肉力量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不同速度下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力学特征变化.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无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还是爆发力都高于一般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在60°/s速度时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和做功最大,但优秀运动员的伸肌力量明显大于屈肌力量,可能出现关节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降体重对武术散打运动员大腿肌肉力量的影响。采用Cybex770以60°/s、180°/s和240°/s的测试速度对12名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屈伸肌群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降3%体重对散打运动员的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耐力素质不会造成影响;降6%体重对散打运动员肌肉的最大力量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对肌肉的耐力不会造成不良影响;降体重9%时,运动员肌肉的最大力量会明显下降。表明:散打运动员为参加比赛降体重时,应尽量把降体重的范围控制在3%~6%之间,降体重超过9%时,会导致肌肉的力量素质降低,可能会影响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6.
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助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采用三维摄像获得3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动作技术图片,应用美国APAS图象解析系统分析鞭腿技术的动作特征。为散打技击教学、科学训练及技击实战提供理论依据。在完成鞭腿动作技术时,鞭腿膝关节应尽量处于屈曲状态,以达到减小转动惯量,加快转动角速度。运动员身体躯干应主动积极地扭转,加大主动肌群的弹性势能,增大肌肉工作的距离。应主动加强大关节用力,充分发挥大关节的潜力。应强调各近侧端环节的制动,使人体的动量矩以较合理的途径传递予远侧端环节,有效地提高动作速度,增大打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旋转投掷铅球技术,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即要有协调的四肢,健壮的体格,又要有适应旋转和掌握旋转用力的能力。采用旋转投掷方法,大约有25%的投掷运动员能够利用旋转图1:双脚分开站立,稍比肩宽,躯干直立,臂弯曲90°,身体适当右转,以便获得初速度。  相似文献   

18.
记录速度攀岩运动员上肢肌最大肌力的40%、60%和80%三种负荷强度下分别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时腕屈肌和腕伸肌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并用MegaWin软件对之进行时、频阈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1)sEMG信号分析中时阈指标AEMG和频阈指标MF、MPF都能较好监控速度攀岩运动员进行上肢肌力量训练时腕屈肌及腕伸肌的疲劳状况。(2)MF、MPF、AEMG出现显著下降时间的提前与负荷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为速度攀岩运动员训练上肢肌力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教练员或运动员应根据上肢肌力量训练的持续时间来选择相应的运动负荷。(3)攀岩运动中腕屈肌与腕伸肌往往同步用力。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都要重视腕屈肌、腕伸肌的力量训练,而不能有所偏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具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女排和男举项目运动员肩周肌群肌力情况.方法:对广东省女排和男举运动员进行肩部评估,分别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女排运动员13名为I组、肩部功能正常的女排运动员8名为II组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男举运动员9名为III组、肩部功能正常的男举运动员10名为IV组;使用电子测角仪和Hogan Mycroft 2手持式肌力测试仪分别对I组、II组、III组和IV组运动员进行肩部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测试.分别比较运动员在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的差异性.结果:与II组相比,I组肩关节前屈和外展受限明显(P<0.05);上斜方肌肌力下降非常明显(P<0.01),下斜方肌和前锯肌肌力上升(P<0.05),中斜方肌肌力变化不大;额状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肩胛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但120°的外旋肌力显著上升(P<0.01).与III组相比,IV组前屈、后伸和外展受限明显(P<0.05),尤以外展受限最为明显(P<0.01);上斜方肌肌力明显下降(P<0.05),中、下斜方肌肌力下降,前锯肌肌力上升,但都不显著;在额状位60°和90°内旋和外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明显(P<0.05),尤以60°外旋和90°的内旋下降最为显著(P<0.01);在肩胛位60°、90°和120°内旋和外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显著(P<0.05);尤而内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与肩部功能正常的运动员相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女排和男举项目运动员的肩周肌群肌力下降,但下降的程度和因下降而出现的代偿应区别项目有针对性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一)肌肉用力特点分析掷标枪时,参予用力的肌群是很多的,它是按一定先后顺序作一次振幅较大的"爆发式"用力.从肌电图得知:熟练的标枪运动员的神经和肌肉的协调性特点是,投掷者的腿和投掷臂的生物电由预备阶段过渡到结束阶段不断提高,到最后用力时达到最大的活动.在超越器械时,三角肌因放松拉长暂时降低了活动范围,在最后用力时才作强有力的收缩.背阔肌和胸大肌在最后用力时活动范围不大,因而在投掷标枪中不起重要作用.最后用力时,左右股直肌的生物电活动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