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我们常吃的许多食品本身并无独特的味道,但加入一些合适的作料后,它们便有了新的滋味。这样,我们的食谱就大大地扩大了。家常的食品常常在厨房里加一些作料。很多罐头、冷冻食品和饮料也都含有一些在工厂里加好的香料。如果你吃南瓜馅不加姜或吃火鸡不用鼠尾草的叶子调味,你就会意识到香料对食物的味道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香料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罐头史话     
罐藏食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已利用陶瓦器腌藏食品。到了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先将家畜肉切成块,加入盐、曲拌匀,“和讫,内瓮中密泥封头”。现代罐头食品则始于1804年,当时法国有位名叫尼古拉斯·阿帕特的糕点工人,向法国政府提供了密封容器贮藏食品技术,其方法是先将食品加热,装入大口瓶内,然后再蒸热到一定程度,趁热用软木塞将瓶口塞严,涂腊密封。这位糕点工人为此得到了法国发给的一笔奖金,并于1812年开办了名为“阿帕特之家”的世界上第一个罐头食品厂。到1823年,罐头的…  相似文献   

3.
韩国人与美国香料火腿在韩国,什么礼物会使受礼者高兴,并露出那种韩国式的微笑呢?告诉你,请送给他们香料火腿。在一个国家里,如果大多数食品店都在出售罐头食品而不是酱油之类的东西,那么香料火腿就决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美国进口货,而且是生活方式最时尚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阿萍 《世界文化》2009,(6):42-43
如果在捷克问当地人最传统的美食是什么?几乎每个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是烤肉配酸菜和馒头片。不知这道美味的起源,在捷克的日子里,无论走到哪个地方,似乎餐桌上都少不了这样的黄金组合。有时候,常用的猪肉被换成鸭肉、牛肉或其他脂量丰富的肉类,馒头片可以由土豆代替,酸菜也有很多种类。这样的组合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东方游客感到新鲜的同时,多少觉得油腻了一些。高能量高蛋白确实是捷克菜肴的传统,烤猪肉不仅在捷克,在附近的德国巴伐利亚、匈牙利和波兰也比较常见,这些地区的猪肉丰富且肉质鲜美。  相似文献   

5.
有益健康的几种食品园丁编译近年来,许多专家发现不少食品具有抗癌,或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当然,任何一种食品都不可能是灵丹妙药。但是,如果你能在饮食中合理地增加一种或几种下述食物,这对你的健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鳄梨鳄梨又称油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鳄梨...  相似文献   

6.
一股寒风袭来,穿过西藏峡谷,在沙石、枯草上呼啸而过,拍打着羊群和那栖息在海拔4600米处小村落里的低矮房屋。头顶上的天空是另一番景象:碧蓝如洗的天空白云飘游,与地面形成强烈的反差,蔚为奇观。向南眺望,珠穆朗玛峰宛如一座雄伟的宝塔,直插云天,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索绕。暮秋,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牧民们在忙着往自家的地里积肥,以备过冬。通往村子的小水渠已结冰好几个月,人们不得不走上半个小时的路去打水;水要很快地提进屋,否则就会结冰。做饭的时候,每家的房顶上都炊烟袅袅。当地人用牦牛粪作燃料,家家户户的屋顶平台上…  相似文献   

7.
食虫趣话     
云南十八怪中,有好几怪都是关于吃的.来过云南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云南好玩地方多,好吃的东西多.而在众多好吃的食品中,有一种食品很特别,那就是虫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食俗文化特征万建中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所生产的食物原料和用以生产这些食品原料的方法,必然与该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相一致。根据各民族的主要粮食作物、辅助粮食作物和果蔬、肉类等食品在农业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我...  相似文献   

9.
谈谈素食制     
人们为了长寿,为了使自己的体态匀称,轻率地用自己的机体去试验各种各样的饮食制。近二三十年来,先后出现过蛋白质饮食制、无盐饮食制和无水饮食制等等。人们对素食制也颇感兴趣。狂热信奉素食制的人断言,一切疾病都是由于吃动物食品造成的。在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里,有不少热烈爱好素食制的人。比如,印度有些信徒甚至在快要饿死的时候也不喝牛奶,不吃鱼、蛋,更不用说吃肉了。素食制也曾一度风靡欧洲,19  相似文献   

10.
高阳阳 《世界文化》2012,(12):41-42
“眼睛是心灵之窗”,那么窗对一个家庭、一个人又意味着什么呢? 或许你早已习惯了城市中高楼大厦反光的镜乱或许你早已不再留意居民楼上被铁栏包裹的窗台,当所有这些都习以为常的时候,低下头来看看自己的左边胸口,是不是感觉有点微凉?这样的感觉之于我,也是到荷兰后才渐渐发觉。  相似文献   

11.
崭新的开端     
当21世纪那一束阳光静悄悄地铺洒在地球上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百年开始了,新的千年开始了。2001年的春天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在这个春天里,全世界的人们都欣喜地表达着同一个心愿:和平、吉祥与幸福。  相似文献   

12.
阿瑟 《世界文化》2006,(1):45-45
如果要是有人问起,夏威夷最盛产的东西是什么?可能去过的人们会马上给你列出一长串来,比如阳光、沙滩、珊瑚、贝壳、热烈奔放的舞蹈以及人们脸上洋溢的热情真诚的笑容等等,可是,如果按照美国观光画册上的说法,夏威夷最“盛产”的东西是爱情。一年四季,阳光灿烂的夏威夷都与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情侣们一起泡在蜜月里。有人说,成双成对的男女来到夏威夷是为了在这里见证爱情,形单影只的男女来到夏威夷是为了在这里邂逅爱情。不过,或许你不相信,在夏威夷土著居民的词汇里却根本没有“浪漫”这个词,甚至跟浪漫有关的词汇也很难找到。但在美国,夏…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一生中各方面的高峰和低潮似乎并无可预测的规律,但科学家们发现还是存在着一些几乎人人都不例外的明确的模式。现在,我们的寿命比我们的祖辈们延长了约20年,而妇女的寿命又难以解释地比男人要长7年,这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表明,一场人生实际上就是一场交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力量渐衰而熟巧渐增,我们速度渐慢而细致渐长,我们激情渐退而理智渐强。这些交换虽非永远公平,但任何年龄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因此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即使你已过了某些方面的鼎盛期,你在未来仍将拥有另一些方面的黄金年代。某些重要的高峰期看来是较晚出现的。你何时最机灵聪明?根据智商,从18岁至25岁是人最机敏的时候,但随着年岁增加,你将更富智慧,更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欧洲人曾需要一些只有东方才有的香料。早年的十字军战士把烹调用和药用的外国香草带回国内。那时的香料得之不易,而且价格昂贵,因此餐桌上的香料便成了社会地位高低的一种标志。那些香料不仅会使肉味鲜美,而且还用来驱除腐肉的臭味。当时,因为土地贫瘠,人们不能种植确保牲畜过冬的足够的饲草,他们只好在秋天把牲畜杀掉,这就需要用香料来保存肉类。香料还用来制造香水。香水在人们一年只洗一次澡的国家里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对香料的大量需求以及中间商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15.
书的趣事     
试想我们今天的生活里没有书,那会是怎样的呢?多亏了这些知识宝库把前人积累的一切财富保存下来。不然的话,我们实在是一贫如洗。如今书到处可见,家中、学校、图书馆,到处都有。书是怎样逐步发展来的呢?请看下文。  相似文献   

16.
遇见 是什么让我遇见这样的你.在那么多可以选择的土地上,灵魂像纷纷下落的雪花而无数的我们只是宇宙间的尘埃,偏偏就落脚在这里,降生成长,而后终于在远隔千里的现在思念成灾. 人们都在沉默中遇见和告别,没有哪一次的相遇是喧闹的.哪怕你以为这是你生命中所有的惊心动魄,于旁人来说,也只不过是汇入了世间万物生灵之念的巨大洪流再无踪迹.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喝酒为什么要碰杯吗?一种说法是喝酒碰杯来自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喝酒的时候,人们很多器官都可以参与这一乐事。如鼻子可以闻到酒香,眼睛可以看到酒色,舌头可以尝到酒味,唯有耳朵被排斥在外。于是古希腊人就想出了一个有趣的主意,即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让耳听到叮叮当当清脆的响声,这就公而平之了。另一种说法,喝酒碰杯来自古罗马。那时候的罗马人在发生矛盾要进行决斗时,都要喝上一杯酒。这一杯酒含意深刻,即是壮胆气,又是逞“英雄”,还是告别酒等等。但两人喝酒时生怕对方在酒里掺上有毒的东西,因而在喝酒前,…  相似文献   

18.
说来也怪,当你平心静气地回顾历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美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几位大人物的妻子真正能够跻身于著名妇女之列,也就是说,达到一谈起著名妇女这个话题就能使有识之士立即想到她们的程度。多莉·麦迪生便是大人物的妻子之一,但很难令人断定她的名望能够超过她的丈夫。至于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格兰特、亨利·克莱、丹尼尔·韦伯斯特或安德鲁·杰克逊的妻子就更不值一提了。甚至当提到她们的丈夫的名字时,人们也不能立即在脑海里浮现出她们的形象。在美国的历史上,再也找不到象乔治·华盛顿(1732—1799年)和玛莎·华盛顿这样德高望  相似文献   

19.
隐身术     
正凶器这些珍贵的冷兵器,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就成为人们改变这个世界的秘密部分。在我很小的时候,小镇上有过一个天才的打造专家,年长不了我几岁,却有着令人吃惊和羡慕的本事。可惜他是个残疾人,小的时候不大看出,成年后我不得不惊讶地感叹:天才的创造力,总是隐藏在某些重大残疾或缺陷的人身上。我现在工作用的绝大部分工具,都出自他的手。我每次使用这些冰冷的利刃时,总会回忆起少年时,他躲在一个大土基厕所墙后,弓  相似文献   

20.
提起“豆”,人们都非常熟悉,也吃过各种各样的“豆”:黄豆、绿豆、蚕豆、豌豆、芸豆、篇豆,等等。豆类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制成各类食品,供人们享用,是人类喜爱的食物。但这些都是汉代以后的情况,在汉之前的上古时期却并非如此,因为那时的“豆”是不能食用的,谁也不会去吃它,即使是再馋再饿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