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柯丽  李婧 《内江科技》2007,28(1):5-5
国有企业管理层持有非控股股权是对企业家约束和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产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及其作用发挥过程,并对该政策理论和现实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机制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从现代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代公司中经理行的激励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激励契约的设计;然后指出了国有企业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激励机制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翰岫  李湛 《预测》2001,20(1):50-53,34
激励机制一直是风险投资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且提出了很多定性的研究结果。然而,相关的定量研究却几乎没有。本文首先定量分析了当前美国风险企业的激励机制,给出了风险企业家的最优努力水平,并指出了这种激励机制的不足。针对这种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激励机制。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前美国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并不是最优的方式,本文提出的激励机制可以对风险企业家更好地激励。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自主创新主体的竞争地位、收入分配制度、资助机制、产权保护机制、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投入、企业的年度经济责任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要充分考虑和进一步激励企业家创新的利润动机,加大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投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制度建设,强化和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期望理论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动态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相互关系的分析,讨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的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期望理论,进一步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期望型动态激励模型。文章最后提出了运用期望理论,构建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动态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年薪制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兵 《中国软科学》2000,(11):61-63
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是影响企业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推行年薪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更有利于激励企业家长期行为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合理的激励机制是通过企业家选拔的市场化,企业家年薪制,股票期权等途径建立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和谐技术创新的定义,和谐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国家经济安全效益。加强和谐技术创新,可以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物质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在技术创新的流程中,企业处于后置主体的地位。国有企业要成为和谐技术创新的后置主体,必须采取措施,不断深化改革。比如改善治理结构;发展和谐企业家阶层,建立企业家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开展和谐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体系;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等。同时,政府应从体制、政策和具体措施等多方面为国有企业和谐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一是营造有利于企业和谐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大力支持共性技术的研发;三是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和谐技术创新的政策;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五是引导国有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改革,但仍面临着各种挑战。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来讲,很多国有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但是如何建立真正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仍是国有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基于信息交流、工作行为、薪酬奖励三个方面的激励机制模型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和谐技术创新的定义,和谐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国家经济安全效益.加强和谐技术创新,可以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物质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在技术创新的流程中,企业处于后置主体的地位.国有企业要成为和谐技术创新的后置主体,必须采取措施,不断深化改革.比如改善治理结构;发展和谐企业家阶层,建立企业家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开展和谐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体系;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等.同时,政府应从体制、政策和具体措施等多方面为国有企业和谐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一是营造有利于企业和谐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二是大力支持共性技术的研发;三是不断完善促进企业和谐技术创新的政策;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五是引导国有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加权秩和比的评价方法,对1993年全国各省(市)高校的科研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序,为定量评价科研的综合实力和效益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ree approaches of studying innovation in services are recognized: the assimilation, demarcation and synthesis approach. The synthesis approach attempts to arrive at a theory relevant for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Gallouj and Weinstein [Gallouj, F., Weinstein, O., 1997. Innovation in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 26, 537-556] were one of the first to take this approach.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synthesis approach by revising their theory to enable reasoning about recent innovation trends in networks of organizations and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ervices. The theory revision is based on several case studie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esults from recent demarc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以2000~2009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江苏省"211"高校研究数字图书馆的论文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别对其文献数量变化、研究主题分布、著者分布和期刊分布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总结出江苏省"211"高技对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效专利区域分布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衡量我国有效专利的区域空间分布状况,然后利用布局系数指标对有效专利结构的区域分布进行分析,从专利有效率角度将区域专利发展状况归纳为四种模式,即专利申请量大,有效率高模式;专利申请量大,有效率低模式;专利申请量小,有效率高模式;专利申请量小,有效率低模式.  相似文献   

15.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研发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的关键,研发人员的绩效决定着企业整个研发活动的绩效,如何对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焦点。针对研发人员的特征,构建了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研发人员的绩效评分。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较客观,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硕士研究生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的发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美荣 《情报科学》2004,22(6):740-742,768
本文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为样本。对发文时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从1995~2003(1~3)年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了一次统计。分析了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Excel在图书排架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Excel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等特点,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对排架图书进行分类汇总,为图书排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资产占企业资产的比重也不断增大。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然而,在现行会计制度中对专利的研发、计量及摊销过程中的核算方法并不符合当今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篇文章将企业专利权划分为资产性专利权和非资产性专利权,试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分析目前企业专利权的会计核算方法,找出存在的缺陷,并尝试解决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国内图书馆应用RFID的基本情况,归纳了应用RFID开发设计的主要功能,评估了这些功能的实现情况,分析了RFID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RFID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持续出现且继续深化的各种新社会生活形式,如虚拟空间与信息交流的广泛渗透和升级,社会流动与文化观念的不断加速和变迁,劳动分工与工作方式的日益精细和专业化,人际交往与心理体验的普遍拓展和功利化等,倒逼着人们比其他任何历史生活年代都更为迫切地诉求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互动中营造普遍的信任环境,实现有效的合作。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诚信的社会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治理进程将会面临信任的三大变迁,即:从内群信任转向外群信任的群际信任变迁,从人际信任转向制度信任的抽象信任变迁,从低信任社会转向高信任社会的社会信任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