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海霞 《教师》2023,(1):123-125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越来越重要,在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如何更好提升高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提高心理育人的实效性,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混合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具体探究和阐述,在分析高职生学情的基础上做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并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研究总结出一套可供参考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护心育心,实现心理育人。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存在实践创新薄弱、教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内容与设置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缺乏对课改整体性研究的问题。实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首先要理清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内容如何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结构如何设计的问题,然后从设置专业心理学必修课、编写富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学教材、多措并举提升心理教师团队总体实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需要营造和谐的校园、家庭与社会环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衔接,处理好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心理实践活动的衔接。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对于揭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从防治心理疾病逐步转向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两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具有一致的价值内涵和相似的教育路径。创新创业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促进个人成长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包括整合课程教学体系、开展创新创业心理训练营、推行创新创业心理双导师模式、融汇创新创业竞赛与心理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突出职教特色,把行业心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重点;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四化”,即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教学情境化、能力训练项目化、评价方式开放化。同时构建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成长能力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孟万金 《中国德育》2010,(10):17-2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创立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最大创新之处在于:旗帜鲜明地提出“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摆在了“克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前面,主张通过发展来化解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分析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的创新素质特征: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这些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而明确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育现代化体系的建立,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而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在线学习有机融合,契合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需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核心素养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部分,心理育人对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当前不少高校仍面临尚未形成心理育人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心理育人成效不明显等困难。高校要采取将心理育人摆在突出位置、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心理育人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咨询队伍建设等策略,努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青少年创新教育的职责和义务,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都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部分学校甚至拥有完整的科技课程体系,但是这些课程实施情况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怎样的影响,研究甚少,因此,本项目以北京三十五中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为例,根据三十五中科技课程体系实施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研究,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心理学调查问卷,对该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中学生进行心理状态抽样调查,比较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不开展相关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效果,探索和优化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模式,为建立更加科学的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以学生活动、心理训练为主线,以心理环境为保证,以学生获得成长体验和人格发展、最终形成健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操作方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息息相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当前在定位、内容设计、评估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从构建课程体系的积极方向、丰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动态的评估标准等几个方面来建立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德国现行学校心理教育技术-游戏辅导活动,引发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点突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游戏辅导引入心理活动课;学校教师应掌握一些随时能开展的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心理教育活动,渗透于学校课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新途径。开设健康课程、建立心理网站、开辟咨询途径、构建心理档案、提高师资素质等是在网络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此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师专心理学课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发挥它更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心理学课的课程性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谈谈对师专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在师范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双重意义,不仅有利于一代师表的培养,而且更有利于未来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热点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及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方面对师范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作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培养完整的人。罗杰斯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的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的思路、内容、方法以及渠道,以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方法欠缺、教育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其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能力认识误区分析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然而,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创新精神,鼓励“存疑”、“求异”,活跃创新思维,重视实践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努力造就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