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学徒制的历史回顾为出发点,从其演变过程回答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冯婉桢  白静 《中国教师》2013,(13):45-47
一、问题提出教师的知识对教育教学质量影响重大。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反映,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两类。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指"个人无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回答"怎么做"的问题[1]。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来看,教师的知识分为  相似文献   

3.
<正>自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伊始,再到迈克尔·阿普尔追问"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学界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从未停止。聚焦当今中国,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呈指数型爆炸增长的知识与信息化时代相伴而生,"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中学思想政治课"姓"什么?这一问题似乎不难回答,因为十年前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在《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部分对此做了明确阐述:"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对知识价值属性的探索都是停留在知识本身层面的。如斯宾塞的"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回答是科学知识。达尔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古代老子提出的著名教育隐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是在比较中强调了方法知识的重要。但所有这些探索均忽略了知识与"致知"方式的关联,忽略了致知方式的不同对知识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正>基础教育领域,由于不同的判断主体对教育的期待不同,课程知识价值取向出现了差异,即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答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直接导致了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知识价值取向名不副实。1.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个人幸福。功利主义认为,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当国家追求最大的善、社会追求最大的善的时候,一定会剥夺孩子最大的"善"——幸福。在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下,往往学  相似文献   

7.
夸美纽斯完整教学体系的提出为探讨学生发展"基础"问题提供了制度前提;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提问是"基础"意识在知识选择上的萌芽;杜威从"儿童准备说"到"儿童即生长"的儿童观是具有革命性的"基础观"的变革;杜威、布鲁纳等人认为教学过程是实现"基础"的课堂教学承载.从历史探源可以看出,"基础"、"基础性"是一个内涵丰富但研究范畴并不明确的概念,必须坚持以发展观、系统观为方法论才能全面认识它;同时,必须坚持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并在"关系"中探讨此问题.  相似文献   

8.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中央最近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再一次强调,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应坚持内容重于形式的原则,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在其学科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范式确立与转换。首先,夸美纽斯基于其泛智教育思想初创了教育学的基本范式"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其后,由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命题,实现了向"把有价值的知识教给一切人"这一范式的转换。第三次的范式转换以杜威为代表,可表述为"帮助一切人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同时...  相似文献   

10.
课程知识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选择出来,并经过精致编码的知识,它在学校中作为教育的栽体存在,本身具有明显的特征.课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实践上回答关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传授给学生.自教育学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学科开始.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的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理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对知识价值的追寻,一直是人们萦怀心头、意欲澄明的哲学命题。从柏拉图的知识是理性认识的"作品",知识就是真理,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醒世名言,再到斯宾塞"什么样的知识对人准备实际生活最有价值"的追问,还有晚近的杜威所求解的什么知识对形成行动纲领和实践智慧最有价值。可以说构成了人类追问经年、历久弥新的一个永恒话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学的三重视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是揭示生活的智慧 !教育学只有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才能真正地展开自己的逻辑。为此 ,教育学必须首先对知识的内在意义进行辨析 ,告诉人们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这是教育学的最基础的工作 ,也是教育学要进入的第一重视界 ;第二重视界是探索知识内化或主体化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重视界是知识进入实践领域的命运 ,在这里 ,主体性转变成交互主体性。生活的真正智慧就在这个视界里得以实现 ,这也是教育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一、开展探究学习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关键 科学素养的内涵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结构的基础,前者回答了认识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了如何认识的问题;二者统一的关键是"科学探究活动".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及科学的探究过程两者转化为生产力后对人类社会作用的结果.因此,科学探究活动有效的开展对于实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乍一看,很容易让我们把最有价值的东西理解为学习者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但有失偏颇。细细读来,整句话的大前提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所以笔者坚持认为,从教师来看,"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为重要";而对学生而言,"学什么也远比怎么学来得重要"。或许有人会说,无论  相似文献   

15.
185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震惊社会.从此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主流知识,并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斯宾塞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且建构了全新的理解.源于对斯宾塞观点的解析,从基础教育角度全新解读最有价值的知识,即符合学生智能发展,帮助人类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快乐生活的知识就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实践的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在实践中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实践的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第一,坚持实践观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为邓小平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二、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深化认识,从最基本的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三,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强调必须联系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独立思考,开展创造性的实践;第四,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把真理尺度和价值标准统一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坚持邓小平理论就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7.
课程是围绕知识的选择、组织而展开的,知识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程形态的演进。19世纪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虽然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但随着知识的客观中立性神话被打破,这一科学取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又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阿普尔转换为"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政治取向。尽管阿普尔的思想显示了智慧的深度,却依然没有摆脱科学认识论及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在教育中的映射。只有转换提问的方式即"知识怎样最有价值",寻求知识与学生间的意义关联才是这一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班级授课的课堂生活具有无趣无用的遗传基因。为了建设有趣有用的课堂生活,本文对高师教育学科课堂引进教育舆论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提炼和理论提升,包括三个方面:备课准备,主要采取超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思路、充实"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思路"去开展工作;教学实施,主要围绕一个学科的理论知识点,采取以舆论事件为线索组织理论知识专题进行学周推进,完成学期安排;学校保障,需要学校在制度建设基础上,从师资建设、资源建设和课桌布局几方面为教育舆论充实学科课堂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教给学生呈结构性的知识”,并指出“结构性、概括性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为此,笔者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结构化、概括化策略,高效开发利用教材,解决新教材容量大、逻辑结构相对松散、内容零乱、前后反复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能。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课程教学过分强调课程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因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权威,只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新时期的教师(尤其是语言教师)的角式定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阿普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