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美国学生体质评价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为契机,阐述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和FITNESSGRAM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表明:FITNESSGRAM指标构建是以体质健康效度为首要原则,其效度是以定义阶段、论证阶段和理论测试阶段组成的"金字塔"式结构范式。评价标准是以健康状况居中法建立的,以反映学生真实健康信息为原则。结合我国体质评价情况和部分地区调研,提出在评价指标建立方面,首先要把效度放在第一位,围绕体质健康来构建测试指标体系,而不是运动能力;在评价标准参照方面,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建立健康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长期以来,对于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评价,往往是以个体单一动作的速度、距离、次数以及动作是否正确等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甚至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结果.体育中考成绩作为考撒体育课程"教与学"成效的指标。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智力  石井勝 《体育学刊》2005,12(6):105-108
对中国和日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肯定了我国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明确了日本在利用体质测定研究成果、设置全面的学生体质测定与评价运动指标方面比我国要科学规范,提出了我国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与评价指标、规范测试与评价方法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讨论法、专家咨询法等,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并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以及各级指标的标准体系.并运用构建的标准体系以某社区为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为中等.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4,(1):35-40
本文对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健康问题及相关干预政策进行了阐述,对家庭、社区及其周边和交通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介绍了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包括城市蔓延对居民体力活动的消极影响以及"精明增长"策略对居民体力活动的积极意义。最后,将该研究领域发展历程归纳为初期以城市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关系研究为主,中期致力于建立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关系以及对中介变量体力活动做定量研究,以及当前致力于寻找适宜评价居民健康效应的指标这3个发展阶段。旨在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长期缺位导致了残疾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估、体力活动促进和特殊体育与健康教育等问题解决乏力。我国亟待研制适合残疾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和监测其体质健康状况及趋势,促成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关注残疾青少年的健康促进。在借鉴欧美国家残疾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测试标准研制的基础之上,综合我国普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认为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在理念上应与普通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应有所区别,以"健康"而不是"运动能力与素质"为目标与导向;测试内容和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身体的发育和残疾特征,与其未来健康风险紧密关联;评价标准的设置应采取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的方式,根据健康风险标准与测试指标的关联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长期缺位导致了残疾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估、体力活动促进和特殊体育与健康教育等问题解决乏力。我国亟待研制适合残疾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和监测其体质健康状况及趋势,促成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关注残疾青少年的健康促进。在借鉴欧美国家残疾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测试标准研制的基础之上,综合我国普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认为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在理念上应与普通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应有所区别,以"健康"而不是"运动能力与素质"为目标与导向;测试内容和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身体的发育和残疾特征,与其未来健康风险紧密关联;评价标准的设置应采取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的方式,根据健康风险标准与测试指标的关联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1.老年人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的设计(1)老年人体质健康评价体系:老年人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一方面采用的是《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中确定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闭眼单脚站立、摸背试验、反应时以及手眼测试,评价标准主要采用《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中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补充了制定运动处方时一些必要的医学检查,如:血压、心电图和心脏功能能力F.C.的测试。(2)运动处方的设计:运动处方是根据医学检查的资料,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  相似文献   

9.
运用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明确以学生的基础能力、“木桶理论”、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一般与专项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基础运动素质、专项运动素质构建了由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1分钟跳绳运动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各指标权重,运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1分钟跳绳运动素质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标准,以期为小学生1分钟跳绳成绩的提高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从微观的视角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有助于开拓思路、 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和实施.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依据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结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的学习评价思想,制订了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构建了"水平五"篮球运动技能学习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准确测度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水平现状的重要依据。以资源配置视角切入,在公共体育资源概念内涵与资源分类的基础上,从有形性公共体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组织资源等维度出发,利用文献查阅结合德尔菲法,对我国新时期公共体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领域专家两轮德尔菲问卷调查的结果反馈与指标修正,最终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19项的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2008—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体育资源发展数据,利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客观权重赋值,并对公共体育人力资源、公共体育物力资源、公共体育财力资源、公共体育组织资源指标释义与涵盖内容进行了具体解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针对国际化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综合国内外众家体育城市的概念与评价指标,得出国际化体育城市的概念,以及国际化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条件、体育人口、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国际化体育组织、体育制度6大类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52项三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3.
李国 《体育科学》2012,32(4):29-34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数理统计、质性研究等方法,基于WSR系统方法论从物理—事理—人理3个方面对群众体育系统影响因素与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构建。研究认为,群众体育系统物理因素是群众体育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事理因素是具体方法与手段,人理因素贯穿始终合理配置"物"与"事"等群众体育资源,三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W-S-R"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群众体育评价模型,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驰  刘兵 《体育科研》2012,33(4):51-54
采用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体育旅游质量评价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得出上海市体育旅游质量评价指标由比赛质量、食宿质量、城市质量、居民质量、资源质量构成,其中国内外游客对上海体育旅游的比赛质量评价最高等结论。提出了提高上海体育资源、旅游资源的结合程度,塑造上海市体育旅游独特的整体形象,切实加强体育旅游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力度和加大上海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梅 《体育科研》2019,(3):20-29
为明确上海建设国内外重要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具体目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界定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内涵、特征,构建由资源集中程度和资源配置能力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评价体系。通过对上海、北京、纽约、伦敦在各个指标上的对比,明确上海的具体发展目标,并提出加快配置机制转变、建设资源配置平台和提升本土资源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量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定西市劳务输出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体健康与体育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定西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质指标均低于全国总值;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参与体育活动主要选择一些花费不高,运动技能简单,没有太多场地要求的体育项目,体育指导人数比例较少;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体育消费水平低;健康知识与体育知识缺失,体育竞赛组织能力差,享有的体育资源匮乏,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的社会背景、内涵、特征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在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对策:提升对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战略意识的认识;转变体育发展模式,推动部门体育向城市体育、"争光"体育向生活方式体育的转型;为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障;加强基于社区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体育;做大、做强、做优体育产业等.  相似文献   

18.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德尔菲法等,建立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第6届全运会、第9届全运会为案例,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大型体育赛事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从宏观评估结果看,大型体育赛事对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明显;从微观评估结果看,大型体育赛事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和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面积的扩大,以及对城市旅游事业的促进,但该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任婷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224-224,226
哈密市沙漠旅游发展的晚,尚属于不成熟期,有不少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沙漠体育旅游赛事资源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哈密市的经济实力较强,旅游资源丰富,在沙漠旅游体育赛事的开发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对国内其他城市的沙漠旅游体育赛事的开发有借鉴作用。本文运用实地走访法,以哈密市沙漠旅游体育赛事的开发构想为例,展开调查与研究,找出在开发问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指导哈密市开展沙漠体育旅游赛事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