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俞可 《教育》2013,(16):62-63
全纳教育已经成为德国学校教育的常态。这给学校提出巨大挑战,而应对挑战需要充裕且优质的师资。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发布了一份德国全纳教育报告,以此来回应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在德国实施情况。《残疾人权利公约》要求签署国有义务实施全纳教育,尤其是把健康与残障学生共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残疾人教育所面临的观念、政策以及实践方面的挑战,阐述了融合教育给整个教育系统带来的深远意义,指出建立支持系统尤其是残疾人教育师资的培训和认证系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原则及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基础上,提出我国残疾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3.
俞可 《教育》2013,(6):62-63
全纳教育已经成为德国学校教育的常态。这给学校提出巨大挑战,而成对挑战需要充裕且优质的师资。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发布了一份德国全纳教育报告,以此来回应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在德国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4.
残疾儿童权利是指残疾儿童所享有的生存权、获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以及受教育权、社会福利权和康复权等。我国残疾儿童权利保护立法在结构上尚不系统和完备;内容上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一些基本原则未完全对接,且缺乏可操作性。应考虑建立以《残疾人保障法》的残疾儿童专章作为总则、而以单行的条例作为分则的独具特色的残疾儿童保护法。  相似文献   

5.
刘剑 《河南电大》2010,(3):25-27
残疾儿童权利是指残疾儿童所享有的生存权、获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以及受教育权、社会福利权和康复权等。我国残疾儿童权利保护立法在结构上尚不系统和完备;内容上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一些基本原则未完全对接,且缺乏可操作性。应考虑建立以《残疾人保障法》的残疾儿童专章作为总则、而以单行的条例作为分则的独具特色的残疾儿童保护法。  相似文献   

6.
社区化是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宁波达敏学校的改革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社区化的起点——反歧视中国政府2007年3月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上签字,标志着我国残疾人事业和特殊教育由福利时代迈进权利的新时代。《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反歧视。公约将歧视表述为三个层次:第一,公开的歧视;第二隐蔽的歧视;第三,拒绝提供合理便利。今天的社会,公开歧视的"市场"越来越小,歧视转为内心的、隐蔽的状态,拒绝提供合理的便利成为歧视更现实和普遍的表现。歧视是造成社会隔  相似文献   

7.
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权利容易遭受侵犯。已生效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是残疾人权利保护重要的国际规约,对国际视角下残疾人权利的保护作用积极。回顾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保护权利有限且保护的权利内容规定不全面,与《残疾人权利公约》对残疾人权利保护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依据相关国际规约对国内专门立法进行完善,取得两者之间的有效平衡,对残疾人权利的保护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08,(21):10-10
亮点一:禁止歧视残疾人中国政府已签署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规定,缔约国应当禁止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其内涵不限于教育、就业等歧视,还包括拒绝为残疾人提供合理便利等情形。基于此,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相似文献   

9.
1989年,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出生后具有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受教育权、不受剥削和虐待等各种权利,不受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信仰、政治主张等影响。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开宗明义:“40多年前世界各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在宣言“第三条,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中明确提出了实践人人平等原则的五项具体要求。受教育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私立教育的重建已经超过三十年,但是,除了幼儿园外,私立学校仍然非常弱小,总体情况远不能跟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的权利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法的规定受到忽视。本文研究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儿童权利公约》关于教育的条文,探讨它们在中国的效力和对于私立教育的作用,并对民办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部分内容,它与中国古代的《百子图》和现代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经典教育口号一起,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30周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教育专家呼吁站在“儿童视角”以便“重新发现儿童”。这种儿童视角的本质是赋权儿童,而《儿童权利公约》正是其背后的法律基础。自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儿童权利公约》以来,儿童权利保护的四大基本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基本权利原则和尊重儿童观点原则,已经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本之中。但是,这些原则有没有真正被老师内化理解?有没有真正体现在每一所幼儿园的实践中,成为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切实力量?  相似文献   

13.
《小朋友》2002,(12)
1、世界儿童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答: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并将每年的11月20日定为“世界儿童日”。呼吁国际社会对需要帮助的儿童做出更多的更实际的贡献。2、麦当劳在世界儿童日里会开展哪些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4.
惩戒教育     
王卓 《宁夏教育》2007,(7):125-126
惩戒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主要教育方法。随着现代教育人文意识的加强,西方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影响和福射,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惩戒教育中体罚提出质疑,并从法律的角度去界定: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1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这将对我国残疾人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残疾人教育标准》是澳大利亚为促进残疾人教育、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一部详尽法规,其具体的规范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残疾人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而且保障了实施主体的操作与执行,是一部在立法、实施和监管方面都相对完善的法规,为我国残疾人教育立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签署《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教育平等权是联合国人权公约规定的基本权利,其不仅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也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我围的法律对教育平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关键在于遵守和执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常常出现一些侵犯公民教育平等权的行为,这与我们“依法治国”的原则极其不符,应引起我们对“教育平等权”的深思。  相似文献   

18.
中菲南海仲裁案中仲裁庭对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的判断存在很大争议,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解读历史性权利存在局限,应当跳出《公约》框架去理解历史性权利。中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有着充分的历史以及法理依据,其产生要早于《公约》所设定的海洋权利制度。历史性权利的范围包含了岛礁归属权与历史性捕鱼权,南海断续线可以被视为岛礁归属线。国际法院以及仲裁庭的判例表明,历史性权利所包含的海洋地物以及权利范围在划界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菲律宾的诉求实质上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提及的海洋划界或历史性所有权的争端,应当在管辖权阶段就被排除。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考察世界范围内游戏在儿童生活中重要性,将儿童的游戏权看做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第31条中的一个独立的权利,旨在为世界范围内和整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框架内探究"儿童的游戏权"提供理论基础,并提出人们为何要承认、尊重儿童游戏权,并阐明将游戏提升为一种儿童权利的理论依据,主张全面深刻理解儿童游戏权利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作为自我保护方式及作为参与日常生活方法的游戏的社会价值,应积极创设提供儿童游戏发生的条件,努力推进实现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