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健美操课对中专女生形态、素质、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 2 0 0名女中专生进行健美操锻炼的实验研究 ,试图揭示健美操锻炼对仍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专女生 ,在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三方面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长期的健美操锻炼能有效改善女生的体态 ,并对呼吸系统、心肌功能的增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在身体素质方面 ,除了耐力素质有明显提高外 ,上肢力量和速度素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定量研究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健身健美的锻炼价值,笔者对84名高师女生进行了18周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运动强度较为适宜,动作结构符合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能够使心血管和呼吸机能增强,各项身体素质显著提高,身体形态和身体成份明显改善.为使高年级学生保持健康的体质更好地完成学业,建议三、四年级增设体育选修课,女生班则以增设健美操为宜.  相似文献   

3.
薛敏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564-565,605
为了探究不同级别的大众健美操对高校女生身体素质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选取符合要求的学生样本60名,以第二套《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的一级、三级、五级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级别的健美操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众健美探与竞技健美操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塑造美的姿态、艺术性较强、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研究从两种健美操的定义、分类、动作的编排和音乐这4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健美操爱好者进一步全面了解健美操项目,进而可以依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参与健美锻炼,从而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健美操对中师女生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院50名参加健美锻炼的中师女生在训练前及训练后的身体成分、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状况的实验研究分析,探讨健美操运动在改善中师女生的形态与素质、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     
G831.314.2不同强度健美操练习对女生体形及心肺功能的影响=The effect of calisthenics exercises at variousintensity on girl students'figure and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s[刊,中,A]/殷超,陈玉玲(广州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51-52表2参4(SJ)健美操//女生//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强度训练//身体素质 通过对60名18-20岁女大学生每周参加不同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后,身体形态和心肺功能指标的测试,发现一定(不同)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对提高女生身体素质,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健身健美操对女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萍 《四川体育科学》2004,(2):135-135,141
运用教学实验法,对在高中女生中开展健身健美操提高身体素质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运动能增强女生的身体素质,尤其能显著地提高耐力素质。建议在广大中学生中推广和普及健身健美操项目。  相似文献   

8.
张丰  宋广侠 《体育科技》2013,(5):152-154
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一、二年级的女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职校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在校女大学生分为健美操组、篮球组和乒乓球组,在运动强度基本相同、每次锻炼时间和每周锻炼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测试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显示:三个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锻炼项目对身体素质水平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点;实验后健美操锻炼项目、篮球锻炼项目和乒乓球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维度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健美操练习对女生体形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0名18~20岁女大学生每周参加不同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后,身体形态和心肺功能指标的测试,表明一定(不同)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对提高女生身体素质、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健美操课程内容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第一,主要研究集中在健美操对人的体质的影响和健美操的锻炼价值上,而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第二,缺乏针对普通女生健美操课程内容和具体措施的研究;第三,缺乏针对普通女生健美操课程  相似文献   

11.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女生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向军 《四川体育科学》2006,(2):108-109,112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是近年体育教学改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女生篮球单元教学运用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对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学习进步产生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测试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归纳统计法等对湖北省高校女生的体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校的女生体质在握力体重指数、前庭机能稳定性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和自我控制能力指数等方面处于<大学生女子体质健康标准>中相关指标指数的较低水平,且各项体质指标指数与运动训练的针对性呈正相关.文章通过研究发现体操技巧翻转类动作对改善高校女生的握力体重指数、前庭机能稳定性指数、自我控制能力指数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对其它体质指标指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玲  刘晓娇 《湖北体育科技》2016,(11):1008-1011
对12名听障高中女生进行6周的功能性课外体育锻炼实验,运用"POMS量表"评价和分析功能性锻炼干预的心理效果。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听障高中女生在抑郁和精力2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紧张、愤怒和TMD总分3项指标的组间差异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0.01);但实验后实验组各的项指标与情绪常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说明功能性锻炼对改善听障高中女生的情绪状态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可见:重视并系统地研究有利于改善听障生情绪状态的体育锻炼手段,有利于听障生养成健身锻炼习惯,有助于其身心健康良性发展,从而为听障生日后积极地融入社会做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发挥体育教研组功能是整合学校体育资源,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以鄞州区李关弟中学体育教研组为例,从教师队伍结构、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研活动、竞赛训练、群体活动六个方面加以概述,旨在为体育教研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静飞  许晓峰  王磊 《精武》2012,(1):60-61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薄弱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之一。2006年12月,国家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推行体质健康体系,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文章试图探索构建校园青少年体质健康体系以及相关理论问题,丰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并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有关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方而的制度及政策提供参考。这对提高全民族体质健康水平,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文献资料法等,对浦东新区小学生的耐力素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改善小学生耐力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昕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33-233,235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学校体操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需要提出引导我国学校体操走出困境的有效对策,大体包括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体操教学内容改革等相关内容等,通过对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合理地提出各类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学校体操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受学生观念和自身素质、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学校培养方面的不完善、国家就业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从提高认识、合理定位、合理分流、强化就业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提高就业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健美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在重视传统教学方法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加强对健美操教学的跨学科研究,成为提升健美操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中健美操教学作为健美操课堂学习和学生健美操能力提升的重要实现条件,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分析技能迁移与健美操教学促进关系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的利用技能迁移来促进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