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王往的这篇小说,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故乡》是中国现代启蒙文学的经典文本之一,在知识分子“我”的视野中,故乡是贫穷破败的故乡,乡土中国的农民是愚昧麻木的灵魂,因此,“我”的还乡是无奈的、忧郁的精神之旅,其中隐含了作者对传统中国的文化批判。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乡村启蒙叙事。  相似文献   

2.
呓语故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挥手的离别;故乡的水是一首悠扬的小曲,总在孤寂的心中流淌;故乡的情结却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记忆中远离的渔船。  相似文献   

3.
<古诗十九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东汉末年下层失意文人将文化精神转化为创作实践的具体表现,流露出一种"忧郁的末世情怀".该文从忧郁的内涵入手,通过挖掘东汉末年下层文人忧郁的文化根源,从"世态炎凉、怀才不遇的痛苦"、"相思离别、亲人难聚的忧伤"和"人生短促、岁月易逝的悲叹"等方面阐释<古诗十九首>蕴含的忧郁之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5.
《边城》不只是描绘“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也是在哀婉地吟唱一首忧郁的恋歌。《边城》描写 翠翠的孤寂命运是建立在“水”上的,将翠翠的爱情故事也是放置在“烟雨朦朦”的水中世界去描绘的,让人体 味到一种水样的忧郁和阴柔美。  相似文献   

6.
故乡是幅画     
故乡是一曲思念的歌,唱出我对故乡的回忆;故乡是一首深情的诗,写出我对故乡的眷恋;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画出故乡的美丽……离开故乡三年了,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才是“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人是故乡亲”。  相似文献   

7.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有人认为该诗表现乡思的怅惘无奈、沉痛悲伤;也有人认为这乡思非但不悲,反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甚至还流露出欣喜和愉悦。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这样认为?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渡桑干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前人评价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光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读这首《美丽的乡愁》时,曾经被它的清丽、惆怅和有些忧郁、怀恋的情结所缠绕,但却不知作者的丝丝乡愁从何而来。直到今天,翻阅了台湾著名女作家席慕蓉另一部著作《我的家在高原上》,才深深体会了席慕蓉这一美丽的乡愁源自于水草丰美的蒙古高原。这本书描绘了作者心中梦土的美丽与丰饶。翻开书的一瞬间,那炽烈的国家之情,那无语怅望的乡愁,那“流浪人的一颗憔悴的心”,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我面前,浓浓地渗满了…  相似文献   

9.
《安娜贝尔·李》是爱伦·坡写的一首悼念早逝爱人的挽歌,诗中诗人运用了各种韵律手段将韵律美融入到诗歌之中从而渲染出忧郁伤感的氛围,突出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怀念和感伤之情这一主题。试从音韵和节律两方面来对这首诗的韵律美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画     
故乡的海,是一幅彩色的画,时时飘荡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海是一首抒情的诗,海波荡漾,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溪,是一幅清澈的画,时时流淌在我的心头;故乡的溪,是一首优雅的歌,歌声悠扬,时时回荡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树,是一幅碧绿的画,时时浮现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树,是一幅幻想的画,树儿青翠,时时浸润在我的心头。故乡的山,是一幅千山一碧的画,时时流连在我心上;故乡的山,是一幅高不可攀的画,山高路陡,时时出现在我心头。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温暖的画,时时照耀着我;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明媚的画,阳光灿烂,时时映照在我眼前。故乡是一幅五彩缤纷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观点认为海子这首诗以明朗清新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但笔者通过对这首诗的诗眼及关键意象的分析,认为其真正的内涵是在表面的明朗中所蕴含的骨子里的忧郁、失意乃至决绝的情感,否定现实、坚守理想。  相似文献   

12.
《翻译通讯》1985年第10期《文学翻译中的真实性问题》一文的“三,艺术真实”一节中,引用一首Bynner所译李白《静夜思》,我认为这首译诗值得商榷。 该文论述这首译诗的原文如下。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似文献   

13.
故乡有山,山在故乡。一座挨着一座,一座山就是一首立体的诗。头顶的村庄,是她的标题。  相似文献   

14.
1921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了《故乡》,其后被收入小说集《呐喊》。《故乡》发表不久即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茅盾在1921年8月的《小说月报》撰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中认为:“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对于现在失望,但作者对于将来却不曾绝望。”应该说.茅盾对《故乡》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的论评很长时间规定着《故乡》的阅读和阐释。直至新时期对《故乡》的重新阐释才随之增多。本文从文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角度上,对《故乡》这一文本进行新的解读,认为《故乡》不仅仅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更是一首无奈的哀歌,表达作家对个体社会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易老,永远不会抛弃你的,是故乡。想起席慕容的那首小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贺知章当然不可能读过这首诗,然而那种久别之后重返故里的心情却是那样相似。他早年离乡,算是"少小",耄(mào)耋(dié)之年辞官回乡,已是"老大"。匆匆岁月,五十多个年头,惊风飘过。  相似文献   

16.
《边城》是一首"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的恋歌,是一首"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的赞歌,是一首"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挽歌,翠翠天真、善良、忧郁的个性特征是其中最鲜明、生动而又完整的音符。也正如汪曾琪所说,翠翠是沈从文"含蕴既久,一朝得之"的形象,是"沈从文长时期的‘思乡情结’茹养出来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7.
竹魂     
思念是一串又一串的清泪,将滴入你寂寞的酒杯,酿成春天的竹,在午夜的江边长成一丛茂密的幽篁。竹是你的魂,酒是你的诗,江水是你无边无际的忧郁,漫延着从遥远的故乡涌来。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九日》,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讲述了杜甫重阳登高的感慨,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的这样一首诗歌。其中的"竹叶"应注解为竹叶曲。  相似文献   

19.
“把握文章主旨,围绕主旨恰当地选择和剪裁材料”是中专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以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为例,具体分析主旨和材料的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审美感受中明白了“文章的主旨靠材料来表达,文章的材料为主旨服务”的道理。杨朔说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意境优美,想像丰富,情文并茂是时代对散文创作提出的要求。《故乡的榕树》就是一首洋溢着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文字优美的散文诗。表达对有庇护之恩的故乡的深情思念,抒发游子对故乡、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为了表达这个主旨,作者在选择材料时可谓匠…  相似文献   

20.
在进入高中新课程后,上人教版必修一的现代诗歌单元时,我让学生鉴赏了郑愁予的《错误》,那是一首美丽忧伤的爱情诗。本来以为学生都可以很容易读出诗歌的主旨,结果却使我大感意外,全班五十多位学生仅有四位理解正确。其中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是一首思乡诗,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的故乡江南的思念与喜爱,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表达作者的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