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既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和引领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软实力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人是文化软实力中最具决定性的主体性因素,行为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美化环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既要使海南成为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又要成为彰显先进文化的亮丽窗口,使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温馨的人文环境相和谐、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把握历史机遇 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构建和谐海南的历史机遇,发展和谐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为构建和谐海南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海南夯实文化基础;营造和谐校园,为构建和谐海南树立示范园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实践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内形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本土文化活动。如何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契机,将这些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文化活动产业化,使当地居民与旅客良性互动,促进海南旅游业健康发展,进而维护自然与社会和谐,这是海南文化活动发展亟待探讨的问题。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海南文化活动产业化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全面分析,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南古代摩崖石刻起源和发展情况以及根据生态地理分布的类型介绍,展示海南古代摩崖石刻种类丰富,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通过对海南古代摩崖石刻的研究现状分析,探讨海南古代摩崖石刻研究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南外来工的基本生存状况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令人担忧;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对于构建和谐海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海南外来工维权主要措施有:查处拖欠外来工工资案件、为外来工提供法律援助,督促用工单位为外来工办理社会保险等;海南外来工维权服务活动主要有:开展维权人员培训、开展基层维权活动、开辟维权网站、组织维权论坛等。  相似文献   

6.
海南诗歌写作有着特殊的文化生态背景,除了独特的自然及地域文化生态,历史上的移民浪潮、建省办特区的商品经济的起落沉浮,也给海南诗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另外,从历史线索上看,海南诗歌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统,在不断接受、融化外来影响的基础上生成了自己特有的本土风格。大体以建省为界,海南诗歌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它们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并从整体上形成了一种不断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海南海洋文化及其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一部分。海南海洋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一种滨海型地域文化,即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南海洋,在开发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一体。要全方位地认识海南海洋文化,应从海南海洋文化生成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来考虑,即从其历史发展的纵深角度和它与有关文化横向比较的角度来进行全方位分析。此外,海南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必须充分认识海南海洋文化在新时期开发海南海洋产业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海南海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文认为,海南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对于所有关心海南社会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而言,学习和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海南的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等对当今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贬官海南是唐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古代海南由于远离中原内地,交通不便,文化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至唐代,海南教育文化事业得到了的很大发展,这与当时贬谪到海南的文人在当地从事的各种文教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梳理以王义方、李德裕为代表的唐代贬谪海南文人的一些重要文化活动,说明唐代贬谪文人在海南教育文化发展中的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海南妈祖,自宋元时期传入,迄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妈祖信仰之所以能够在海南兴起、扎根、发展以致对外传播与海南独特的海洋环境密不可分。以海南妈祖信仰为考察对象,既有助于了解妈祖文化在海南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也有助于了解海南社会中的海洋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谐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人的语言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文明程度。语言和谐交际应该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地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中的某些范式是引发语言交际不和谐的主要诱因。对西方语用学理论的研究能够为我们的语言和谐交际提供借鉴与指导。文章旨在通过对海南语言交际中存在的不和谐案例的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出语言和谐交际参考范式。  相似文献   

12.
海南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在当前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红色文化将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价值功能。因此探索实现红色文化价值路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民间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重要价值。分析海南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从展示乡土文化精华,营造鲜明乡村印象;植入非物质文化,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教育性,注重开发参与性和知识性旅游生态产品等方面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海南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也是世界政治、军事大国,但文化产业、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与经济地位还有相当距离。海南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专家学者多认为,海南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但旅游内涵、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等方面都大有加强必要。中央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海南文明大行动等的开展与实施,都为海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内涵的丰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条件。  相似文献   

15.
海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也是国内较早建设的“生态省”.白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2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但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后果.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形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的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基础内核和价值观指导。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自然观,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理念,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环境危机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化出现的意义,提出全面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主要内涵,从先进文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角度分析了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思想是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借鉴,从七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各民族方言不断融合和演变,形成今天众多的海南方言。海南话是海南方言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可作为探究海南文化的一个窗口。从“嘴”字及其常用词语入手,探究其不同于其它方言和普通话的意思和用法,可一窥海南文化的一隅。  相似文献   

19.
1936年出版的游记《海南岛旅行记》,记录了一个文化人类学学者游历考察海南的经过。书中描写了海南的风俗人情、山川气候、文化建设、社会经济、物质地产,其中包含着作者丰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