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拉美一些国家左翼力量迅速兴起,接连在大选中上台执政.拉美左翼力量的壮大,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其潮流不可阻挡,但也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拉美地区的大选之年,有12个国家陆续举行全国性大选。一年之内有如此多的国家举行大选,这在拉美历史上并不多见。作为政局变化的“晴雨表”,大选结果不仅会改变这些国家各种政治派别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将对整个地区的政治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墨西哥、秘鲁、巴西等国的大选中,左右翼力量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各有胜负。在墨西哥,左翼民主革命党候选人奥夫拉多尔和右翼国家行动党候选人卡尔德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最终卡尔德隆的选票比奥夫拉多尔高出0.56%。在秘鲁,左翼政党民族主义党主席乌马拉在大选中未能获胜。在巴西,左翼劳工党…  相似文献   

3.
1927年以后,"革命"是鲁迅张扬其左翼选择的一个关键词。"革命"一词在鲁迅的笔下,往往由"社会改革"、"文明进步"、"不满现状"、"破坏旧制"等一系列在历史时间和道德指涉诸方面均宽泛模糊的短语所限定和解释,其表现在人,则往往与"改革"、"战斗"、"抗争"等词语相连结和替换。追求改革、革新的历史和人生态度为鲁迅左翼选择之精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1989年以来,随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除个别国家外,这一地区国家的政权大多落入右翼政党手中.但事情仅隔四五年,原东欧地区各国左翼力量便纷纷崛起,有的国家的左翼政党赢得大选,入阁执政,有的国家的左翼政党影响力不断上升,在国内政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左翼力量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其所在国政治的力量对比,而且对该  相似文献   

5.
"门罗主义"自1823年被美国政府提出,它是美国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传统在拉美的具体体现。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是想置美洲为"美洲为美国人的美洲",变拉美为其后院的扩张主义战略,力图实现从美国的"一国孤立"到美洲的"集体孤立"。美国在十九世纪不同阶段上的对拉美的外交实践是植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美国与欧洲列强的争夺是导致拉美的独立与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核心驱动力量.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都已积极着手建设,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数字鸿沟"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提出电子政务系统框架模型,以期弥补电子政务在系统规划、顶层设计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春光》在20世纪30年代进步出版物非常寂寥的时期出现,它虽并非左联机关刊物,却以相对灵活的编辑方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繁荣了左翼文学。它发起了"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作品"的讨论,引发很多作家的思考;推出了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其他左翼青年作家的创作,丰富了左翼文学,为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活力。它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为当时的文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新笔记小说在文坛上逐渐兴起,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的介入,新笔记小说不仅深得传统小说之精髓,同时也受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外来文学的影响,不少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中国新时期小说园地因而具有一道奇异风景线。文章从"魔幻"的世界、"魔幻"的手法和"魔幻"的基因三个方面论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新时期新笔记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亚非地区的反殖民运动与民族革命运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力量不均衡的"世界舞台"。这一"舞台"既是中国知识分子想象性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前提,同时也为他们理解和建构"民族"、"国家"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现实和理论支持。《世纪大舞台》将中国的民族主义形成过程放置到与亚非民族运动互动的"全球史"论述中,揭示中国民族主义的独特性,阐释了民族主义为何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和文化认同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拉美智库在国家政治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已经成为公共决策的重要环节,在研究重点、类型、业务范围、传播方式、影响决策的途径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对拉美智库的研究和分析启示着我们要构建多元化的智库格局体系,即官办智库、高校智库、民间智库协调发展。要均衡三者发展,同时强调智库的独立性、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举债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拉丁美洲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墨西哥在私有化改革道路上走在拉美国家的前列。墨西哥私有化改革是在拉美经济领域私有化改革大潮下进行的,墨西哥的私有化改革运动是在债务危机发生以后开展起来的,它是墨西哥经济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外债是困扰墨西哥经济发展的一块绊脚石,私有化改革作为债权国向债务国开出的一剂"良方",对墨西哥经济发展的恢复作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拉美地区的环境教育注重社会文化内涵,并在很多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了推进环境教育的机制,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目前仍在起步阶段。目前,拉美国家综合两者,提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拉丁美洲,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促进了拉美环境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surveys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into language and gender in Latin America, and identifies a gap specifically in the area of gendered language use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t also notes a general paucity of gendered research on bilingual behaviour, which extends beyond Latin America.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very small body of such research whi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Latin America, it examines some serious implications of these gaps for the model of `bilingual-intercultural' education now gaining currency with Latin American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agencies. It seeks explanations for these absences in the Latin American context (in Latin American feminism, in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Latin American nation-building and myths of mestizaje, and in the way sociolinguistics has been institutionalised there) and in wider theoretical debates within the social sciences. Finally, it raises questions as to how this lack might be remedied, in such a way as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appropriate education programmes for Latin America's indigenous peoples.  相似文献   

15.
教育指标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教育公平指标的研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发科学合理的教育公平指标体系是深入了解和有效解决教育不公平的关键。作为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拉丁美洲国家开始不断致力于教育公平指标的开发和研制。深入了解和反思拉丁美洲教育公平指标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教育公平指标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可以给我国的教育公平指标研究提供经验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拉美独立战争爆发后,为了战胜强大的西班牙殖民者,玻利瓦尔曾提出了西属拉美必须联合起来的思想主张。随着独立运动的发展和胜利,玻利瓦尔在新形势下又给这一思想增添了新内容,即为了消除独立后拉美内部的混乱与纷争,拉美人民也应该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巴西是最大的拉丁美洲国家,其经济总量为拉美之首,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在巴西蓬勃发展,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就读于私立高校。文章通过概述巴西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探讨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热带回忆:加西亚·马尔克斯》里,安德森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为小说而生》和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水中鱼》这两部回忆录及他们的作者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显现出两位早期经历惊人相似的作家,在性格及以后的政治选择和对母国的情感态度上的区别。安德森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两位拉美文化名人的政治进行评价的,在比较中暗含了左翼理论家对现代性所持的反省与批判意识。可以看出,作为左翼思想家,安德森更认同的是民族主义的立场而不是向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投靠。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参与跨国层面、区域层面的治理工作日渐频繁.拉丁美洲一直是教科文组织重点关注的区域,1997年,教科文组织特别成立了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致力于完善该区域高等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鼓励高等教育系统专业人员流动等,缩短拉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该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拉丁美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存在资金不足、政策实施不力、对不同地区支持不均衡等问题.此外,在拉丁美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拉美国家还应该进一步改善自我认同缺失、凝聚力不足、国别异质性显著等自身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罗斯福推论"是20世纪初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宣布的"门罗主义"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引申,它的核心是美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任意武装干涉拉丁美洲,以实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独霸西半球的野心.以"罗斯福推论"为基础的拉美政策直到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行针对美洲的"睦邻政策"才宣告结束,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美国这一时期对拉美国家的外交政策深深打上了"罗斯福推论"的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