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战略转型是集群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管理问题。回顾动态能力、转型战略的现有研究,总结出动态能力由学习能力、整合能力和外部协调能力三大维度构成。基于文献述评,以大唐袜业集群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动态能力三大维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动态能力三大维度与产品转型、市场转型、技术转型、组织转型的关系。结果表明,动态能力三大维度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动态能力能够促进产品转型、市场转型、技术转型和组织转型的实施,但是动态能力各维度对四大转型战略的作用强度各异。  相似文献   

2.
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基于静态视角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已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实践的需要。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技术创新的动态整合模型,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阐释,继而运用我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价值创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与转化能力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动态能力;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小上市公司,其公司绩效与成长性要明显高于一般公司;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及成长性越好,即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于企业价值创造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3.
围绕企业战略路径的演化全周期,提出并剖析动态能力在各个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维度,提出相关假设;在此基础上,限定战略路径演化的系统边界,根据理论分析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最后通过灵敏性测试证明并构建感知判断能力、学习吸收能力、试错匹配能力、学习应用能力和战略柔性能力为维度的动态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息能力:内涵、维度与结构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对企业信息化目的的认知,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信息能力的概念。首先,在对企业信息能力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的基础上,运用过程管理的方法研究了企业信息能力的维度及其关系,认为企业信息能力是由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与信息化绩效三个维度构成的;其次,基于资源基础论与平衡计分卡理论分析了企业信息能力的构成要素,建立了其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
商华  陈任飞 《科研管理》2018,39(10):79-89
企业的动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已是学术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管理趋势,在现代组织战略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现有文献对于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更加动态化同时与企业战略相结合转化为企业绩效及其过程研究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资源管理视角,通过收集163个企业管理人员调研数据并使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模(PLS-SEM)分析了动态可持续能力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全面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可持续能力由监控、捕获和重构能力构成,动态可持续能力对企业可持续绩效各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管理能力部分中介动态可持续能力与企业环境和社会绩效的关系,但对经济绩效没有中介效应。本研究丰富了动态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为企业在面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提供有效的经营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技术标准化视角定义了标准化能力内涵,分析了标准化能力形成的动因与基础,提出了标准化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闪联标准联盟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联盟主导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是由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资源能力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动态发展;主导企业应依据标准化阶段特征,合理规划标准化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实现。这一结论对提升标准化能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制定技术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能力: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界定及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能力按静态的观点称之为静态能力,按动态的观点称之为动态能力.企业能力是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统一,以静态能力为基础、动态能力为主导.企业的静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实力,企业的动态能力集中表现为企业活力.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不同组成部分.根据现有的文献分析,阐明企业能力、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概念.对静态能力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动态能力是对静态能力的一种扬弃.提出动态能力的研究模型.也探讨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在管理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基于研究联合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以下简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与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构建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模型,包括运行初期、运行中期和运行成熟期。研究发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在发展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运行机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发挥作用,促进系统走向成熟。为保障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健康运转,提出应在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初期注重提高研究联合体成员企业的研发能力,在运行中期加强研究联合体成员企业间的研发合作,在运行成熟期将研究联合体成员企业利益刺激作为原始动力;此外,还应探索建立研究联合体长期动态博弈的研发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平感知是企业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现有研究忽视了公平感知动态性演化规律,研究需进一步明晰公平感知对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及反馈效应。在系统分析公平感知及构成维度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构建公平感知关系动态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及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公平感知关系对研发团队之间的知识转移活动有显著性影响,知识接收方可通过调节公平感知关系以促进知识转移;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在知识转移活动中存在互补效应,分配公平处于低值时,程序公平可以中和分配公平带来的负面效应;知识接受方的动态能力在知识转移活动初期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苏敬勤  刘静 《科研管理》2013,34(8):58-67
通过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大连机车1986~2010年的纵向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影响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三个动态能力维度(市场感知能力、多组织协同控制能力和组织学习吸收能力)在创新国际化三阶段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发现:(1)动态能力演化过程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呈递增状态;(2)在产品创新国际化的不同阶段,三个能力维度在动态能力构成中的主导作用不同;(3)在产品创新国际化的不同阶段,三个能力维度的变化趋势和速度不同。论文工作拓展了对动态能力内涵及其演化过程的理解,对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的产品创新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能力束观点,本文研究了资源重构能力通过顾客整合与供应商整合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来自154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些研究假设。研究发现:资源重构能力的两个维度——资源重组能力与资源重置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不仅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具有间接影响;资源重组能力可与顾客整合组合形成动态能力束进而能够通过顾客整合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资源重置能力可分别与顾客整合、供应商整合组合形成动态能力束进而能够分别通过它们影响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能力系统层次划分的基础上,对新兴技术企业与传统技术企业能力系统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动态能力在两种类型企业中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静态能力的差异性却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动态能力与新兴技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确实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尤其是环境适应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明显。同时企业动态能力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
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能力能够使企业适应动态变化环境,对战略转型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动态能力视角分析转型过程机理,认为转型背景下动态能力由环境洞察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和变革领导能力构成,提出动态能力视角下的战略转型过程机理模型,阐述模型中各维度关系及作用路径。随后纵向案例研究表明:(1)转型动因、动态能力、转型准备、转型实施、转型整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战略转型的主要因素。只有明确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才能更好实施转型。(2)转型关键在于具备能够抓住转型关键因素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贯穿转型全过程,能够使企业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有效整合资源,顺利推进转型。  相似文献   

14.
动态能力的维度: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能力的定量分析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难点议题。本研究依据相关文献,设计了一套动态能力测量量表,并以此检验了本研究所构建的动态能力五维分析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可以划分为动态的信息利用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内部整合能力、外部协调与资源释放能力这五个维度。在对动态能力构成维度之间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动态能力培育的路径,以期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对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构建了在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SROE分析模型,采用因果树分析法找出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从静态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SD)仿真模型,从动态角度对其进行弹性分析与灵敏度分析并观察关键影响因素对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技术改进能力、R&D经费投入、城市化水平、团队协作等因素较其他因素来说重要程度高且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短时期内,各因素内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6.
工艺创新是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提升工艺创新能力对增强我国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突破资源观和能力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基于动态能力观的视角,在明确制造业企业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艺创新能力的构成,构建了由工艺创新投入能力、工艺创新过程能力和工艺创新动态能力三层架构组成的、外部环境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体系,并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为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实践提供建设性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江积海  刘敏 《科研管理》2014,35(8):75-82
动态能力是企业对运作能力进行管理的能力,即整合和更新运作能力以创造和持续竞争优势的高层次能力。本文从时间与空间动态演化的新视角演绎能力的动态性,即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演化速度三个维度重构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框架。然后,识别该框架的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演化速度、能力交互度的"四度"属性,剖析了动态能力的"四度"属性与竞争优势、企业绩效及外部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结构关系,研究表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演化速度、能力交互度通过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而影响企业绩效,环境动荡性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有调节作用。最后,论文提出培育动态能力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often downplayed and instrumental, there is evidence that communication in projects is essential in achieving value creation. Our main interest in this paper is on temporary continuity, a situation where the temporary becomes a permanent condition in social systems. The question that we have address is: What characterizes project communication in a situation with temporary continuity?We argue for the need to transform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into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In a situation with temporary continuity, there is a need to connect to a large number of value-creating processes, and communicating capabilities need to be a part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 the aim is to bind together value-creating processes an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We construct a viable system consisting of five sub-systems. To become a viable system, projects in the form of temporary continuity, must handle the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a culture of performance and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This involves developing social mechanisms for coordin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a focus on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in parallel with focusing on all of the five value-cre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9.
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少军  焦豪  冯臻 《科研管理》2011,32(1):60-67
    摘要:战略转型作为企业对动态变化环境的一种适应,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企业动态能力作为一种改变能力的能力,对企业战略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动态能力理论的视角分析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传导机制,认为转型背景下的动态能力由环境洞察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变革更新能力及整合重构能力构成,提出了企业动态能力、战略转型要素和转型成功之间的关系模型框架。随后的纵向案例研究表明:(1)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能够实施战略转型并获得成功的前提与关键是具有与环境变化相匹配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通过影响战略转型的关键要素,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转型成效;(2)动态能力对战略转型的影响是持续进行、不断提升的过程,企业只有持续培育和提升动态能力,才能顺利推进转型。    相似文献   

20.
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成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探讨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企业成长的逻辑关系,知识传导促进资源→业务流程→惯例→能力→核心能力的演化和能力从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而知识传导通过动态能力间接作用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体现为企业边界、企业行为、企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