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拨"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来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与研究,并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及发展能力的目的。"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富有艺术性的点拨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是增强学生记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灵性点拨,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教师灵活自如地及时点明思维方法以及思维的方向或轨道,使学生豁然开朗、障碍扫除、思路畅通,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法。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帮助者、学习思路的开拓者、学习智慧的点拨者。一、运用灵性点拨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的灵性点拨要有灵感。教学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感悟有得,得心应手。点拨既要有灵活机智的运用,又要掌握妙手生花的火候。一方面表现出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障碍,甚至出现思维停滞或者混乱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适时而巧妙的点拨。所谓“点”就是指点.给学生某种启发性的指示,在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拨”就是富有肩发性的引导,使学生“拨开云雾重见天日”。点拨能积极地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点拨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学习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习。在预习阶段进行点拨,能启动学生思维;在课中进行点拨,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点拨,能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熊生贵 《四川教育》2009,(11):36-37
学生的学习思路意味着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线索、流程,是其思维的轨迹。学习思路点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发现,及时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学习思路理清、顺畅。思路点拨,使学生的思考有结果,理解能到位,感悟能提升,除了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外,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效度。  相似文献   

6.
田全静 《教学月刊》2015,(Z1):73-7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其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维障碍,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地点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以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叶圣陶老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也就是说教师适时、适法、适度的点拨引导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点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点”,“画龙点睛”,即给学生指点要害,点明主旨,使之明也;“拨”,“拨云见日”,即给学生疏通思路,拨开疑难,剔除障碍,使之正也。“点拨”指的就是点化、启发、诱导之意。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运用诱导启发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就是点拨。它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所谓点拨,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教师及时指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出思维的方向或轨道,使学生豁然开朗、思路畅通,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点,即画龙点睛、指点迷津;拨,即拨  相似文献   

9.
施忠良 《辽宁教育》2002,(10):62-62,58
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运用诱导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研究,以突破障碍,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这就是点拨。它是一种教学85甲丙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一、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努力仍想不通、说不清时,表明学生正处于“愤”、“悱”状态,希望解决困难的愿望非常迫切,这就是点拨的大好时机。如图:“大正方形边长8厘米,小正方形边长5厘米,…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障碍,甚至出现思维停滞或者混乱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适时而巧妙的点拨。所谓"点"就是指点,给学生某种启发性的指示,在学生感到"山重水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讲点拨是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把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由单纯地听转变为动脑、动口、动手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一、“精讲点拨”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 这里所说的精讲,是指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准确把握重点、难点,讲解时要做到精确、精炼、精彩.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精讲点拨”上。所谓“精讲点拨”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不要代替学生包办一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观察、操作、思考、探索,多思深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体味成功的喜悦。教师则应在关键之处和疑难处加以点拨指导。  相似文献   

13.
点拨即指点.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所谓"点"  相似文献   

15.
所谓点拨教学指的是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把握最佳契机,用精炼恰当的语言或体态语言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其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知识障碍而恰当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点拨教学是必要的。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化解课文疑难、发展学生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引入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点拨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点拨教学,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模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恰到好处地运用点拨,教师应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巧妙点拨能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启发与点拨是互相联系的。“点拨”正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点拨"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技巧,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点拨"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知识障碍和心理障碍,进行巧妙排除并启发思维的教学方法。要使用好这一教学手段,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最根本一条就是要抓住"点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9.
一、点拨的含义 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知识障碍和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点拨法既作为教师启发和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根艺术魔棒,又作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军手杖。当学生在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一经点拨,就会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做,既让学生为教师提供了反馈信息,又使教师不断开拓自己的教与学的思维空间。因此可以说,点拨法是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童敏 《四川教育》2009,(11):45-45
举例点拨 举例点拨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举出实际的个例,来对学习内容进行印证、启发、拓展、强化等,以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习过程得以顺利开展、学生思维得到更好培养的一种思维点拨方法。举例点拨在诸多科目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