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4,(1):35-40
本文对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健康问题及相关干预政策进行了阐述,对家庭、社区及其周边和交通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介绍了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包括城市蔓延对居民体力活动的消极影响以及"精明增长"策略对居民体力活动的积极意义。最后,将该研究领域发展历程归纳为初期以城市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关系研究为主,中期致力于建立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关系以及对中介变量体力活动做定量研究,以及当前致力于寻找适宜评价居民健康效应的指标这3个发展阶段。旨在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9,(9):798-803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热点,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 5.0.R3.SE版本对研究文献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处理。结果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研究领域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缓慢起步阶段(1982~2000年)、低速调整阶段(2001~2009年);高速发展阶段(2010~2018年)。核心作者团队中以陈佩杰团队、陶芳标团队以及李红娟团队为代表。研究的热点问题:体力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久坐行为的关系;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的体力活动的影响。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科研团队,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与国际接轨,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2017年到2020年间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为主题的文献信息为研究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Cite 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外部特征和基本情况,解析当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经典引文,揭示研究热点。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呈现出跨众多学科且多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的态势;研究来源期刊种类丰富多样,涉及学科领域广泛;美国和澳大利亚虽发文量最多,中心性较低;英格兰、新加坡和南非其研究影响力较高;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和健康问题,锻炼对儿童体质和健康的干预尤其是对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与慢性病方面研究是国际上关注的焦点;身体活动水平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准则的制定、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与多项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等研究构成了该领域的经典被引文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制定、执行、评估和个案研究以及中美的比较,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实施提供借鉴。《国民体力活动计划》是统筹委员会对怀有共同目标和使命的8个领域社会组织整合的产物,是非政府组织主导,多方参与反馈和协商的结果;制定与实施的机构分离,评估机构采用政策逻辑模型进行独立运行,运用生态系统理论,以《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规律为依据形成各自独立的社会合作关系。启示:国家要逐渐释放社会空间,激活公益组织活力,聚集利益相关者;围绕计划制定、执行和评估的特点形成各自的社会合作关系,按各自的规律进行计划的实施;制定普适性实施计划以及成功案例模式,并公布制定的程序,供地方体育机构参照等。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6,(3):34-43
近年来,体力活动研究领域的对象年龄呈现不断下移趋势,学前儿童的体力活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学前儿童体力活动一般概况、静态行为、体力活动与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托幼机构与家庭系统中的体力活动、重要他人对体力活动的影响、低幼儿童的体力活动等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体力活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这一领域在研究重心、研究视角、研究设计与测量方法方面主要呈现出:强调对学前儿童体力活动行为模式特征的深度挖掘;从研究行为主体本身转向考察行为发生的背景性因素;重视学前儿童体力活动研究的发展性维度与跨文化维度;多元化主客观测量手段的有机整合与效度一致性分析验证等特点,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2016年国际体力活动与公共卫生大会上38个国家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为基础,分析全球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现状,介绍部分国家的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工作。结果显示: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整体水平较低,静态生活方式普遍;政策、社区和机构维度的青少年体力活动生态学环境相对较好,但政策和社区维度的干预效果还不明显,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人际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上海市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较低,香港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位列全球中等水平。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健全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评价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7.
体力活动不足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由体力活动不足而引起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学生每天有近10小时左右在学校中渡过,所以迫切需要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校内体力活动。研究对通过运用干预手段促进青少年校内体力活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后续研究可以考虑从不同社会支持来源以及学校环境和政策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多维的干预,以促进其在校期间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8.
建成环境作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相关的核心成果在指导后续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支持性建成环境研究,以及改善、优化儿童青少年个体的身体活动环境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梳理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核心成果,发现社区、学校、家庭的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个体的身体活动是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儿童保育机构与不同国家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支持性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构建、评估与优化,以及如何利用建成环境对残疾、超重、肥胖等弱势儿童青少年个体进行身体活动干预,将是未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相关研究者的首要关注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干预主要体现在:不同场域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水平的关联性分析,国外身体活动指南与评价标准、体系的系统阐释,量化探讨建成环境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与完善身体活动健康促进框架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相关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从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测量指标与试验控制等维度,提出未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孔逸枫  张怡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93-194,19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聚焦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相关领域,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关系的发展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我国现阶段该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未来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后期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体力活动与能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德峰 《体育科研》2011,32(1):37-43
能量失衡引起的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疾病发病率上升有密切关系,而体力活动对保持能量平衡有重要的作用。《2008美国体力活动指南》对体力活动与保持体重稳定、预防体重反弹、维持体成分参数,以及体力活动对不同性别、年龄和种族保持体重的影响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回顾。该指南对中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中国运动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志君  张彦龙  于海彬  徐欣 《精武》2012,(25):15-16
目前儿童肥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呈迅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WHO报告,目前全球儿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为2%~3%;欧美发达国家儿童超重率高达20%~30%,肥胖率为5%~15%。我国儿童肥胖检出率也正在逐年增长,儿童肥胖率已达8.1%。儿童时期是肥胖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形成的时期,也是预防肥胖的最好时机。因此,本研究自2011年在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开展以幼儿园为基础的肥胖干预活动,探索儿童肥胖群体有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几乎是举世公队的。苏联《体育百科全书》认为:“体育,整个来说,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体能全面发展,形成和提高人的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和本领的有计划过程。”美国《韦氏大辞典》认为:“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使个人充分发展,使其成为国家和世界上一个有用的公民。”日本《广辞苑》的解释,体育是“以培养健康身体为目的的教育。儿童和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培养其身心。”这些引用的概念说明,体育本来说寓于教育之中,是全面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体力增强”健康和体力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有关人的生命的大问题。毫无疑问,它作为教育的基础,应有它重要的位置。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精神的、社会的健康。因此,现在社会上很重视为更好地生活而积极参加活动的意义,这反映,从心理因素方面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对体力方面的这种认识还是不完全的。众所周知,体力可以分活动力(行动体力)和抵抗力(防卫体力),但它作为实际能力发挥的时候,精神的集中力和耐久性以  相似文献   

14.
游戏场是承载儿童日常游戏和交往的重要空间,游戏中的体力活动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对儿童健康有着积极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游乐场的建设实践和相关理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当前我国推行儿童友好建设和改善儿童康体空间品质的背景下,从空间维度梳理游乐场与体力活动水平的关联,有助于深入理解各类空间因素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机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44篇文献计量研究,从游戏场空间特征、空间感知和空间使用三个空间维度分析其与儿童体力活动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和多样性四个指标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儿童体力活动强度与游戏场空间特征强关联,频率、持续时间则与空间感知密切相关,多样性则是儿童使用的重要体现。此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我国儿童身体素质、以及促进儿童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科学》2014,(1):22-29
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关系是运动健康促进研究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研究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研究重心的转型、国内研究概述和展望进行阐述。最后,对该领域的一些常用的词汇和概念进行了翻译和解释,为今后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章敏 《健身科学》2014,(10):42-43
1.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虽然高血压的发生与诸如肥胖、过量饮酒、口味较霞、体力活动少、吸烟、精神压力大等个人生活方式有关,但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家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使高血压患者想改变生活方式,如果家庭和社会不予支持也很难。  相似文献   

17.
对儿童肥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钱铭佳杨静珍二十世纪在营养和体力方面的研究已充分证实,保持合理的营养习惯和经常运动对人体十分有益。1996年美国外科医学报告又阐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减少疾病和健康长寿的关键。七十年代起,人们对青少年体适能的理解,强调的是...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问题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平均BMI指数为15.5;(外)祖父母和父母其中一方是其主要照顾者,且1/4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征;6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统计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相关性,有体育生活方式的留守儿童比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人际交友更好,更能主动地适应社会,拥有更多的积极幸福感,情绪障碍和心理烦恼也少于没有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专业教师缺乏、场地器材不足和体育活动环境滞后是制约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养成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以"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留守儿童为主体,政府层为主导,学校层为主阵地,社会层为支持,家庭层为配合"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1+5"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汪纹闻  邹志春 《体育科研》2014,(1):70-73-91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肥胖发生率不断攀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体力活动不足和营养过剩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或调整也是治疗肥胖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引入肥胖者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性及运动干预过程中能量消耗监测与反馈的方法,系统回顾体力活动的监控方法,介绍运动传感器尤其是加速度计在肥胖人群体力活动监控中的发展与应用,分析加速度计在全民健身监测中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瓶颈,探索加速度计在运动能量消耗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科学》2014,(1):30-34
本文介绍了国外体力活动及其相关环境研究背景,并结合国内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了我国开始该领域研究的背景;介绍了体力活动相关的各种环境,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视角及其贡献;将国内研究分为探索阶段、初期阶段和多产阶段。国外研究分为萌芽期、形成期、酝酿期、活跃期和干预期。并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区域和模型以及体力活动的分类调查问卷等不同的研究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终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