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柔敦厚”诗教体现了孔子在艺创作思想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诗歌既要有发挥社会教化功能的“质”,又要具备恰如其分的外在表现形式“”;它赞赏用委婉含蓄的抒情手法表达作的喜怒哀乐以达到政治教化的目的。这一理论对宋词的创作和词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雅正之旨是“温柔敦厚”诗教的核心,宋词的崇雅倾向正是孔子诗教理论在后代的回声。  相似文献   

2.
传神论是顾恺之绘画思想的核心,这是魏晋玄学流行、尤其是人物识鉴影响的结果。他的《魏晋胜流画赞》可见以“神”为首的创作思想贯穿其中。要将传神思想付诸创作,他提出了“以形写神”说,“悟对通神”成为“以形写神”的基础,“写神”首要是强调眼睛的重要,还要写出“骨相”,要营造环境。顾氏又倡“迁想妙得论”,其创作思想与魏晋以来“文的自觉”有关,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他的《画云台山记》。  相似文献   

3.
美国考生的作文用不着我绕舌,它是一杯清纯的水,一眼就能看到底,不像中国考生的作文那样云里雾里,让人一头雾水。他们的写作时间只有25分钟(难以想象!尽管这里有英语书写方便的优势,又不用拟题)。从美国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坦然,真诚,个性,以及独立人格;说它“字字是我”,说它“文如其人”,说它“严丝密缝”,说它如“行云流水”,也许不见得很过分。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读写观念受到不同时代、社会和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其价值取向因时而异各有其不同的成效性和局限性。新走向的读写观念强调以“素质”为目标 ,形成“以表现 (说、写 )为本位”的“创作发展”型语文教育规范 ,是一种前瞻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袁宏道参禅习佛,受佛学思想影响极深。禅宗“物格”公案是袁宏道由“外参”到“内悟”的重要契机,这对其“性灵说”有着深刻启示。在文学发生方面,有得于禅宗心性论,袁宏道强调主体心性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创作主体自由抒发真情真性;在心物关系方面,受永明延寿“一心统万法”思想影响,袁宏道提出“以心摄境”。佛学思想对袁宏道“性灵”思想的形成多有沾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化和批评一贯强调“德”说。刘勰《程器》篇中提倡“德”是其作批评论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德”与其“养气”说,“神思”说、“才、气、学、习”说,构成作创作的综合素质。“德”是作创作素质构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刘勰的“德”说不仅强调“”与“德”的关系并突出了“德”的作用,而且“德”说弘扬了作批评中的人意识、个性意识和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贾勇星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22-24,,24,
传统的语文读写观念受到不同时代、社会和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因时而异各有其不同的成效性和局限性。新走向的读写观念强调以“素质”为目标,形成“以表现(说、写)为本位”的“创作发展”型误文教学规范,是一种前瞻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司空图“直致”说强调诗歌是积累已久的生活体验的抒发,遇之成诗,其过程特点是“知而难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它是一种注重感悟、体验的创作思维模式,其强调“情性所至”,反对为写诗而写诗;注重加强诗人自身修养;诗歌注重取景造境,即“兴”.  相似文献   

9.
“两峰对峙,双水分流”,黛玉和宝钗是对立的一组艺术形象。她们在对待生活理想、伦理道德、待人处事上颇多分歧;但是在创作思想上倒是有一致的地方:她们都强调作文、写诗第一要紧的是立意。黛玉教导正在学诗的香菱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并提醒她要“不以词害意”。宝钗与湘云论诗时也说:“头一件,只要主意清新,措词就不俗了。”他们不仅有这样的“创作理论”,也有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创作实践”和“文艺批评”。如黛玉写出了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那样佳句的《咏白海棠》,便赢得了众人的喝采:“从何处想来!”  相似文献   

10.
刘勰“养气”观念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它既是对前人“养气”说的发展,又受到了魏晋时期养生风尚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养气”对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有二,一是提出了“因性练才一的创作主张:二是针对当时“钻砺过分”的文风,提倡“率志委和”的“养气”说,这与刘勰一贯主张“为情造文”的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等命题都涉及了“和谐”的思想。“中庸”也是和谐思想的论述。孔子的和谐是各方面因素的对立统一,它不强调同一也不强调走向极端,是不偏不倚。汉代董仲舒在孔子“中庸”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他的“天人舍一”的“和谐”说。董仲舒的“和”已经失去了孔子原有的精义,他偏于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其在本质上已经背离了调和用中的体系,造成了自汉以降的同一性和压制性思想的盛行,失却了真正的中庸和谐之道。在现代的境遇下,和谐应当在不偏不倚的基础上强调变化发展,积极创造新事物。  相似文献   

12.
金英 《鸡西大学学报》2008,8(1):133-135
《毛诗序》系统地阐述了先秦儒家的文艺观,是先秦到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我国诗歌理论的总结。它继承了儒家诗教思想,并把这一重要思想作为解诗的依据,采用“关”“刺”的方式解诗说诗。《毛诗序》较之儒家诗教又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即对诗的解释更加具体、更重视史实、更强调政治性。它将诗篇与特定的时代盛衰联系起来,有“《风》《雅》正变说”。《毛诗序》解诗说诗也有不完全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真”是司空图“妙造自然”观的核心。其主要内含是:强调抒写真情真性;描摹物象要求达到写真传神,“气韵生动”;在语言方面追求行云流水般的天趣。  相似文献   

14.
《黄鹂》一文思想内容含蓄、深刻,富有哲理。关键句有三:一句是“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可见本文说的是黄鹂,讲的是艺术,黄鹂是艺术的化身;一句是“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可见不光讲艺术,各种事物无所不包,所讲的乃是哲理,黄鹂乃一切美的事物的化身;另一句是“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它表明了哲理的内涵——要发挥美的极致,必须要有理想的环境。具体来说,蕴含在其中的深刻哲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求美。孙犁早期的作品,以清新质朴、简洁明净和行云流水般的艺术风格享誉文坛,文中的“黄鹂”是一种美丽的极…  相似文献   

15.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可以说,思想交流,互相启发还会诱发出许多新的思想,而不只是各有两种思想。所以,交流思想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有一句中国古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是强调交流思想的重要性的。  相似文献   

16.
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审美心态有其独特的表现。一是“笑的哲人”心态。他强调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他把幽默视为“看透宇宙间种种可笑”的人生哲学的艺术表现。他采用“和颜悦色”之容,持“心宽气朗”之态来处理幽默艺术,在幽默中寄寓了他深深的同情。二是“改造国民性”救治心态。他忠诚地继承发扬“五四”的优良传统,“感时忧国”,高举思想启蒙之旗帜,以“惋惜”、“规劝”和“爱”作为思想基调,贯串于他的全部创作。  相似文献   

17.
儒家美学作为华夏美学宫殿的坚固基石,从孔子到宋明理学,有其完整的发展历程。它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它与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的超脱态度成为互补关系,与禅宗美学的顿悟直感观念成为对抗和对立,从而对中国的艺术和社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比德说”、“美刺说”、“中和之美说”以及“文以载道说”等,都直接是儒家美学的体现或从根本上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说课是指教师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 ,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性思考的过程 ,它不仅要说清楚“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应说清楚“为什么这样教” ,可见说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绿》的说案较好地体现了说课的要求 ,它有如下优点 :   1 说案设计的完整性。该说案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的结构思路来写 ,内容完整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 ,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及良好的语文素养。   2 教学思想的科学性。该说案从头至尾十分注意强调…  相似文献   

19.
刘大櫆是清代桐城派三祖之一,他散文的成就,在于继承了方苞“义法”说,提出并实践了“神气”“音节”的理论,对后代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即结合他的作品和创作过程阐释这种理论的特点及它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摘要:苟子本姓孙,赵人,约生于公元前336年,卒于公元前236年。荀子所谓性并非人的本质属性,由恶的情欲之性和无所谓善恶的知能之性组成。苟子的“明分”说既肯定社会等级制,也含有社会等级制可变的思想。其所谓“制天命”实即“知天命”。其“虚壹而静”说,既强调“虚”,更强调“壹”和“静”,强调将正确的选择进行到底。他以壹民附民为本的强兵论,是对儒家传统军事思想的继承;但治军术则有创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