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世界文化科学研究院聘请了世界武林影响较大的专家、教授、博士等,组成"世界著名武术家评审委员会"。目的是表彰在世界武术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武术家,为他们搭建一个沟通信息、施展才华、资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7,(2):53-53
2006年12月30日,河北沧州孟村,中国八极拳之乡,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家、武术爱好者近千人会聚一堂,参加纪念杰出八极拳家吴秀峰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暨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落成典礼。来宾中包括了八极拳以及各拳种流派的民间武术家,体现了"天下武术是一家"的团结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带》(BLACK BELT)杂志是一个在世界武坛具有强大公信力的专业媒体。为了证明李小龙的出类拔萃,龙迷往往会以"李小龙曾被评选为世界七大武术家"来举例加以佐证。那么,李小龙曾被谁评选为世界七大武术家?答案是《黑带》杂志。那其实已经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事情了,但是人们就是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4.
武术家是武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是武术历史记忆的承载人。对当前武术家进行口述史研究,可形成民国至新中国以来以人(武术家)为本的历史记录,补充以往武术史写法以事件为主的不足;可建立武术家习武、从武的个人历史资料库,弥补以往武术史文献中关于武术家生活史、思想史等记录的不足;可记录武术家群体关于北京亚运会武术比赛等重要事件的历史记忆。范式研究由国际化正逐步本土化、中国化、学科化,并已进入口述史研究领域。基于范式理论、口述史方法、武术史现状,建构以武术家为中心的口述史研究范式,旨在推进中国武术的口述史研究,并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武术经过艺术加工出现在舞台银屏上,即为武功艺术,是为剧情和剧中人物服务的.艺术大师梅兰芳,向武术家李尧成学了"八仙庆寿剑"之后.取其形舍其力并融汇了刀,锏等兵器的某些使法,把武术化成了一套精美绝伦的剑舞,用于《霸王别姬》剧中,将虞姬生离死别又强颜欢笑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武术原封不动搬上舞台银幕银屏、脱离剧情与人物特征,最终会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解放前,东北"少林会"以武术家何月山为首的一批武林高手,南下上海、投身于京剧舞台,在报纸上以"真刀真枪,当场出彩!"  相似文献   

6.
阿句 《精武》2008,(10)
不懂顾法的,不会懂打法。"一动手,什么绝招都忘到九宵云外去了",是武术九段的真心话。最好的老师是无数次把你打趴下的那个人。武术家硬功夫的最高境界是见到女人小弟弟硬,见到高手舌头硬。二腿配合去兼并敌人一腿的口诀,不是那些出过国门、到过特区、出过书的心意名家能理解的。震脚跺地板的武术家是最坏的邻  相似文献   

7.
《武当》2013,(8):2
李应宏汉族,1949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武当百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群众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现任山东省聊城市永年太极拳社社长兼总教练。自幼习武,尤爱太极。师从民间武术家刘学道先生(姜公容樵之弟子)等,习练形意、八卦、太极、迷踪艺及国家统一的长拳竞赛系列套路等等。后来又跟从著名武术家、杨式太极拳衣钵传人王志远先生习练正宗杨式太极拳。1986年由军队开始义务教授传统杨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化科学研究院聘请了世界武林影响较大的专家、教授、博士等,组成世界著名武术家评审委员会。目的是表彰在世界武术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武术家,为他们搭建一个沟通信息、施展才华、资源共享、整合优势的平台,有力地服务于武术发展大业,促进国际交  相似文献   

9.
连环八掌,是著名武术家陈盛甫教授于1985年从"技击制敌三十二掌"中抽出来的八个精华掌法。这套掌法不但可以单练,还可以进行领打、对练等等。单练时还可以根据个人练功的目的不同,形成四种习练方法,诸如掌打七星,力劈八门,走穿九宫,穿连八卦;其劲法可以用长拳的劲,也可以用形意、八卦、太极拳的劲。这套连环掌法,当时经过著名武术家张文广教授、马礼堂大师和陈济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武术、气功--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一段重要的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精武会及孙中山坚决反对废止武术搞纯粹"洋体育" 鲁迅反对中国拳术这门国粹的看法是否正确?陈铁生等武术家为何对鲁迅这方面的文章极为反感?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科学研究院聘请了世界武林影响较大的专家、教授、博士等,组成世界著名武术家评审委员会。目的是表彰在世界武术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武术家,为他们搭建一个沟通信息、施展才华、资源共享、整合优势的平台,有力地服务于武术发展大业,促进国际交  相似文献   

12.
《精武》2005,(10)
2005年9月11日,由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主办,在北京市大兴区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武协、北京市武协、大兴区领导徐才、王筱麟、吴彬、康戈武、程春和、毛新建、范云江、刘学勃、张有峰、于鲁明、年晓波、郑怀志以及各地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的生前好友、家属、同门、弟子、再传弟子、武术爱好者五百余人到会。会上缅怀了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为继承、推广武术所取得的业绩,并进行了太极拳、八卦掌表演和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想过做一个与老武术家有关的栏目,让他们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与技击有关的故事。千方百计找到了一些老武术家的电话,打过去,便有了这样一些对话:您好,请问是八卦掌×××老先生的家吗?  相似文献   

14.
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考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考辩韩锡曾(浙江省湖州市体委313000)蜚声中外的精武体育会创始人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此说也不尽然。1983年著名武术家顾留馨先生曾提出异议,并在《上海体育史话》上发表题为《爱国武术家霍元甲不是精武会的创始人》的文...  相似文献   

15.
马振武与十八罗汉拳赵炳南马振武是宁夏著名的回族武术家,老艺人。在旧社会他走南闯北卖艺谋生以武会友饱经人间沧桑。丰富的人生阅历铸就了一个老艺人、老武术家坚韧不拔,开朗乐天的气质和性格。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十八罗汉拳是马振武青少年时学得的佛门武功绝技...  相似文献   

16.
孙禄堂是清末民初武术家,创立"拳与道合"武学思想,但什么是拳与道合,似乎不太好理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孙禄堂"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以期人们对孙禄堂武学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孙剑云,孙禄堂之女,1914年6月6日生于北京。自幼习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 孙剑云9岁随父亲—著名武术家、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习武,深得家传。孙剑云曾考入北平国立艺术师专习工笔画,善山水、仕女,被誉为当时北平四小名画家之一,堪称文武兼备的武术家。  相似文献   

18.
泥巴  单弦 《健身科学》2008,(11):1-1
人们常用"文武双全"这个词来形容某个人具有非凡才干,但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能当得起这个词的人确实不多。然而丰县的安在峰先生却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全才,他精武术,通医术,懂绘画,善著书,现已编著出版七十多部"武"、"医"类著作。安在峰先生是我国著名武术家、作家,现系中国体  相似文献   

19.
孙生亭先生,1941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孙先生自幼习武,先后师从11个著名武术家:谭吉堂(八极拳家)、齐德昭(原白求恩医大副教授)、赵凤亭(秘宗拳家)、张继修(太极拳家,全国十大名师之一)等。少年时期受师爷周馨武(著名武术家,是东北八极拳主  相似文献   

20.
民间武术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9日至14日,中华民间武术家共120多名集于北京“九华山庄”,共同协商成立“民间武术家协作体”的事宜。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民间名门、名家、名拳种代表人物,经过几天的研讨,通过了对民间武术家组织的支持和拥护。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广州俏佳人音像公司牵头,通过出版光盘和书籍,把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挖掘整理,推向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并组织训练基地,由名家组成表演团,更好地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后拳师们都做了精彩的传统武术表演,博得了在京参观中国传统武术表演的几个国家大使馆大使的好评。与此同时,各位拳师一致表示,为把武术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