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名片 ,是当代社会人际间进行交往的一种工具。它客观地介绍身份、工作、职位 ,准确地提供联络电话与联系地址 ,在交往中减少了许多繁文缛节 ,增加了不少现代化气息。名片切忌不着边际 ,夸大其实 ;切忌乱戴头衔 ,自高身价。正确地使用名片 ,在社会交往与公关中已成必须。今天谈谈古代名片。名片早已有之 ,在秦汉时代已广泛使用的“谒” ,即是名片。“谒”用竹片或木片制作而成 ,上书姓名 ,有的还标上职级 ,那时还没有纸。“谒”比现在的名片要大得多 ,交往中 ,简单寒暄一过 ,马上递过“谒” ,即标示着正式交往、晋见、结识。汉代有了纸 ,“谒…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5,(7):8-11
话题故事 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认识后没事就可以打个电话或上网聊天了。”  相似文献   

3.
名片史话     
名片,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相互认识、了解和交往的较为常见的工具了。人们相见互赠名片,既显得礼貌雅致,又省了纸笔之劳;既方便又文明。其实,名片在我国并不是近年才有,更不是从外国传入的,而是古已有之,盛行为习。名片,在古代名目繁多,最早称为“谒”,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  相似文献   

4.
名片源流探     
名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当今社会用得较为普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国古代早就把名片作为一种晋见交往的工具,并且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本文就名片的源流进行探讨,以求对名片有个更全面充分的认识。一、“谒”与“刺”名片在古代有很多称谓,据考,最早的称谓应该是谒。司马贞索隐:“谒,谓以札书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载钱谷也。”这里的“谒”就是写着贺礼和姓名的名片。“谒”为名片,一直沿用到元代。  相似文献   

5.
目前,教师已经一改以往的“单向交往”,所追求的是有效、高质量的“双向交往”。但是,人与人的交往决不是预设的、调和的。教室里也是如此,常有不协调的声音伴随着,这才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5,(Z2)
话题故事5月初,记者阿姨在太原市的一所小学采访,告别时,一名五年级的同学突然递上一张名片,郑重地说:“阿姨,这是我的名片!”嚯,这张五彩斑斓的名片上印着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下面是“姓名、电话、学校、地址……”。旁边一名同学也亮出了自己的“名片”。他告诉记者,他们班的很多同学也都有这种“名片”,而且“名片”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人身上都带有几十张。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印名片时,同学们抢着告诉记者:“有了‘它’,大家  相似文献   

7.
陆泉明 《江苏教育》2007,(23):58-58
星港学校是一所苏州工业园区投巨资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以现代化、人本化、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向,逐步确立“以人为本,以德立校,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厚德”校训,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教养、会学习、善进取”的星港学子。2005年开门办学至今的两年时间里,师生们言行举止间流露出的文明教养,已成为星港学校的特色,成为星港校园里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成为星港学校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8.
最近世上有句俗话:“名片名片,明显欺骗。”有人更简化为“名片,名片,明着骗。”意思是说,名片主人全凭自己设计的内容去让店家印制,各种各样的头衔、称谓都由他自己说,店家无法也用不着去加以核实,就照着印。片主弄虚作假也罢,欺世盗名也罢,自然是“明着骗”了。  相似文献   

9.
兔子的名片     
在森林里,凡是有名气的动物都会印一些名片。这些名片也挺有用的。兔子平时贪玩,没有学到真本领,名气也不大,不过它也给自己印了一些名片。外出时把名片带上,说不定会派上用场呢。一天,兔子散步去了。走着走着,兔子遇到狡猾的狐狸。兔子走上前去,狐狸拦住兔子说:“你得给我鞠个躬,我才放你走。”兔子从裤袋拿出一张名片,上面写着:狼的朋友——兔子。”狐狸看见了,吓了一大跳:这兔子竟然是狼的朋友。狐狸很不情愿地走开了。路上,它一直怀疑:兔子能成为狼的朋友吗?于是狐狸转回来,悄悄地跟在兔子后面看个究竟。过了一会儿,兔子又遇到了狼。狼…  相似文献   

10.
名片源流探     
名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当今社会用得较为普遍 ,我国古代早就把名片作为一种晋见交往的工具 ,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而成为今天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人们正在逐渐地进行着从“原子时代”到“比特时代”的角色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聊天交友、教学甚至休闲娱乐,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通过网络经营业务,名片上是不是印着公司网址和电子邮件地址已经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跟得上时代步伐的标准,电子商务更是业务范围中的重要角色,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网络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在虚拟的社会中生活着,感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全新体验。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2001年1月的统计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已有上网的计算机892万台,上网人数2250万。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现代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以互动性、平等性为基本特点,以交往和互动作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对话”已经逐渐成为各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与实践环节,并不断凸显着“对话”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对话”将成为影响教学活动方方面面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活动也将产生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元 《教育与职业》2002,(12):20-21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信息量迅速增加,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引起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与传统交往方式相对照,网络交往具有一些新的特征:首先,网络交往是一种注重内涵的交往方式,它提升了人际交往的层次,关注的是交往的内容,而不是其表面形式;其次,网络世界是一个“自由、平等”,“没有警察、没…  相似文献   

14.
王蕾 《生活教育》2012,(3):73-75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意味着教育在语言中,通过交往作用于师生的心灵,开掘着精神的生命。因此,对话就是教育存在的家园,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  相似文献   

15.
礼仪,如一张详细的名片,向别人展示主人教养与身份。自古以来,中国都被称为“礼仪之邦”,流传着许多遵礼守仪的名言与故事。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礼仪显得更加突出与重要。本文认为,礼仪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环节。并从必要性、历史性、现实性、可行性四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师幼言语交往指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的口头交往,它是幼儿园师生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本研究中的师幼言语交往,特指教师与个别幼儿之间进行的言语交往。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期望发现“进行着”的、情境中的师幼言语交往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桂林市两所幼儿园进行,一所为区级示范幼儿园,另一所为市级示范幼儿园。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张名片     
刚进家门,母亲就递给我一张名片,说是一个学生来找过我,久候不至,便留下张名片先走了。我接过那张名片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印着“资兴市兴宁镇昌盛米酒厂厂长晓铨”,原来是他。这个熟悉的名字一下子打开我记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的交际,似乎总少不了名片。商人洽谈,文人聚会,特别是官场应酬,名片飞舞,已不足为奇。名片古已有之。清代学者赵翼作过考证;“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用刺。”到了明清时,又改称为“名帖”。据此可知,现在我们所称的名片,至少在汉时已经出现。从名称来看,先是称“名谒”,随后改称“名刺”,又改称“名帖”,直至改称“名片”。从所用材料看,最初由于尚未发明纸,用的是木片,汉以后则改用纸片。不过其间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如明朝张居正执政时,一些趋炎附势、阿…  相似文献   

19.
赵锋 《上海教育》2006,(5A):18-19
“汽车嘉定”,已经成为嘉定区的一张名片。从汽车城,到F1赛车场,再到汽车化,汽车产业已经在嘉定深深扎下了根。同样与汽车有着紧密联系的,还有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依托嘉定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大众工业学校不仅走出了发展的低谷,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常年盛唱不衰的歌曲《心太软》,至今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为什么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本书的流行,反映着一种社会行为的倾向;而一首歌的流行,则反映人们的一种社会心态。《心太软》中的歌词:“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好人”、“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等,既表现了青年独生子女的生活现状,也唱出了他们对人际真情交往渴望的心声。社会适应,尤其是人际关系的社会适应,一直是伴随着独生子女成长的关键问题。当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独生父母”的时候,这个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仍比较突出地影响着他们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