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杰出的代表人物,文学成就不相上下。但在柳宗元生前身后,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抑柳扬韩”的事实。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抑柳扬韩”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我们正确评价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纠正人们对柳宗元的偏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散文继承了《国语》之"趣",擅长运用比喻,在打比方时特别注意将大雅和大俗的形象放在一起.其散文的幽默许多是带有讽刺性的,有时则包含着苦涩和心酸.柳宗元也擅长以正话反说的方式来表现幽默,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文采,同时也使其行文幽默,有趣味.  相似文献   

4.
论文通过柳宗元<江雪>的两个翻译版本的比较,结合谐音、结构张力在诗歌翻译诗意综合里的作用,比较分析了"独钓寒江雪"在翻译上应处理为"fishing in the snow"而不是"fishing snow".  相似文献   

5.
扬柳抑韩论者有一个总的意见,即韩柳二人在政治上是敌人,私人交情上是朋友,或者是文学上的朋友,政治上的敌人。这个意见,可以说是扬柳抑韩论者全部立论的支柱。韩愈和柳宗元在文学和私人交情方面是朋友,我们没有异议。这里要讨论的是,他们在政治上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在政治思想上有哪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6.
钱仲联的诗作,出入百家,植骨杜韩,涵情义山,取炼于柳宗元、陈与义以下诸家,拓境于清代的钱谦益、黄遵宪、郑珍诸家,是钱谦益后三百多年来"虞山诗派"的唯一大师。  相似文献   

7.
"二泉"是赵蕃与韩淲的合称.他们作为南宋中后期江西诗派的代表,具有自觉的续派意识,继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之后,对该派在南宋中后期的发展脉络作出了较为清晰的描述.在创作观念上,主要是承继吕本中、曾几的"活法"理论. "二泉"的诗歌选本转益多师,体现出与同时独尊姚贾的"晚唐体"迥异的诗学旨趣.  相似文献   

8.
"崇大抑小"这一内含悖论的命题不应为<庄子·逍遥游>的主旨;通过逻辑有效性的论证与论据中自相矛盾的分析,结论如下:<逍遥游>的主旨并非"崇大抑小",文本中的"大"与"小"仅是语用上的借喻,用以指代主体在比较中体现的差异;<逍遥游>全文的主旨,通过对逻辑形式与内容的分析,应是"不合常理".  相似文献   

9.
论韩柳--韩柳哲学、政治、文学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愈、柳宗元同是中晚唐学界哲人,官场名宦,文坛巨子.在哲学上韩、柳互为论敌;政治上则有同异;文学上同为“古文运动”主将.韩、柳同开宋明学术之先河,韩愈推明"道统",抵制佛教,巩固封建统治,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其历史影响大于柳宗元.但柳宗元之哲学观和政治观又有长于韩愈.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整体的"不平则鸣说"对中唐文学与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平则鸣"与"发愤"、"穷苦之言易好"等言论构成了具有完整形态的文学理论,是韩愈探讨文学自身艺术特质的核心.柳宗元、刘禹锡也多类似言论."不平则鸣说"是中唐一面理论大旗,对盛唐形成的文学、理论范式是一种反动,导致了审美风格的大转关.  相似文献   

11.
"上饶二泉"赵蕃与韩漉是南宋时期的两位诗人,本文选取"上饶二泉"笔下梅花诗与咏竹诗来进行探析.以期揭示出"二泉"吟咪梅竹诗歌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2.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的一篇美文,"八愚"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园林胜景."八愚"遗址已成千古之谜.永州学者经实地考察,提出了"吕家冲"说、"柳子街120号至126号的愚溪北岸"说、"柳子街口钴鉧潭北坡"说.钴鉧潭是风景"尤绝者",是连接"八愚"的纽带,确认钴鉧潭是破解"八愚"之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所以"可以表示原因、凭依、目的.表示原因的"所以"是一个词,而其他的"所以"是"所"与"以"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被贬永州初期,曾试图从道教的服药修炼中获得精神解脱,但最终失败了.柳宗元现存的三首种药诗,是反映上述主题的一组组诗.柳宗元放弃服药修炼的外部原因之一,是永州人民对诗人的同情和关心.  相似文献   

15.
"犟"学生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的不良影响,但更多的是自己思想上的原因.思想上与教师认识相悖,有错不认;认识事物时行为上骄傲任性,目中无人,其最终导致了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与教师的思想格格不入,被教师认为是"犟"学生.要想解决学生的这种"犟"的行为和思想,必须要寻根探底,切中要害,从根源上给以探索,找到解决办法;必须要就事陈理,因势利导,从行为上给以矫正.加强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个体面临挫折和失败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无能为力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自信心严重不足,情感上自暴自弃,行为上拖拉逃避,最终导致学习一塌糊涂.研究"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让学生摆脱"习得性无助"的不良影响,对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谈到把字句的语法特点时,大多数人常常只关注谓语动词,忽视了其他成分.文章首先将两组结构平行的例子进行对比,说明出现在"把"字句中的"了"可以有两类:一是事态助词,充当动相补语;二是时体范畴.接着利用生成语法的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功能范畴假设等规则检验,说明两个"了"的句法位置不同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蚁族"成了大家议论的热门话题,甚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引起了极大关注.但是.蚁族'不仅在国内存在,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也存在.本文试图从以下方面分析美国华人留学生"蚁族"现象存在的原因:美国客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的影响;出国热潮;不愿回国;知识储备不够和期望值过高.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纵观名师名校之所以成功,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探索出了目标明确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基于"目标教学"背景下对"163"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