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97-2005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有关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学校体育比较的现状(课程目标、大纲和教学内容、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评价)进行综述,指出了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柳克奇 《体育学刊》2004,11(2):93-95
通过对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发展现状、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论学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谈如何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关于如何有效的在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承办单位 :学校体育研究会时  间 :2 0 0 1年 12月地  点 :北京 清华大学征文对象 :本届科学大会面向广大科研人员 ,教育、体育、卫生专业理论工作者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者 ,大、中、小学体育教师 ,校医等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征文范围 :1.学校体育思理论研究学校体育思想研究大中小学体育目标体系框架研究学校体育中推进素质教育研究学校体育中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 研究学校体育促进智力发展研究体育与健康关系研究国内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中日两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日本保健体育审议会、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的三项报告书和我国政府公布的有关教育改革文件为研究对象,以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旨在明确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对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世纪两国学校体育展的方向,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对近年来有关国内外教育资源共享和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的文献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共享后对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的促进.其次.对有关国内外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情况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制约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的原因以及促进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薄弱之处,指出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的理论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现状研究、制约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的因素研究等五类研究是今后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依据近年来比较体育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以中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特点及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其现状,发现其特色。以期为我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俊 《体育科研》2013,34(1):88-91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中国与国内外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找出国内外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区别,并对其进行论述。旨在整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吸取国外先进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析新时期如何创新学校体育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当前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现状出发,对传统与当代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索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寻求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等重大举措的实施和落实,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严重。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如何?与全国的平均数据相比较的结果如何?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得出湖北省小学体育教师缺额严重,初中体育教师缺额较为严重,高中体育教师基本不缺,湖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缺额现象比全国平均水平严重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加大补充体育教师力度,扩大体育师资培养规模,提高体育教师地位待遇;加强兼职教师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广大学校体育教师关注和研讨的课题。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体育课程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笔者对平阳县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研究,发现“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并阐述了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和谐发展的意义和优势。为此,提出培养一体化体育的中介载体,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一体化体育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互动,开发运动项目,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培训班等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候晋龙 《四川体育科学》2005,(4):102-104,122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为基点,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以及体育教学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阐述,并就体育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系处理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所存在问题和缺陷,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得出:制约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经济的落后;其次,学校管理者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价值与地位的认识不够;第三,整个河南省还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和措施;第四,新形势下,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及资源未优化组合;第五,农村体育教师的匮乏;第六,学校体育教师待遇低下。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的进步与发展的瓶颈。文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成效。通过剖析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状况,得出以下课程衔接的问题:“泛化”倾向导致的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脱节;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施的衔接问题;“应试教育”导致的课程衔接失范。根据体育课程衔接的原则,提出从深化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和明确师资队伍培养方向3个方面入手,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主要研究方法,对大学《纲要》的实施、中学和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在《纲要》的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课标》的实施中教师普遍感到存在着教学难度加大、教学内容增多;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对《课标》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师生关系及各自的角色认识不够;评价相对较难,但总体评价结果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影响课程改革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体育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被大力引入并应用,然而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也逐渐显现,可能造成我国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导向偏差与效用褊狭。基于此,通过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价值分析,围绕体育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特性,以及学校体育的内在规定,厘清我国学校体育对两大素养的认知误区和不当纳入,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对相关素养的合理定位提供理论参照。认为:(1)当下体育素养内涵难以适用于我国学校体育多元价值语境。体育素养仅涵盖规律-理性-科学知识而缺乏经验-感性-人文知识,且其中的道德相关素养与体育缺乏直接关联,因而相关人文-精神取向存在形式化、泛社会化的弊端;体育素养以运动-生物取向为主导,强调体育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人文育化功能。(2)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存在错读与误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游移于体育学科而承接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其本质是以体育教学形式培养社会生活素养内容,且具有跨学科内涵,这区别于我国“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国内外对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的侧重不一,而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却在某种程度上套用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过于凸显非体育的一般性健康要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若干反思与应对。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规训的社会批判理论,探讨在学校教育中身体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在破除身体规训中的价值与意义。在学校中,学校体育是对抗身体静态的教育机制,是生命动态的补救与挽回,是身体规训的主动解蔽。学校体育是平衡身体静态的方法与途径,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还是人"动与静"和谐统一且全面发展的实施渠道与路径选择。让体育回到学校教育的学科中心,就需要彰显动态生命的鲜活魅力,需要学校体育在教育时间的嵌入和教育空间的敞开,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生命的动态挽回中,学校体育对教育异化的克服,对娱乐至死的否定,对童年消逝的赎回,是让人成为自己的教育承诺。健全的人格、完整的生命,应该是身体动与静的结合,不应该有丝毫的排斥、诋毁与否定,学校教育应该寻回生命和谐发展的动静合一,学校体育是拯救完整人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性、感知性、交互性与生成性上,并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提供了行动逻辑导向:(1)遵循身体主体性原则确立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实现学生身体价值的理性回归;(2)依据身体感知通道建构情景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身体的深度学习;(3)参照身体互动方式建立对话式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身体的素养提升;(4)根据知识建构目标创建生成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身体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