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习近平幸福观是“人的主体论”视域下的人民幸福观,是“人的本质论”视域下的实践幸福观,是“人的发展论”视域下的整体幸福观。其生成发展具有对中国传统幸福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幸福观继承创新的历史逻辑,对马克思斗争幸福观和唯物史观汲取借鉴的理论逻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积极呼应的现实逻辑等多重维度,旨在为实现中国人民现实幸福提供行动指南,为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对人类解放的论证是马克思一生的理论主题.马克思从哲学本体论、现实社会层面、基本方法上科学阐释了“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哲学本体论上,马克思从“类主体本体”到“实践本体”再到“社会关系本体”的推进与提升中,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人类解放的根据;在现实社会层面上,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客观条件出发,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考察中发现了超越现实的无产阶级、谋求全人类解放的力量;在基本方法上,马克思通过“人体解剖”来理解“猴体解剖”的方法和经济学论证方法,阐明了资本逻辑运行的本质,论证了人类解放实现的可能性.马克思以解放为轴心对“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问题的回答,在当今世界语境下,为全人类的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正义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形式正义的过程中孕育的,经过了形成、转变到成熟。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出发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解放,马克思自始至终关注的是个人自由平等、自我实现发展和全人类解放,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着全人类何以可能在未来理想社会中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正义目标而确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以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研究中心,从人们所生产生活的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寻觅现实生活中“人”的本质问题,为实现人的解放从而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延续与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马克思唯物史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真正共同体三个方面的思想论述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历史主体论、人的发展本质状态和全人类共同解放的终极目标三个维度的经典引证和理论创新。无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关于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目标,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人民发展道路,都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回答时代问题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实践创新,证实了中国当前的发展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1])。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问题长期以来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马克思实现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对自我意识主体的追求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注劳动主体的异化问题,构成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起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实践原则,《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发展实践主体性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无产阶级的使命,追求自我解放;在《资本论》中阐述资本逻辑和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追求人类解放,标志着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成熟。通过研读马克思不同时期的重要著作,从实践主体性思想的角度呈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逻辑演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幸福思想是一种以实践为介质,关于实现人现实的解放的革命幸福思想。马克思关于幸福主体本质属性和特殊属性的主体解读,将幸福主体的幸福内容分为物质幸福、精神幸福和人际幸福三个指向,如何实现幸福主体的幸福追寻?马克思关于幸福追寻的路径选择遵循这样一条道路:首先,从理论上阐明幸福追寻的必要原因;其次,给出幸福追寻的手段;最后,给出实现幸福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8.
从身体视角来审视早期马克思的历史观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的目标,不是对物的占有,而是感觉的解放;人的解放的过程,不是一种抽象的意识活动,而是一种具体的“有身”的历史活动;历史发展的最初动力,不是事件的堆积,而是由身体引发的“物质资料—精神—生命—社会关系”四位一体的生产;历史之谜的解答,不是对历史与自然的割裂,而恰恰是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历史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解.在这个“我消费故我在”的时代,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的解放理论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同时实现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宗旨和归宿。文章中回顾、分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具体内涵,探讨了人的解放理论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运用和实践。新常态下,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立足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从未抛弃理性主义,但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旧的传统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马克思的新型理性主义世界观以现实的人及其客体化为实践基础、以人的需要特别是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从而超越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抽象理性主义的局限.新型理性主义的诞生也伴随着“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这一方法论的创新,伴随着实现人的解放这一政治意图的彰显.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实现的.人的解放的实质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使人真正成为世界和人类自身的主人.马克思将这一价值理想奠基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现实基础上,探讨人的解放的实现条件,寻找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不断促进和实现人的解放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践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彻底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通过共产主义实践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进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人民至上”蕴含实践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的内在统一,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和创新精神。深入探究“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价值,对于领悟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与人的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现实的个人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也就是说是包含有总体性、历史性、全面性的人。人的解放的实质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使人真正成为世界和人类自身的主人。现实的个人与人的解放也是密切相关的,现实的人是从总体性、历史性、全面性的方面来实现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先兆的独特地位。从该文本所包含的人的解放思想的体系化建构中可见一斑。基于对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思想的吸收和超越,马克思首先将人摆脱宗教观念束缚而意识到自身独立性,进而产生解放的需要及能力,归结为人的解放的前提。尔后,他详尽剖析了人的解放的现状,即现实生活与理论生活的“时代错乱”,并在上述过程中驳斥了德国国民经济学、历史法学派的相关探讨。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青年黑格尔派划分为“理论实践派”、“政治实践派”,通过对这两者无法解决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之间张力的批判,寻求突破人的解放之限度的方式。最后,马克思诉诸德国市民社会各领域的分析,将哲学革命与政治实践的正确结合,落脚于哲学和无产阶级关系的准确把握,完成了对魏特林主义及“哲学共产主义”的实质性超越。  相似文献   

1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是实有具体社会关系的人,而"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实践活动中自我解放的个人。在使用上,二者均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的关注,并在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上建立起联系,但二者用以说明的具体问题和实现解放的路径是不同的。"现实的人"为了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打破被资本所剥削和压迫的历史现状,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现实的个人"为了实现自身与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扬弃由资本主义所建构的抽象的、虚假的社会关系,发展自身才能的同时为他人的解放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舒志定 《教育学报》2012,(3):3-8,16
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教育问题的语境、主旨与实质,是深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视角,把"现实中的个人"确定为教育对象,提出"现实中的个人"是"对象性存在"和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阐释教育目的的内涵以及实现教育正义的道路。以此立场理解教育,使教育成为"现实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凸显教育理解的历史维度,实现教育思想方式的革命。因而,加强马克思人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展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从人对自然的关系和人对社会的关系中系统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实践活动出发,指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是人的本质形成的基础性动因,从而实现了对人的本质全面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即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郑琦 《思想教育研究》2023,(10):137-143
“劳动审美”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立足于实践论和存在论的维度,将“美”界定为建立在人的自由自觉劳动基础上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解放,是一种高级、开放的“身—心”自由之美,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人的实践开辟了通达“自由劳动之美”现实历史路径。客观来看,马克思关于劳动美学的相关思想,为新时代劳动观审美向度的开辟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为表征的新时代劳动美学。习近平关于劳动美学的相关论述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美学思想,而且在现实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形成尊崇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社会风气奠定了实践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的核心问题。在这一问题的牵引下,马克思论证了共产主义的逻辑必然性与历史必然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确立了市民社会的基础地位,并提出了“真正的民主制”这一“人类社会”的原初构型。到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解放是“人类社会”从市民社会中的解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论证了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开端的共产主义。重新梳理马克思“人类社会”思想的生成逻辑与发展脉络,将为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提供理论线索,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