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谈到开放语文,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怎样放飞,很少思考我们的课堂该融入什么?只关注"飞",我们的课堂就会热闹而轻浮,只有也想到"人",我们的课堂才会在热闹中有冷静,自由中有目标。开放语文可以融入的东西有很多,但笔者认为,至少应该融入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天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的重要!当下,我们一直在追求课改,强调打造高效课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我们还要不要"读",如何"读"呢?"读"会不会影响课堂的高效呢?其实,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突破口",指的即是语文阅读材料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全文的统领性问题。找准"突破口"是我们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时我们要因课而异,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4.
"批注式阅读",即评点,在中国古已有之。今天,很多小学在语文教学中都重提"批注式"阅读,甚至认为它是阅读课堂中绕不过的环节,以至于"批注式"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新宠。笔者认为,"批注式"阅读有它自身的优越性,但是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个适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许多教师都在追求"高效课堂",却忽视了依据学生特点去锻造课堂美。其主要表现为:以零打碎敲代替了对话,以热闹遮蔽了思考,学生思考无序,思维无根;关注了语文,却忽视了语文背后的"人",淡化了"人"的个体生命,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不到律动;课堂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影响学生终身自觉需求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把研究聚焦于"怎么教",忽视了对"教什么"的思考,造成了"非语文与泛语文"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课堂虽然热闹,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提高缓慢,学生学了几年的语文,仍然是"书读不好,文章写不通"。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我认为是教学内容选择不当造成的。语文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还稀里糊涂、还有扭曲...  相似文献   

7.
王娟 《考试周刊》2010,(51):68-68
如今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课堂中,"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活动"等做法使数学课堂异常"热闹"起来。但在"热闹"的背后,生机与活力,思维与创造是不是就真正来临呢?"热闹"之下是"浮躁"还是"深刻",是"追风"还是"思辨",下面我以数学课堂的若干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褚晓君 《考试周刊》2011,(83):59-5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正确应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的广大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是"根"。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应用,并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光辉 《考试周刊》2011,(43):68-69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在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解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大都停留在认读、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理解方法的层面上,而对"课标"中"力求识用结合"的要求则有一定的距离。怎样才能有效地把学生所学的"死"词汇救"活"呢?笔者认为,在学"语"的基础上抓"文",把"句段训练"融入词汇教学的课堂,让其成为词语"活化"的桥梁,不失为优化课堂教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活泼自主的学习语文,实现语文自主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走出"考什么就学什么"的语文学习误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满怀兴趣的学习;构建艺术课堂,让学生"疲惫的心灵"振作起来;让成功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在教师创设的"人人都能成功"的氛围中积极学习;实现霍林姆斯基所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非必修书籍上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胡清河 《文教资料》2010,(36):66-67
只有教师从"构建语文新课堂,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几个方面打开突破口,才能"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作者就此进行了思索。  相似文献   

13.
何英 《现代语文》2011,(7):37-38
语文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有着"读"占鳌头的地位。然而,阅读教学现状却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反思一下阅读教学过程,就会发现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主动阅读、  相似文献   

14.
“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张学斌 《考试周刊》2011,(33):197-198
实践教学在"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的规律,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当下实验室管理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管理模式,即时间上"课堂开放,平时预约",管理上"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设备上"新老并用,自主开发"。  相似文献   

15.
化学高效课堂融入式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其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是"融入式教学法"。新授课中融入式教学法包括:课前作业融入法和课堂拓展融入法;总复习中的融入式教学法有:分解复习融入法和考试融入法。融入式教学法的应用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遗忘致使知识脱节,确保学科知识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六(2)班就是一个"大笑江湖",在这儿,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前几天,杜老师说要搞班级文化建设,这不,班里又热闹起来了。场景一:男生也来"凑热闹"今天,我们开工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语文课堂"这个词,且把思考与研究的重点放在"语文"上.按理说,这本没有错;但是,如果在没有深入研究"课堂"的基础上就去研究"语文"及"语文课堂",那结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李镇西老师《春之怀古》的课堂教学就是非常值得深思与研究的个案,它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认识到,"语文课堂"的中心词是"课堂",要在尊重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来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妨先看看这节课是怎样的流程.  相似文献   

18.
杨文元 《文教资料》2014,(18):161-16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形成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创了语文课题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不容忽视的是,某些教学形式看似热闹活泼,实则繁缛浮华,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应还原语文课堂的"简约",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力求简洁明了,以自然、朴实的教学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绽放清新宜人的"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9.
顾雅琴 《海南教育》2014,(20):85-86
一、观察原因 课改以来,我校语文教研组敏锐地把握了"对话教学"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改革话题,沉寂的课堂气氛热闹了起来,对话教学成了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也尝试在阅读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对话活动,这有力地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赋予了学生话语权,给生本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发现,包括我在内的众多一线教师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新课标的精神,片面地理解对话,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与生本课堂所提倡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0.
王华云 《成才之路》2010,(30):48-48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要合理用好现存的教材,找准"想象生长点",也即补充教材的文字"空白",补充、扩展教材的情节"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空白",放飞学生的梦想,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