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取一只试管 (大小都可以 ) ,在试管中装入几小粒碘块并用橡皮塞塞紧 ,如图 1所示 .实验时 ,一手捏住试管上口 ,一手用打火图 1机对试管底部加热 ,加热的同时 ,不时地摇动试管 .几秒钟后就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有了一团团紫色的碘蒸气 ,且越来越浓 .停止加热继续摇动试管 ,试管内仍有响声 ,这说明管内的固态碘未完全升华 .冷却片刻后就可看到试管内壁粘满了针状的有光泽的碘晶粒 .本实验有以下优点 :1 .用打火机代替酒精灯加热 ,操作简单且方便 ,更重要的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80 0℃左右 ,大大超过了碘的熔点 1 1 4.5℃的温度 ,因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在碘蒸气产生的同时 ,碘也开始熔化了 .而用打火机加热 ,火焰温度较低 ,且可以控制 ,学生对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直接”两字深信不疑 .2 .试管加塞防止了剧毒——碘蒸气外溢 ,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二、演示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制成自动控制电路的实验找一个废弃的日光灯起动器 ,去掉金属 (或塑料 )外壳 ,小心地把玻璃泡打破 (注意不要把下边的金属线弄断 ) ,这样就露出了它的静触片和动触片 ,U形的动触片就是双金...  相似文献   

2.
1装置制作在普通的大试管中,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内,用酒精喷灯烧一小孔,连接一小试管,小试管和大试管夹角约成30度左右,如图1所示。2实验操作先把氯酸钾用药匙小心装入大试管底部,然后再用干净的药匙把二氯化锰装入支试管的底部,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再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支管和大试管所组成平面和水平桌面平行。①加热支试管中的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线香头在导管口检验,线香头上的火星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无氧气放出。②加热大试管中的氯酸钾熔化后开始出现沸腾状,用带火星的线香头在导管口检验,线香头复燃,说明有氧…  相似文献   

3.
1 实验的设想先将硝酸铜溶液蒸干 ,再加热硝酸铜 ,使其受热分解 ,生成的氮的氧化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生成的氧化铜可以还原为铜盐 ,生成的铜又可以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铜 ,并实现了铜的循环实验。2 改进后的实验2 1 实验仪器 :试管两支、烧杯、锥形瓶、漏斗、酒精灯、铁架台、橡皮塞、导管。2 2 实验用品 :硝酸铜溶液、稀硫酸、锌粒、水。2 3 实验步骤 :图 1如图装配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在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铜溶液 ,并摇动试管使硝酸铜溶液均匀地附于试管内壁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小火加热硝酸铜溶液 ,当水分蒸干后 ,停止加热 ,…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 ?”这个问题实验室里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说明 :图 11 按图 1装置 ,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 O2 后 ,在通入CO2 之前 ,应事先把弹簧夹K1和K2 夹好 ,目的是 :防止试管Ⅲ内的Na2 O2 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2 试管Ⅰ内的试剂X若为浓H2 SO4时 ,打开弹簧夹K1、K2 ,加热试管Ⅲ约 5分钟后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 ,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 ,而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故可得化学结论 :过氧化钠与干燥CO2 不反应。3 试管Ⅰ内试剂若…  相似文献   

5.
1 实验装置 2 操作方法与讨论( 1)取一支与大试管等长的无底小试管套入大试管 ,并将其插入广口瓶中。再向小试管中注入6mol/L硝酸 ,使酸液面低于管口约 0 .5cm处保持稳定为止。最后 ,一只手提起一根捆有铜丝的头发丝 ,将铜屑放入小试管一定深度 ,另一只手立即塞上橡皮塞 ,如图中①所示。( 2 )迅速提起小试管 ,使其下端略低于大试管酸液面 ,并用试管夹将其夹住搁在大试管口上。( 3)当反应进行到小试管内酸液面脱离铜屑时(如图中② ) ,仔细观察气体的颜色为无色 ,说明产生的气体确实是一氧化氮 ,而不是二氧化氮 ,据此可制取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6.
1.用烧瓶加热液体时,装入液体的体积应为烧瓶容积的1/3—2/3。 2.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装入液体的体积应小于试管容积的1/3。 3.加热试管时要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夹持在距试管口1/3处。  相似文献   

7.
1.氢气发生器材料:广口瓶(200—300毫升),破底的试管(口径2厘米),瓶塞(木质),试管塞(木质,穿插有导气管),铜丝一团(如鸽蛋大,从电线中抽取),橡胶管,橡胶管夹(铁丝弯成)。安装法:在瓶塞中心垂直挖一个可插入试管的洞,把试管从这洞穿进瓶去,试管的底部和瓶底相距1-1.5厘米,试管底部的小破洞用铜丝堵牢、试管口塞上塞子,塞子上穿插导气管,连结着橡胶管,用铁夹把橡胶管夹紧,整个装置不能漏气。(见图1)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内容1.阿斯匹林小实验首先取约1/5片阿斯匹林置于一支15×150mm的试管中,在其中加入2毫升0.1mol/L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并煮沸约半分钟.实验完毕,将反应混和物倒入一个盛有30mL水的50mL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匀,可见溶液呈紫色.再取一片阿斯匹林,将其放入一支20×200mm的大试管中,在其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加热煮沸,不久阿斯匹林片即溶解.在大试管中再加5毫升蒸馏水并摇匀,将溶液平均分装于A、B、C三支试管中.此时,在A试管中滴加几滴碘水,振荡,溶液立即呈蓝色;在3支试管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可见高…  相似文献   

9.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一只手直接捏住大试管和橡皮塞的交界处,另一只手持打火机点火对大试管底部加热.只需5秒钟左右,就可观察到明显的升华现象,紫色的碘蒸气冉冉升起,在大小试管的隔层内回旋.停止加热后,又可观察到碘蒸气的凝华.将盛冷水的小试管取出,学生能目睹闪亮的碘晶.  相似文献   

10.
试管 ,它是化学实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仪器之一 ,它可以直接加热液体和固体 ,因此常用来制取物质和进行化学反应。给试管加热 ,事前应将试管外壁擦干 ,用试管夹夹持在距试管口的 1 /3处。用试管给固体加热 ,应先将试管横放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 (或用小纸条折成的纸槽 )缓慢送入管底 ;若是块状固体 ,则将固体放在已横放的试管口 ,缓缓竖起试管 ,将药品滑到管底。加热时 ,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用试管加热液体 ,在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将试管倾斜 ,盛液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缓慢地将液体倒入 ,液体倒入量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最后将盛液瓶…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是我国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之一。因此,二氧化硫性质实验中的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化学教学工作者。笔者在教学中,对该实验做了探索和改进,具体措施如下。1多用试管夹的自制形同实验室常用试管夹,在试管夹的长柄上根据需要多安装几个短柄,就得到多用试管夹。如图1所示。2实验步骤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按图2所示相应仪器内盛装相关药品连接好装置。b.关闭止水夹456,打开止水夹23,再打开止水夹1移动细铜丝将拴着开小孔且盛装固体Na2SO3的塑料小瓶放入硫酸中,立即关闭止水夹1,这时将有SO…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材料试管夹、试管、酒精灯、水、支架、玻璃片 (10× 10 cm)2 组装方法 (如图 1)2 .1 在试管中装入冷水 (约试管高度的三分之一 )用试管夹把试管竖直的固定在支架上(注意与酒精灯之间的距离 )。2 .2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 ,使玻璃片水平 ,然后固定在距试管口上方 3cm左右的支架上 ,试管口在玻璃片中心。图 13 实验效果从玻璃上部 ,能清楚的观察到小水珠的凝结、变大、掉落的过程“雨的模拟实验”材料改进$湖北省房县青峰小学!442101@杜元江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活动与探究",用10ml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在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按教材要求的正确加热方法,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一次在组织学生进行该"活动与探究"时遇到  相似文献   

14.
1 改进目的  实验现象明显 ,操作方便 ,安全性好 ,不污染环境 ,增强美感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2 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 :98%的浓H2 SO4,Cu片 ,品红溶液、 40 %NaOH溶液。仪器 :带支管的大试管 ,小试管 ,硬质试管各一支 ,气球一只 ,酒精灯试管夹、铁架台 (带铁夹 )。镊子、火柴。3 实验装置如下图4 实验操作步骤4 1 按图示Ⅰ或者Ⅱ连接好装置 ,在B中加入少量的水 ,手握A检查气密性 ;4 2 在大试管中加入 1 0ml左右品红溶液 ,在小试管中加入约 2 / 3的 40 %NaOH溶液并将小试管沿倾斜的大试管管壁…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说明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一册P10 0 介绍钠跟硫等非金属的反应时 ,仅提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 ,生成硫化钠。并未介绍实验发生的条件及装置 ,鉴于此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设计。2 实验装置如下图3 实验步骤3 1 在小试管底部放入一药匙硫粉 ,在离试管底部大约 4cm处放一小块钠。3 2 将小试管套入大试管中 ,在大试管口塞上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3 3 将大试管装在铁架台上 ,试管倾斜约45°。3 4 用酒精灯放钠处加热至钠熔化成小球后即停止加热。钠熔化后会自动滚入试管底部 ,与硫粉接触 ,并剧烈反应。4 实…  相似文献   

16.
一、CO 还原 CuO取一支长20 cm 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 Cu(NO_3)_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 Cu(NO_3)_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 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 CO,加热 CuO部位1 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 CuO 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 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装置如图1所示。二、木炭还原 CuO用上述方法在试管底沾上一层 CuO。将木炭研成粉后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要点(一)常用仪器与使用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供加热少量物质时使用,可用作气体发生简易装置或收集少量气体时使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一定角度均匀受热,不可让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中上部。给固体加热,要用干燥的试管。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2.试管夹:用手夹持试管进行短时间的加热。3.玻璃棒:用作物质溶解、溶液蒸发的搅拌器;在过滤及转移液体时可用玻璃棒引流;还可用于蘸取试液。4.酒精灯:实验室最常用的热源,用于物质的加…  相似文献   

18.
以往制取一氧化碳,常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取不便,且其原理不易为初三学生接受。现改为高锰酸钾与木炭(用石棉隔离以保安全)制取一氧化碳简便易行。用制得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现象明显(附图)。实验步骤1.把大试管A直立,加入2匙高锰酸钾,放入一团石棉,再小心加1~2匙干木炭粒(防止混入高锰酸钾中)。试管不摇动,再加入一小团石棉(不要堵得太紧)。2.如附图把A夹在铁架台上固定,在硬质试管B中放人黑色氧化铜,用导管连接装有石灰水的瓶C。3.先用酒精灯加热B内氧化铜,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加热A中药品处。不久,可见干木…  相似文献   

19.
一、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如右图所示,将A、B两支内径为4mm的玻璃管加热弯成图中形状。将A管(2)装入0.4克NH_4HCO_3后,用短胶管将B管与A管连成一体。用试管夹夹住在灯焰上加热5秒钟,再在A管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由红变蓝,产生的另一种气体可在B管的管口处滴入2—3滴澄清  相似文献   

20.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