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乡的画     
故乡的海,是一幅彩色的画,时时飘荡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海是一首抒情的诗,海波荡漾,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溪,是一幅清澈的画,时时流淌在我的心头;故乡的溪,是一首优雅的歌,歌声悠扬,时时回荡在我的心间。故乡的树,是一幅碧绿的画,时时浮现在我的心上;故乡的树,是一幅幻想的画,树儿青翠,时时浸润在我的心头。故乡的山,是一幅千山一碧的画,时时流连在我心上;故乡的山,是一幅高不可攀的画,山高路陡,时时出现在我心头。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温暖的画,时时照耀着我;故乡的阳光,是一幅明媚的画,阳光灿烂,时时映照在我眼前。故乡是一幅五彩缤纷的…  相似文献   

2.
故乡是幅画     
故乡是一曲思念的歌,唱出我对故乡的回忆;故乡是一首深情的诗,写出我对故乡的眷恋;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画出故乡的美丽……离开故乡三年了,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才是“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人是故乡亲”。  相似文献   

3.
故乡,既是现在的故乡,也是过去的故乡,还是将来的故乡,它是永远的故乡。到了 20世纪,我们听到了台湾诗人余光中这样的声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一唱三叹中,乡愁和“我”一起成长。   历史的故乡,从少年到白头,从大陆到台湾,从黄皮肤到黑眼珠。   故乡在哪里 ?…  相似文献   

4.
我是故乡的一捧泥土即便双脚纵横天宇之间脚丫中仍磨不去乡土的气息我是故乡的一口溪泉即便在污泥之中也能提炼出我清纯的一滴甘甜我是故乡的一阵风不畏人间沧桑用一颗赤热的心吹绿人间纵然有天我将远航也请您为您的儿子保留一片晴空因为我永远属于你———故乡属于你——故乡$朝阳文学社@钟名泉  相似文献   

5.
故乡     
陶潜云:"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桑。"此文表达了两代人失去故乡的痛楚、伤悼与迷惘。在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离开童年的故乡似乎越来越远。对于那些还有故乡的人们,那里是理所当然的存在。"我也不知道我的故乡是哪里,所以我说我没有故乡。""但是我爸爸有故乡。可是他说他也没有故乡了,他的故乡在水下,不在山上。"故乡从生命中抽离时,你会不会也像  相似文献   

6.
故乡雨     
故乡的雨,淅淅沥沥下着,落在我的心弦,噼啪,噼啪,弹奏出一首故乡的歌。故乡的雨,是温柔,像母亲,抚摸着女儿的脸颊;故乡的雨,是缠绵,似父亲,对女儿的叮咛。一个人,伫立窗前,望着雨滴拍打窗户,噼啪,噼啪便想起了 我可爱的故乡。故乡,踏过我成长的足迹,故乡,飞过我快乐的童年,故乡,闪烁着我儿时的金色回忆。曾几何时,那风雨中飘舞的故事,在不经意问,便成了我拼搏的动力。故乡的雨,漫进了我浅浅的心坎,噼啪,噼啪,倾注了依恋、怀念…….故乡的雨……故乡的雨,淅淅沥沥下着,落在我的心弦,噼啪,噼啪,弹奏出一首故乡的歇。 l指导老p币/吴逸凯)浔__E…  相似文献   

7.
月光下的故乡是一抹皎洁的清霜随手拢去皆是刺骨的冰凉月光下的故乡是一片缭乱的蛙鸣夜夜在我枕边歌唱月光下的故乡是一缕醺醉的麦香与母亲的炊烟在我梦中游荡月光下的故乡是一双迷人的眼眸多少年来依然在我记忆里闪耀月光下的故乡是一片飘逝的落叶是一阵走远的风声是一丝甜甜的乡音是一滴咸咸的泪花是我心底深处最柔软的空间精神的家园月光下的故乡$成武县田集镇桃花中学@陈晓冲~~  相似文献   

8.
父性的故乡     
连亭  少君 《中学生百科》2023,(Z6):102-106
<正>我惊讶地发现,人们对故乡的回忆,总是母性的;几乎所有对故乡的文字描述,都把故乡比作母亲而非父亲。我也不例外,想起故乡最先闯入脑海的也是生育我的母亲。母亲是在一座年代久远的山村小瓦房生下我的。小瓦房是家族大宅中并不起眼的一间,也唯有这一间是属于父亲的,其他房屋则分属不同的族人。  相似文献   

9.
故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选自《当代短诗选萃》)故乡@杨牧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小桥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永远是那么美丽。我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更难忘故乡的小桥。那座小桥承载着我童年的苦乐,刻在我心灵的深处。 古朴的小桥斑斑驳驳地静卧着,宛如一幅朴素的水墨画。晴空如洗时,小桥静若处子,端庄典雅;细雨斜风时,小桥烟雾重重,一片空漾。  相似文献   

11.
已经十二年没有回故乡过年了,想到故乡的好,童年的欢乐,多少次在梦里笑醒。又有多少次和孩子们说起故乡,讲那里的山,那里的土地,风土人情,还有父辈们一代代的艰辛。故乡是我脑海里一个极美的世界,无时无刻地牵引着我。就像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使命,今年我要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过年,让故乡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里。身心已经来到了故乡,出现在我眼里的故乡,竟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凄凉,所有的景物,只能用破败二字来形容。最让我心酸的是,我碰到的几个长辈,  相似文献   

12.
故乡汉阳     
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我的老家却在湖北武汉,再确切点说是武汉三镇中最小的那一个——汉阳。也许因为不是生长在那里的缘故,我对故乡的感情并不像爸爸、爷爷和奶奶那样深厚,只是在随父母一次次的返乡探亲中和从爷爷奶奶的回忆里逐渐了解了故乡,熟悉了故乡,对故乡的感情也越发深厚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读王往的这篇小说,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故乡》是中国现代启蒙文学的经典文本之一,在知识分子“我”的视野中,故乡是贫穷破败的故乡,乡土中国的农民是愚昧麻木的灵魂,因此,“我”的还乡是无奈的、忧郁的精神之旅,其中隐含了作者对传统中国的文化批判。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乡村启蒙叙事。  相似文献   

14.
我的故乡是我的骄傲,因为在全班小朋友中,只有我一个人的故乡在海南。所以每当有人问我:“你的故乡在哪儿?”我总会自豪地说:“我的故乡在海南”“在海南?”不管是谁都会感到惊奇。可说真的,我老把海南挂在嘴边,然而海南的模样究竟是什么样,我从没见过。唉!太遗憾了。什么!过年回海南老家?爸爸,真的!OK!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相似文献   

15.
远离故乡十余年,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常常进入我的梦境,勾起我对故乡、对父亲的怀念。我的父亲,常穿着一套蓝色的皱巴巴、打着补丁的衣服,高高的颧骨。他是一名教师。刚记事时,我真不愿意人家知道他就是我的父亲,一是他身材矮小,二是一副十足的乡巴佬样子。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叙述了“我”——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返乡搬家的一段经历。一般认为小说的线索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我们似乎更应注意到伴随这一经历的“我”的情感的深刻变换,即:期待——幻灭——再生的心理历程。阔别故乡二十余年的“我”返回时见到的竟是一幅苍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而在“我”的记忆中,故乡要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投有言辞了”。于是“我”只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归咎于“没有什么好心绪”,这一似乎合理的解释未能使我们满意。故乡本来也许就没有什么改变,“我”心中  相似文献   

17.
回乡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我乘车回到了几年未见的故乡。一踏上家乡的土地,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次我们是回乡过年。自从我随父母来南昌后,从未在老家过年,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亲切而又模糊的。顾不上旅途的疲劳,我便急着要堂姐带我去儿时玩耍的地方转转。第一目标就是河下。记得我离开故乡时,最后到的就是这儿了。那些眼前的高楼,河里的大船在我眼中仿  相似文献   

18.
故乡     
晨雾里故乡是那座座茶山快乐与梦幻便是山上的野花霞光中故乡是那缕缕炊烟和那抹朝霞在游子转身的瞬间定格成一幅画夕阳下故乡是那年老的妈妈站在家门口等我回家故乡~~  相似文献   

19.
故乡是美丽的,故乡的土地更是亲切的。坐在奔向故乡的汽车上,我看到了故乡的土地。它是那么恬静,那么高远,直把人带进遐想的世界中。一片土地,一片绿,微风一吹,整片禾苗便酥酥地颤动着,看上去非常动人。我深爱着故乡的土地,回归到这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且牛羊成群的土地的怀抱,无疑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故乡是一缕清风,拂去你心灵的烦恼;有人说,故乡是一把拂尘,拭去你心灵的尘埃。我说,故乡是一扇平凡朴素的窗,从中折射出一种不平凡的情愫。我的故乡坐落在小镇边缘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里。她时而犹如一位温柔恬静、风情万种的妙龄少女,时而又如一位身材魁梧、粗犷奔放的汉子。无论是怎样的她,都给我以别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