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钢琴艺术发展到今天不过300多年的历史,但是钢琴作品的体裁、演奏技巧、情感表达手段、演奏风格在其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钢琴艺术的流派与演奏风格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20世纪法国印象主义及近现代钢琴音乐多个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钢琴室内乐基本演奏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蕾 《闽江学院学报》2015,36(1):98-104
室内乐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有较强综合性的音乐艺术,在音乐表演形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钢琴室内乐是室内乐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了解钢琴室内乐演奏的重要性,明确钢琴室内乐演奏与钢琴独奏、协奏的异同点,是掌握钢琴室内乐基本演奏技巧的前提;不同时期演奏技巧的转换、音乐形象诠释方式的统一、音色的统一、相互倾听等四个方面,则是钢琴室内乐演奏技巧的重要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方钢琴学派之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西方钢琴各主要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民族特征、科学的演奏方法、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富有个性的演奏风格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走向民族化、个性化并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理论、教学与演奏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莫扎特的钢琴鸣奏曲能够让人充分享受音乐的不同风格的美,我们可以通过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剖析来了解莫扎特的鸣奏风格和方法,从而还原莫扎特钢琴演奏曲,为人们更好的听觉享受奠定基础。在进行莫扎特作品的演奏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只有采用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演奏出能体现莫扎特音乐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泛音,一种物理现象的客观存在,在钢琴音乐的各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与钢琴的构造、踏板及弹奏方式同时存在着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这种物理现象影响着音色、风格。本文从结论出发,通过分析钢琴构造、踏板及各乐派的演奏风格来论述泛音在各个时期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钢琴艺术具有着悠久历史,其是欧洲音乐极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对演奏人员技法要求很高,并且需要演奏人员身体每个部分进行协调配合。伴随社会发展,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历经几次变化,同时风格在转变给演奏技法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具体演变的基础上,对作品风格给钢琴技法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舒曼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推动了德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步,同时也推动了世界音乐及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舒曼12首风格相似的钢琴作品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钢琴作品形式——钢琴套曲。舒曼钢琴套曲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其作品在旋律、意境方面都具有诗的韵味和诸多文学因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情感与思想融合的再升华,以音响与音色为其载体,以各类乐器为其媒介。钢琴则被称为音乐界的"乐器之王",是键盘乐器中结构最完整、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代表。纵观钢琴作品发展的几大时期,巴洛克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及印象主义时期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时期,各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古典钢琴作品的音韵表现出鲜明的协调性,音符旋律颇为优雅,相比较现代钢琴作品,创作者更倾向强调弹奏技巧。本文将从这两个时期钢琴作品演奏的表现风格、弹奏指法及演奏艺术背景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发展达到了历史高峰期,表现出激烈张扬、细腻典雅和激昂豪放的演奏个性。通过彰显自身情感的抒发、融入民族化元素、炫技性色彩浓厚和标题化音乐显现等方面呈现钢琴音乐的艺术色彩。  相似文献   

10.
王侃 《华章》2007,(4):132-132
20世纪40到60年代,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以其极具有个性的演奏风格,无与伦比的音乐感觉,在西方钢琴界刮起了一阵"黑色旋风"他那些不同寻常的怪癖也成为人们时常议论的话题.文章通过对古尔德学习音乐的独特方法,富有特色的演奏技巧,夸张的表现方式以及超常的内心演奏能力等四方面内容的介绍.分别说明它们所给予今天的钢琴学习者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是20世纪俄国最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一生写有百余首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音乐风格独特新颖,其中九首钢琴奏鸣曲是他钢琴曲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作品,贯穿他整个创作生涯,体现出他创作风格变迁的轨迹。《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早期,属于作曲家对新的现代技法和风格进行探索的一个时期,体现出明显的多元风格——既融合了古典传统,又有富于个性的创造。本文通过对《第四钢琴奏鸣曲》音乐本体、音乐风格特征的分析,试图探讨与诠释普罗科菲耶夫《第四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及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12.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人物,是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D664是一首旋律宽广流畅且极富抒情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音乐表现力丰富,在把握作品风格方面是一首值得研究的作品。通过对技巧、风格的分析及讨论,能够更好的把握浪漫主义初期作品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针对演奏这首作品将要遇到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不仅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钢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在音乐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钢琴自发明至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且内涵十分的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钢琴的作品风格还有演奏技巧经历了很多的改变,风格的变化对于钢琴的演奏技法有着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于不同的时期盐资源技法的特点还有变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之一,该曲堪称不朽的旋律,近百年来广为世人所喜爱和演奏,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欣赏价值。本文主要结合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特点对该曲进行具体的演奏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演奏实践的角度出发,针对演奏技法,触键及力度以及踏板的运用这三大方面分析舒伯特演奏特点。通过这些技术分析与研究深入了解舒伯特的音乐创作思维及艺术特色,探究独具风格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歌唱般的声音,进而发掘出钢琴奏鸣曲D568所蕴含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6.
钢琴这一乐器在很多大型演奏会中都必不可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乐器都逐渐被市场淘汰了,而钢琴这项古老的乐器经久不衰,至今依然活跃在乐器市场中,想必有它独特的价值。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与演奏风格,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钢琴作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钢琴的演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能,自从钢琴建造其至今,其发展的历史已经有300多年,并且钢琴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分为各个时期以及各个派系,例如巴洛克后期、古典派系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等等,在一次次的改革以及音乐的发展中,钢琴的演奏从原有的简单变为更为复杂并且优美的乐章,钢琴的技巧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完善,由于钢琴的音域宽以及具有多个声部的表现性,因此,可以将任何一种曲目以及任何的演奏形式在进行浓缩后进行经典的演绎,这就要求相应的钢琴演奏人员要有一个相当精湛的演奏技巧,笔者就现阶段钢琴在演奏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以此来让钢琴的演奏变得更加的完美。  相似文献   

18.
谈中国钢琴作品"润腔"的艺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作为源自西方的键盘乐器,发音清晰而绝对,不能在演奏期间升降或滑动,与中国传统音乐中普遍的音调游移及滑音装饰性大相径庭。中国钢琴创作源于中国音乐传统,技法的艺术表现也要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演奏中除运用西方钢琴技法外,还要掌握和运用表现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技法,运用好节奏润腔和音色润腔,使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更好地表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音乐市场十分繁荣,其中钢琴作品作为一种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而其又是西洋乐器与我国传统音乐的良好交融,在充分表现西洋音乐美感的同时,也散发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美.本文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的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促进中国钢琴作品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钢琴是一种被广泛的应用于音乐演奏中的西洋乐器,它在中国的兴起以及被应用虽然比较晚,但是由于其具有音色独特、旋律优美的特点,深受我国音乐界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因此在我国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国的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演奏理念以及演奏风格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中国的钢琴作品的演奏理念和演奏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目的在于让人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认识中国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