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试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今世界艺术体操竞争日益激烈,对运动员要求日益严格的新形式下,我国艺术体操队伍欲跻入世界列强之林,只有发展集体项目。本文分析了新世纪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之间的合作,是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主题和充分体现。章采用比赛现场与录像观察、献研究、访问调查等方法,对25届世锦赛集体前8名及2002年中国联通杯艺术体操比赛集体项目中有关运动员之间的合作的相关数据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运动员之间的合作方面,得分偏低;类型偏少;动作价值不高;完成质量不稳定,失误比率偏高。这说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运动员之间合作的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伍迪 《拳击与格斗》2020,(2):130-13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集体项目前八名、2017年全国运动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前八名共32套协作动作进行研究,了解我国与世界强队在集体项目协作动作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有实效性的编排策略,为今后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科学训练和提高协作动作的编排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抛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我国与世界艺术体操强国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国竞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抛接器械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竞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夺标希望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继续保持这良好的上升势头 ,开拓编排思路 ,充分利用规则 ,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不断增强运动员体能和专项素质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将有望在第 2 9届奥运会上实现前 3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继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正式进入奥运会后的第十年即1994年,集体项目也得到了奥委会的认可,并于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首次增加了集体项目的比赛。这无疑对世界艺术体操运动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也给我国艺术体操界带来了生机。 新规则强调艺术价值 与个人项目相比,我国集体项目有一定的优势,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1987年在第13届世锦赛上,年轻的中国姑娘一举夺得单套第二、全能第三的优异成绩,在世界艺体赛台上两次升起五星红旗。中国队的胜利靠的就是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编排,6人球操中一开始的“扫堂腿拨滚球”、“依次波浪传递球”在当时轰动了欧洲,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之后中国的集体项目一直为欧洲诸强所重视。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作为唯一的一支非欧洲队伍参加了决赛,并跻身世界五强,说明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已具备了与世界强队抗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2008年奥运战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刁在箴  谢颖  张莹 《体育科学》2003,23(3):88-92
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潜优势项目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备战2008年奥运会进行战略研究。主要结论:根据世界艺术体操格局分布与国内现状分析,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战略选择应为“赶超战略”;目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确定“扩大优势,以新、奇制胜”的战略方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协作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协作类型运用与变化的巧妙性、流动性上同奥运会优秀队伍还存在明显差距,要想提升成套动作的编排价值与效果,首先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其次紧跟世界整体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推动艺术体操运动在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继1984年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进入奥运会之后,奥运会又有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1996年,我国作为亚洲唯一的参赛国,取得了集体项目全能第5名的优异成绩.在历史上,最好成绩是1987年第13届世界锦标赛,获得集体全能第3名和单套第2名.此后,集体项目成绩一直徘徊不前,甚至跌至第12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编排上缺乏新意.近几年,国家体委把集体项目作为重点,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本文对集体项目编排中交换难度的运用作研究,以使我国集体项目在编排分上更具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的集体项目在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上曾有过辉煌的成绩,但是,近年来我国艺术体操选手比赛的成绩不尽人意.2000年奥运会之后,艺术体操规则有了很大的修改,其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其中最鲜明的特点是,身体难度动作的要求提高和动作表的"扩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西中学生韵律操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韵律操的开课情况、韵律操的场地、器材、师资现状等方面.找出韵律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建议,为相关部门了解这些现状,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体操与舞蹈交融的艺术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着体育与艺术、体育与舞蹈渊源关系的线索,以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为依据,阐述了艺术体操与舞蹈的横向交流,展望了艺术体操发展的艺术化趋势以及中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女大学生选修艺术体操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阐明艺术体操与美育的内在联系。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学生追求美的心理,真正达到艺术体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项馨 《体育科技》2014,(6):66-67
国际评分规则是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技术难度和编排风格更加新颖和艺术性发展方向的纲领。分析艺术体操的个人项目编排对艺术性要求的发展来源,探讨从对艺术体操的评分规则中体现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艺术性发展趋势,论述新规则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艺术性的发展方向及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基本编排艺术性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贤媛  李进 《体育科技》2005,26(2):15-17
在我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艺术体操出现国际比赛中成绩不突出,国内普及程度较低等现象。在国内艺术体操训练中,存在后备力量不足、队伍青黄不接、地方教练员出自非艺术体操专业、开展的范围窄、影响力不够等现象,以上因素影响了中国艺术体操的快速发展。要普及我国的艺术体操项目,解决加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产业化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本文重点阐述了产业化的几种途径,即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艺术体操俱乐部和学校,来促进大众艺术体操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优秀人才的流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艺术体操人才流动性存在着垂直流动的典型特征;优秀艺术体操人才流动机制尚不成熟是制约我国艺术体操竞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其他竞技项目相比艺术体操人才国际流动和水平流动不足。本文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艺术体操运动长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艺术体操与健美操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晓琼 《体育学刊》2005,12(5):75-77
根据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中艺术体操的影响不断下降,健美操发展较快的情况,对这两种运动的特点及教学组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艺术体操和健美操有许多相似之处,之所以会出现此长彼消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二者在动作特点、锻炼价值、教学形式以及外部条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而高校体育教学并没有针对这些差异对艺术体操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建议在保持艺术体操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健美操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大众艺术体操及其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运动技能的迁移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艺术体操和武术套路之间的关系,以迁移原理为依据,对艺术体操和武术套路在运功技能上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运用运动技能的正迁移,来达到提高艺术体操训练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体操"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化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针对艺术体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化功能进入深入研究,找出制约艺术体操社会化发展的因素,以此科学规范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向,拓宽艺术体操实践的渠道,从而构建艺术体操学科的发展体系,促进这一项目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艺术体操已在普通高校广泛重视与开展。总结了艺术体操教学规律,分析探讨了几种艺术体操教学方法和示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