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丹麦体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八世纪中叶以来,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把体操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使体操运动逐渐活跃,相继出现了世界体操四大学派:德国体操、瑞典体操、捷克《天鹰体操》和丹麦体操.这些不同学派的体操各具特色,各自标新立异,推动了现代体操的进一步发展.如:德国体操和《天鹰体操》提倡以机械体操为主,发展人的力量和意志.《天鹰体操》还注重体操的理论研究,并首创了机械体操动作分类法,对形成和发展体操的完整概念有一定的作用.瑞典体操以教育体操和医疗体操最具特色.操练强调动作对称和静止姿势,对保健和矫正姿势有良好作用.但练习顺序固定而呆板,不得任意改动,缺乏节奏、柔软和兴趣感,故被人称之为"摆姿势"的体操.  相似文献   

2.
整合体操的概念和功能,分析中国当前体操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竞技体操和大众体操的和谐发展提出见解;建立量化评析标准,为科学评价体操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我国对体操概念的界定存在偏差,社会大众对体操的认识极为狭隘。无论从竞技体操还是大众体操来看,我国还不是一个体操强国。通过数理统计和层次分析,提出了体操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加科学地量化评析体操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中外体操人才培养特点,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体操的组织管理、运动员和教练员规模、国外体操俱乐部运行特点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体操采用社会组织管理方式,以体操俱乐部为体操人才培养核心主体,体操产业化发展呈现良好趋势;澳大利亚以体操俱乐部-体校-体院相结合的联合人才培养组织形式为主;美国和澳大利亚10万人左右的体操运动员队伍远大于我国7000多体操运动员的规模;两个国家以体操俱乐部健身、娱乐功能开发和业余化训练制度为理念,以多训练水平等级和丰富的竞赛制度为支撑,瞄准体操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思路为我国体操人才培养提供了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龚春龙 《武魂》2013,(9):22-23
在体操文化的基本观念中,体操被赋予了广泛的意义。体操不仅是一种各种动作技术的组合,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而素质教育在体操教育中的本质体现是体操文化观念、知识、能力的整合,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体操文化的本质,把体操文化理念贯穿到体操教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0年代苏联体操和中国体操的现状及中国学习苏联体操经验的原因、成效等进行研究。文章认为苏联体操对中国现代体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我国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先进的体操理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加快了中国体操向世界体操强国迈进的步伐,客观上为中国体操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路俊艳  郭孝平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3):110-113,119
随着社会和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顺应体操内容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体育教育专业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调查结果表明:对体操专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倾向于目前比较流行的体操健身娱乐项目;健身健美操、健身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体操内容是最受女子体操专修学生喜爱的体操项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古代、近代、现代体操运动各阶段分类与发展的研究,对不同时期体操分类促进体操运动发展,作了简要的论述。着重研究了我国现代体操的分类,找出其弊端,提出科学分类的设想。将体操分为三类:即大众体操、竞技体操、表演性体操。  相似文献   

8.
体操意识主要是指体操运动员对体操运动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是运动员在体操训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强烈专项特点的心理素质。体操意识的培养对于体育院、系体操专选班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体操意识的培养要全面、系统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操课程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优势及体操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操具有光辉的奋斗历史,是体操课程思政铸奋斗魂、育实干人的强大“动力源”;体操教学内容蕴含丰富思政主题,是立爱国大德的不竭“原料库”;体操习练形式多样,为体操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多元“实践场”。通过整合体操历史和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主题融入体操课程内容和创新体操课程结构以强化道德实践等路径,可以推进体操课程思政建设,以期为运动专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体操在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借鉴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献的调研结果,通过分析新颁体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并指出女子新颁体操二级动作标准"4选3"是较好的选择,有助于提高体操练习者的积极性,增加体操练习的人数,扩大体操等级运动员队伍,增强体操师资力量,利于体操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1.
对世界竞技体操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9~2004年世界体操大赛全过程的观察统计和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世界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研究相应的对策,为我国制定2008年奥运会体操战略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世界冠军张津京比赛心理稳定性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在体操比赛中的心理稳定对技术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白远韶教练关于世界冠军张津京比赛心理稳定性形成的切身体会,其所用的方法手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 2 1世纪举行的 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 2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为资料 ,对世界男子跳马比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新北京奥运周期跳马动作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多度转体以侧手翻技术连接为主 ,多周空翻以前空翻 2周及其转体为主 ,二者将会均衡发展 ;动作质量稳步提升 ,落地稳定性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对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前6名,全能前36名。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与研究,分析探讨了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旨在为制定我国女子体操运动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美国竞技体操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美竞技体操管理体制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竞技体操管理机构及其主要功能、经济保障、后备人才培养情况、体操运动员选拔与输送机制、赛制、与群众性竞技体操的结合、教练员选拔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我国竞技体操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等方法对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项前8名 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操单项比赛的竞 争呈现出垄断性;体操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竞争格局的多极性;规则对体操运动发展具有导向性。  相似文献   

17.
第27 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27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进行了评述,对世界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对男、女各单项的技术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运动员以及比赛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数理统计和比较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了解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发展状况旨在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世界男子体操发展的新趋势——第35届体操世锦赛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韩华 《体育学刊》2003,10(2):118-120
依据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实况录像,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体操发展的新动向:“稳定地完成全套动作”将成为团体赛竞竞争的重点;在起评分接近或相等的情况下,动作的类型,规格,质量,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等因素,将决定全能赛名次,针对各项目发展趋势的技术训练是单项发展的重点,而培养能够兼项的“特长”型选手,是体操强国实现全能和单项并举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竞技体操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对竞技体操科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展望,结论虽然我国竞技体操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竞技体操的科学研究还应多样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