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辉孤立"是英国传统的对欧洲外交政策,均势理论是其产生的理论来源;19世纪英国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实际变化所构成的时代背景是其产生的现实根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式的变化,其面临的是必然终结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2.
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的外交政策被描述为"光辉孤立",这是英国在强国林立的欧洲保持自身政策灵活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就政治因素来看,"光辉孤立"是均势外交的一种表现,但深究其文化渊源,"光辉孤立"是英国政治传统中的保守主义和功利主义、外交丈化中的制衡观念以及不列颠民族特性和岛国文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3.
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中脱欧派获得胜利。一时之间,关于英国重拾"光荣孤立"外交政策的论调甚嚣尘上。"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如何形成的?而它对于英国乃至于全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在二战后到新世纪的前十年之前为什么不见"光荣孤立"外交政策的身影?本文通过研究"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起源入手,通过对于"光荣孤立"外交政策发展历史的研究,力图探究其本质及对于英国与世界的影响,从而解读"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是否对于现阶段的英国与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全面分析了英国政府放弃“光辉孤立”政策的历史背景,指出英国综合国力的下降;德国推行“世界政策”对英国的威胁;法俄同盟在对英国殖民霸权的 挑战以及美国在西半球对英国的排挤是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结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英布战争是20世纪英国人与布尔人之间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场战争对英国社会的 日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集中表现在:英国福利制度、英联邦的形成、英国军事改 革,以及“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放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世纪英国外交活动中的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外交政策的“孤立主义”特点及产生的根源是脱胎于传统的欧陆“均势”思想。这一外交政策对19世纪中晚期欧洲大国关系格局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奉行“均势外交”的典型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逐步放弃了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光荣孤立”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起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调整。本文旨在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与法国、德国和苏俄的外交政策上的一系列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坚持自由和独立,渴望冒险,热爱大自然;她的身上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辉。文章将对简爱性格中的浪漫主义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实力是外交的后盾。20世纪前后,英国外交政策随其经济实力的由强到弱的变化,也由“光荣孤立”的欧洲均分外交政策向联合他国共同实现欧洲均势的外交政策过渡。巴黎和会是这一过渡的转折点。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美国借助美国力量解决了鲁尔事件,遏制了称霸欧洲的法国,却为美国势力进入欧洲铺平了道路,最终使自己丧失了法德关系的仲裁人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是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的思潮,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两条主线之一,在美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美国早期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形成原因在史学界众说纷纭,不少学者已经从宗教、军事、文化、经济等角度加以研究.本文将以报纸为切入点,研究美国殖民地时期及建国初期的报纸是如何塑造殖民地人民的对英国及法国的不信任和厌恶的感情的,进而这种普遍的"不信任感"又是怎样成为美国对欧洲孤立主义政策的基石的.本文将对报纸与美国早期孤立外交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1.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是对英国历史有极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它废除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用“法治”代替了“人治”,彻底摆脱欧洲大陆天主教对英国的统治,并开创了一种在对抗中融合的历史运动模式,使英国此后一直处在和平渐进的环境中,为英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创造了良好和谐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2.
In the pair of opposites - political work and vocational work - political work is the principal aspect of the contradicti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schools is to adhere firmly to putting proletarian politics in command and carrying out the "May 7 Directive." Divorced from this principle, one would go astray toward revisionism.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ng a school, it is imperative to overcome the two kinds of one-sidedness - to slight practice or to slight theory - pay attention to enlarging the worker-students' basis of practice (from the part to the whole, from proficiency in only one part or work procedure to understanding the various processes of production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raise the worker-students' theoretical level (by studying higher mathematics and the relevant courses of vocational theory with problems in mind and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promote the unity of study and application, the particular and the general,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give impetus to technical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3.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1-2):143-149
The entirety of Chairman Mao's "Letter to the Jiangxi Communist Labor University" is being publicized under the exceedingly favorabl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truggle profoundly to expose and criticize the "gang of four" has achieved great victory. These are happy days; the entire Party, military and people of the country resolutely support the various important decisions reached by the Ten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s Third Central Committee and welcome the convening of the Eleventh Party Congress. When this happy news arrived, all of our faculty, students and employees were filled with joy and excitement.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科学真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里程碑。但是,邓小平理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终结,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来解决。有没有理论创新能力,决定一个政党的存亡和事业的成败。“三个代表”思想正确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这个根本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集子所有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民族一些常事,常情、常人、常态的描写反映了罗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沧桑巨变的普遍性的大主题!起到了"滴水见太阳"思想和艺术效果。可以认为这本集子的成功和可读性,就在于这种沧桑巨变不仅仅反映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彰显了在新时代各兄弟民族为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國梦意气风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的民族大团的精神风貌!今天读了这本集子,会唤醒我们更加积极地投入追梦的行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这一天尽快到来,做一点扎扎实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江苏现代远程教育承担着教育服务的光荣使命。需要创新体制,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增加投大,确保优先发展;调整结构,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以人为本,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12序曲》的音乐形象,可从历史背景、声音、视频,欣赏测试、作品结构分析、音乐形象分析、音乐美学、音乐文化学分析等不同的角度全面展示;通过本曲,可以了解柴科夫斯基在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和民族乐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温校长的学生,我1954年在四中毕业,当时温寒江同志到四中任校长.我的高中毕业证书上盖的是温寒江校长的名章。  相似文献   

19.
沈琨是上党地区一位资深散文作家,《雪落黄崖》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诗人刘金山以诗人的眼光对散文家的小说给以评价,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是中华文明的一次浪漫演绎。从演出场地看,鸟巢是中国古代神话元素的物化。从表演内容看,气势恢宏,是一次中国文明的激情绽放,其主线是中国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表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整个开幕式凸现了和谐理念,再造了中华文明的当代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