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形成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双重嵌入”、“运作空间”、“差序格局”,以解释社会资本影响的运作机理,厘清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得、就业选择的关系,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就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愿景而言,应重在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就政策措施而言,应重在开发和利用公共就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概念模型及运作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和资源配置方式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参与的有学生的、家庭的和学校的三类社会资本,这三类社会资本经过主体的甄别转化为就业适用的社会资本,再经过主体的动员转化为就业使用的社会资本,再在主体的组织协调能力作用下转化为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机会和物质情感支持,进而影响到就业的成功。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家庭和学校既要注意其社会资本的培育、积累和优化,更要提高其对社会资本的甄别、动员和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提升求职竞争力成为理性选择。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认为:第一,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显著正相关,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二,家庭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并没有显著正相关,家庭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三,社会所属阶层与社会资本正相关,社会所属阶层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四,性格外倾性与社会资本正相关,性格外倾性对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第五,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在地区、学历、专业、政治面貌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但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来自于城市的、学历较高的、专业为社科类的、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晓武  周春平 《江苏高教》2012,(1):97-98,116
大学生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资本与能力资本两部分。实证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投资并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能力资本积累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上,还应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增加能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应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通识教育;高校课程设置应加强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大连地区D大学2013年本科毕业生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择业观念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与定序对数比率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自身就业和公共决策提供相关依据。社会资本在就业中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有很大的运作空间;人力资本在就业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工作经历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获得以及就业质量有着显著影响;择业观念同样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就业声望观与择业代价观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分布失衡是指不同主体在进行同一社会行动时,拥有与使用的社会资本存在较大的数量与质量差异。本研究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资本分布失衡的测量指标,并基于6省15所高校2 96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所获数据,对就业过程中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数量更少,质量更低,使用社会资本的次数也更少,且更偏好使用弱关系和低质量社会资本来获取就业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社会资本拥有与使用的双重失衡。这种双重失衡,给贫困大学生就业带来求职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获取困难和就业质量低端锁定等负向影响。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应通过增加贫困生社会资本数量、提升社会资本质量、优化社会资本结构和提高社会资本运作能力等路径,防范社会资本分布失衡对贫困生就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析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消极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以往人们多强调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效应,对社会资本对就业产生的消极效应却少有人论及。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的系统分析基础上,建构的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概念模型,主要选取社会网络资源和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社会资本,同时使用就业成本和就业质量的两个维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绩效。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已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显性因素。大学生毕业在求职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本,会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社会资本与就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关系,同时,还能够相应的缩减就业成本。社会资本对就业绩效影响研究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取得良好的就业绩效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残疾大学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更是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好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有深刻影响。本文采取个案研究范式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残疾大学生就业途径研究,对残疾毕业生就业进行社会资本分析,提出构建残疾毕业生社会资本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鹏  鲁扬  吴燕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239-241
在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成为大潮的新形势下,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是其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是水利高校大学生积累所必需的社会资本的要素。水利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水平,因此,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转变观念,依据政策,加强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机制的影响下,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正在演变为其父辈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代际效应"正挑战就业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也妨碍了就业机会均等的实现。研究目的是分析"代际效应"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和表现,基于现状从大学生自身和社会角度出发,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应该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到高校、发放助学贷款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由于我国目前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自身陈旧的传统就业观念、不健康的就业心理、较低的综合素质、高额的就业成本以及匮乏的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较非贫困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要改变此局面,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将帮助贫困生的就业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到就业结构并对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就业反过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学生作为就业的特殊群体与低碳经济发展互动关系表现更为显著,国家应积极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影响到学校、家长、社会与国家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意义重大。大学生就业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为人处事、身心健康、自我管理与社会实践等能力做保障。传统文化精华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这五种能力,从而促进更好就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新兴而庞大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不仅关系到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到高校、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然而,由于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陈旧的传统就业观念、不健康的就业心理、较低的综合素质、高额的就业成本以及匮乏的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在签约时间、签约率、择业岗位三方面较普通大学毕业生显得滞后、偏低与偏差。要改变此局面,唯有贫困大学生毕业生自身、高校、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制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使得他们陷入重重就业困境。切实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孟阳 《林区教学》2021,(1):25-27
残障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其就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残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社会责任,改善残障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纠正残障大学生的错误观念,为残障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升残障大学生的就业率,确保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适配性问题的日益突出。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适配性问题的主要表现,从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大学生就业能力三方面寻找适配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能找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适配性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适配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重视女大学生的培养,造就适应社会形势、适应未来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跨世纪女性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受传统文化、社会角色以及女性自我认识等因素影响,女大学生的成才之路面临重重阻力。文章基于社会性别视野的角度,对影响90后女大学生成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女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等方面探寻女大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女性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