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雪松  杨倩  鲁烨  汤苏扬 《文教资料》2008,(33):202-204
本文作者采用自编"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一项是调查被测试者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对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了解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外部影响及对所学专业满意度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考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并为高校提高学生专业满意度提供建议.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许多高中生选择专业存在盲目性.根据就业前景选择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依据对河北北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工商管理类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对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分流过程中学生的选择意愿和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整体的专业选择意愿短期内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影响因素也有变化;选择行为可以分为理性选择和非理性选择,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最后就大类招生模式提出应明确培养目标、完善专业分流方式、科学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创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而言,掌握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相关因素,也就把握了课程教学与创新的主导性.文章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以广州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性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问卷》考察了学科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口学和社会学变量的关系。结果发现:(1)影响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市场前景、他人影响、个人特点和专业特点;(2)大学生对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关注度与其性别和父母职业类型有关,而与其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收入无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大学生在学科大类培养模式下做出更合理的专业选择,以及高校制定大类招生政策和大类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专业选择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至关重要。为探究家庭资本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对2022年录取大一新生开展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家庭资本对学生专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在认知层面,家庭资本存量较高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兴趣特长和生涯发展,并对高校专业信息更为明确;在行为层面,家庭经济资本对学生专业选择偏好呈显著影响,“富学文,穷学理”这一社会刻板印象已发生改变,较高收入家庭子女更愿意选择自然科学类专业;“男学理,女学文”这一社会刻板印象依然存在。建议:加强政府宏观支持力度,促进弱势家庭教育平等;提升生涯规划教育质量,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加强社会理性认知引导,消除传统性别观念隔阂。  相似文献   

6.
运用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310名学生的问卷调研及因子分析发现,个性因素、信息不对称、求利心理及声誉等因素,构成了高校学生专业选择追风行为的诱因,并进一步阐释了其生成机理。最后,对如何降低高校学生专业选择的追风行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般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求学动机与在学状态、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并作用于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目标达成度。通过对一般高校15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分析,在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对求学动机及影响因素与在学状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本科就读于一般高校的学生学历需求更强烈,行为选择大多受需求理性与情感理性制约,导师的指导艺术与科研共同体等情感理性动因对学生在学状态影响较大。学生科研产出率低、科研能力不足、求学体验欠佳,研究生教育也存在资源缺口、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社会群体文化失范等问题。建议从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理性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质量监测机制;强化社会文化的功能导向,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三方面着手,实现政策制度、高校建设与文化导向的内外协同。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市439名农村初三学生中考科目选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非常重视中考科目选择,但同时认为选考比较困难,尤其成绩较差学生认为难度更大,最大的困难是缺乏选考指导和信息资源。影响农村学生中考科目选择的外显因素有"学科兴趣与思维特长""外在支持和影响""未来专业和职业"及"任课教师";内隐因素指学生信息获取和计算能力、自我意识能力、选择后的认知协调和责任担当意识较弱。建议加强农村学生选择能力培养,丰富农村学生选考信息资源,加强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农村中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由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目前正朝着普及化教育的方向发展,因此,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因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因素主要分为六大类: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本框架,把专业选择行为视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选择,在高等教育这一层次上分析学生的投资选择行为。运用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的项目数据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大陆高中生留学专业选择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高中生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后,留学预期收益率和预期海外就业前景等经济因素对我国高中生的部分留学专业之间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一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了学生的部分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教育需求方的要求,调查问卷表明:学生选择时注重专业设置胜过学校声望与位置;学生喜欢选择与经济接轨的专业;家长与学生在法律、英语、心理、管理方向的选择上有显性差异;高等教育的招生政策应更灵活;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升学与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2.
编制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集1680份有效数据,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研究集中于家庭背景与机会分配的对应关系,较少关注机会分配过程中的个人行动。对近五十年西方高等教育选择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学生的高等教育选择受到家庭、学校和教育体制的影响,是一个包括不同阶段的连续转变过程。质性研究策略有利于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学生选择行动的作用机制以及特定人群的选择行动。理性选择理论无法对高等教育选择行动提供充分的理论解释,需与实践逻辑理论相融合,同时考虑社会结构因素的限制作用。借鉴这些研究经验,中国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应丰富研究策略,突破单一理论解释;进一步整合与拓展选择阶段;关注家庭之外的影响因素;关注相关教育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32名大四考研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考研志愿选择心理。结果发现大学生考研报志愿时:最看重学校和导师知名度,最不看重恋人因素;理工类比文史类学生更加看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专业书的难易和就业前景;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更看重学校的公费名额及奖学金状况、专业就业前景,更不看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男生比女生更加重视恋人因素。  相似文献   

15.
编制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集1680份有效数据,运用频数、相关系数和非参数比较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群体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年级、所学专业、性别、父母学历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主观感差异的群体,具有不同的职业选择心理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职业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教育需求方的要求 ,调查问卷表明 :学生选择时注重专业设置胜过学校声望与位置 ;学生喜欢选择与经济接轨的专业 ;家长与学生在法律、英语、心理、管理方向的选择上有显著性差异 ;高等教育的招生政策应更灵活 ;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升学与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自己的兴趣、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自己的学(术)科能力、考虑分数落点、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一定的城乡差异,女生受父母和家人、师长、工作机会、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考虑分数落点、自己的学(术)科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明显大于男生,城镇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比农村学生更多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较少受到奖学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莉  王清 《宜宾学院学报》2014,(10):106-110
基于Logit模型,分析某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财会专业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父母和家人的意见、未来的就业机会及个人兴趣是学生选择财会专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性别、成绩、出生地对学生选择财会专业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学校应建立相关信息调研部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协调,进行综合考评后再分流,这样可以较大程度降低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利用,进而确保办学效益及各专业长远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预科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专业选择也是一种特殊现象。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升入本科时进行专业选择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预科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身因素、他人因素、导向因素和学校因素,分析专业选择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选择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职教育需求的纵向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横向隔离现象比较严重。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制度等因素对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家庭,学校和女性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性别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