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视频因其多通道展现教学内容的特性而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首选形态。线索作为教学视频中的重要引导性教学设计手段,探究其类型及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对学习效果的交互影响,有益于优化教学视频的设计策略。基于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高水平和低水平)和线索类型(言语线索和视觉线索)两个维度,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和认知负荷、学习满意度、学习效果等测量工具,通过实验考察二者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后发现: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对认知负荷的影响显著;线索类型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显著,且线索类型与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在学习满意度上的交互效应显著;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显著,且线索类型与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在迁移测验成绩上的交互效应显著。实验结果表明,线索类型与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水平对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效果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即只有低知识经验水平学习者在学习含有视觉线索的教学视频后,学习满意度与学习效果才有显著提升。这可能是由于该类学习者在信息选择时存在困难,视觉线索可以帮助其提高信息搜索效率,而言语线索却会使其认知负荷超载。  相似文献   

2.
Web网页是网络课程重要的人机界面,其布局和设计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从眼动心理学角度,利用眼动实验研究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视觉搜索行为,测量学习者在3种常见的网页布局及其导航样式下学习时的眼动数据,探讨网页布局对网络学习的影响.通过记录注视次数、注视持续时间等6项眼动指标,并结合态度测量,试图揭示学习者学习时的眼动心理生理基本特征,以期找出适宜的网页布局形式和导航样式,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出有效建议.实验研究表明:(1)T字型布局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视觉搜索;(2)国字型布局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加工;(3)学习者进行视觉搜索时兴趣区集中在导航区,进行知识学习时兴趣区集中在主体内容区;(4)学习者在国字型布局下能取得更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眼动跟踪技术以其可以直接跟踪学习者的视觉认知过程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学习的相关研究所选用。在分析了传统认知行为实验方法的特点和眼动跟踪技术的优势的基础之上,详细论述了多媒体学习研究中眼动跟踪实验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具体包括眼动跟踪实验与传统认知行为实验相结合、将眼动跟踪实验置于完整的教学系统中、仪器设备选用、眼动指标选取和数据分析方法,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6,(2):45-51
网络教学视频常见的字幕设计方式包括无字幕、全字幕和概要字幕三种形式。文章将45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三种字幕设计的两种知识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的网络教学视频进行学习,使用眼动仪实时记录学习者的视觉认知过程,并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陈述性知识视频的全字幕能帮助学习者获得最多的学习数量,学习数量与字幕区的眼动指标正向相关,概要字幕则会帮助学习者取得最好的学习质量;程序性知识视频的概要字幕能够帮助学习者取得最多的学习数量和最好的学习质量,其余两字幕组的学习效果与视频区眼动指标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7,(2):72-78
为考察媒体类型(图文、动画)和学习者空间视觉能力(高、低)对多媒体学习效果的影响,文章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传输控制协议"的相关内容作为学习材料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媒体类型对认知负荷与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但对学业情绪没有显著影响;空间视觉能力仅对学习者认知负荷有显著影响,而对学习成绩、学业情绪无显著影响;媒体类型与空间视觉能力在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上存在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眼动技术给研究者提供了直接观察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的途径.通过分析不同多媒体表征下有关视觉参与、注视时间等相关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与学习兴趣,进而指导多媒体的设计,提升学习效率.文章梳理了眼动技术在促进多媒体学习效率上三个方面的应用:探究已有的多媒体学习理论与原则的有效性、指导多媒体学习材料的设计、充当教学材料辅助学生学习.最后,文章对未来眼动技术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远程学习者情况的分析日益重要。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本质地反映了学习者应采用的学习方式,也影响着远程教学活动和材料的设计,因此对远程学习者认知风格的研究相当重要。本研究通过开发认知风格的测试工具,对远程学习者进行整群抽样测试,得出测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确认远程学习者认知风格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情绪是整体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拟人化程度、表情丰富程度两类情绪设计元素出发,探究教学动画情绪设计对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与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借助眼动追踪技术,记录和揭示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的潜在认知方式。通过眼动追踪与实验分析发现:诱发学习者较高积极情绪的是拟人化且表情丰富设计,而拟人化不能单独诱发积极情绪,只有与表情丰富度相结合才能诱发积极情绪;促使学习者认知加工投入最高的是高拟人表情丰富设计,其次分别是低拟人表情丰富设计、高拟人表情单一设计和低拟人表情单一设计;促进学习者认知迁移的是表情丰富度设计、拟人化设计。研究结论对教学动画设计开发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使用眼动记录仪,通过记录和分析聋人与听力正常人行为和眼动指标,试图考察不同视野位置下被试注意捕获机制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颜色干扰刺激产生了注意捕获效应,但其影响程度受视野位置的调整,更多地表现在中央视野的信息加工上.(2)聋人虽然使用了与听力正常人相同的眼动模式,但从加工能力和认知绩效来看,可能存在一定的中央视野加工劣势.  相似文献   

10.
反馈作为交互式教学视频的重要环节,对学习者视频学习的情绪状态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探究不同形式反馈(证实性、指导性)的情绪设计(中性、积极)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机制,借助情绪测试仪、眼动仪、问卷和测试题对112名被试的情绪状态、视觉认知过程、学习体验与效果进行了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指导性反馈比证实性反馈更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且能有效引导学习者的视觉认知加工、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到关键区域,进而提升学习的质量;对反馈进行积极的情绪设计不仅能有效诱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还能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使其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指导性反馈与积极情绪设计的组合更能显著提升整体学习效果.据此,提出反馈设计的三条优化策略,旨在为改善视频学习的情绪体验和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眼动设备进行认知负荷的测量已成为认知负荷测量的重要方法 ,尽管相当多的研究依赖眼动仪输出的测量数据进行认知负荷表征,但究竟哪些眼动数据能够准确表征学习者认知负荷状态并没有明确的指标。研究采用循证研究的元分析方法,对62篇国内外实验研究文献进行量化分析,系统检验认知负荷对眼动各项指标的影响,探究可以表征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状态的眼动指标。研究发现:(1)纳入研究的总效应值为0.547(k=318),表明整体上眼动指标受认知负荷影响较大;(2)将不同测量指标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发现瞳孔直径等15项具有较大效应值的眼动指标能够较好地表征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状态;(3)在其他调节变量分析中,发现低于60Hz的采样率更适用于多媒体学习中认知负荷的测量,而知识性质和认知负荷来源不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2.
认知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个方面,二语习得理论结合认知风格的研究表明了个体认知风格的不同对英语学习会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了视觉型和言语型认知风格,来研究它们对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本文发现视觉型和言语型认知风格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成绩之间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本文结合视觉型和言语型认知风格理论,对职业高中学生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认知风格是影响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因认知加工特点不同,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本研究立足教学实践,引入认知风格协作模式,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该模式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认知风格协作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情感与认知状态的准确识别是实现远程学习者与教学Agent有效互动的基础。只有有效识别出学习者的情感与认知状态,教学Agent在改变学习者行为态度、帮助学习者获取和理解知识、支持学习者认知发展方面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现有的教学Agent普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情感交互性,容易使远程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二是认知推断功能薄弱,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Agent对学习者状态的识别不够充分造成的。已有的学习者状态识别方法虽然在学习者情绪状态的识别方面各有优势,但却无法同时检测学习者的视域、学习情绪与认知状态。学习者的眼动追踪数据是判断学习者实时状态的重要指标,也是学习者与Agent进行情感交互的重要依据。结合表情识别和眼动追踪技术构建的基于智能Agent的远程学习者情感与认知识别模型,将眼动追踪与表情监控迭代识别、情感与认知识别过程相耦合,以提高远程学习者状态的识别准确率,改进Agent对学习者的情感和认知支持,为智能教学Agent与远程学习者交互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9,(7):59-65
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在线学习具有信息量大、复杂度高的特点,对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认知负荷与眼动追踪技术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瞳孔直径等三项眼动指标,构建了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在线学习认知负荷量化模型。随后,文章通过在线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认知负荷测试实验,结合大量眼动实验数据,验证了量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在线学习认知负荷量化模型的提出,可为生理指标测试工具应用于在线学习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视频课程作为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社会性交互被认为是影响视频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基于社会性交互的视频课程中社会比较对学习的影响,对于优化视频课程的设计尤为重要.研究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分析了学习者与不同水平同伴交互时,其视觉注意、学习成绩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发现:与高水平同伴交互的学习者(向上比较)对学习内容的总注视时间和学习成绩均显著高于与中等水平同伴交互的学习者(平行比较)和低水平同伴交互的学习者(向下比较).以上结果表明,向上比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视频课程的注意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未来在设计视频课程时,应创设学习者与高水平同伴交互的环境,以提高视频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呈现页面为实验材料,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探讨网页结构类型对我国大学生认知有效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同一网页结构中,导航有无装饰背景和内容呈现区有无装饰背景对大学生的眼动模式和认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有上导航且左边是侧导航、右边是内容呈现区的网页结构更能维持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且更有利于大学生的记忆;相同网页结构中,导航有无装饰背景和内容呈现区有无装饰背景对大学生认知有效性的影响没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认知负荷理论在E-learning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负荷是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E-learning环境的设计会对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水平产生影响.导致E-learning环境中认知超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界面设计和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在界面设计上,复杂的导航设计容易引起学习者"迷航",色彩风格的不统一会造成学习者对学习的焦虑和不适;在内容设计上,大量的学习资源可能会消耗学习者有限的注意力,过量的冗余信息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为减少认知负荷,促进学习者的信息存储、提取和加工,在界面设计时,应注意做到导航设计清晰明确、交互界面设计符合视觉心理学标准;在内容设计时,信息表征要注意多样化,并添加标注说明,信息切割要恰当,信息加工设计要提供各种认知工具、学习指南和监控、交流合作空间,并为初学者提供样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中不同媒体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影响,该研究使用眼动实验采集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测验其学习结果,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利用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不同媒体构成的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点,比较不同媒体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影响,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网络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为远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还共同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效。但受外部考试压力等的影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出现趋同现象。指导学习者顺应个体认知风格、发展多维的认知模式、并进行SBI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学习者优化大学英语拓展学习的参与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