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进程。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所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理解课程,从而形成对课程概念的不同认识,但总的说来,课程是按照一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 ,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课程指的是“课业及其进程” ,也即学习的范围和进程。在西方 ,英语“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现指学校的课程 ,即教学的内容和计划。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所有学科 (教学科目 )的总和 ,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教学的科目。高等学校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分类 ,例如学科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理论有很多学派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 :课程不再是确定性的产品 ,而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系统地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的内涵及课程研究的对象.课程的定义在我国用得较多的,一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简言之,"课程即教学科目".二是吴杰<教学论>:"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各年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即"课程就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 何谓课程?美国学者针对美国课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课程”这个术语定义不清,含义不明。有人识别出“课程”这个术语有119种定义。然而,我国学者认为:“课程”一词为我国所固有。课程系指课业(教育内容)的进程。我们可以把课程理解为为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这是一种对课程的广义的理解。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用以反映一门学科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范围、分量、教学顺序和时间的文件是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用来反映一个  相似文献   

5.
课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国际教育字典》解释为:“学习的进程”。课程既可以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指所有学科。现代课程理论把课程的性质、内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有人认为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有人认为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有人认为课程是学习经验;有人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和社会改造。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流派:一、学科结构课程理论这一学派认为: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当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程序和结构。因而通常把学术性作为课…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对“课程”“课程标准”及《语文课程标准》等概念认识不够,理解不深。笔者在文中拟将对上述概念作诠释,以便各位同仁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一、什么是“课程”“课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课”,是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是指程度、程序和进程。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一门学科及其进程。目前“课程”的定义大概有几种:(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  相似文献   

7.
试论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方课程的理解主要受制于对课程的理解和对地方的理解。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常取决于个体对知识和经验、工具性和内在性、学科和活动的认识和选取,不同的认识产生的课程理解也就不一样。我国传统的课程观多认为课程就是学科,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就认为,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熊齐平 《外国教育研究》1992,(3):39-41,F003
课程就是课业及其进程,也就是指学习的范围和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一、外国古代课程论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是最完备最典型的奴隶社会,教育比较繁荣。大约在公元前200年成立了雅典大学,这是世界高教史上第一所大学。学习的内容有骑马、驾车、唱  相似文献   

9.
一、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一)课程的概念近、现代意义的课程,有狭广之分。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贯彻教育方针而规定的全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教学计划表(有的地方称为课程计划表)上罗列的正式课程,也包括对学生的成长有潜移默化作用的“非正式课程”,如校规、校训、校舍、校貌、校内外环境、校风、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校正在发生的几乎一切,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跑过的一个跑…  相似文献   

10.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有一批高校先后试行了重点课程建设工作,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数。为了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想就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和设想,以就教于同志们。一、课程及有关课程的一般性概念关于课程的概念,至少有这样几种说法:1、课程指功课的进程(《辞海》缩印本第394页);2、课程指教学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  相似文献   

11.
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核心体现在选题、设计、讲解、表现及效果等五方面。 微课的“四微特点”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实际上包含了“学程”和“教程”两个方面。而“课”是指教学上的一个阶段,或课程中的一个具体的内容,可以简单理解为课程的组成单元。  相似文献   

12.
课程研究论     
课程研究是教育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域.其任务是要从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双重角度出发,联系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学校课程的推广以及课程时间的分配等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课程研究理论认为,课程乃是把宏观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一种桥梁.从广义上说,它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亦即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它则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科目.课程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尤其是有组织的教育制度的形成而逐渐发生发展起来的,无论其教学内容、教学范围还是其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育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学校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未来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蓝图。课程就是蓝图。课程蓝图有特点、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实践视界中的课程与教学关系及其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践视界中,课程仍然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一门学科,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和教学进程安排等。在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为:课程是教学的一种资源,教学是对对课程的一种利用与加工;课程虽是供教学利用的一种资源,但不排除利用其他资源;教学虽是对课程的利用与加工,但不排除对其他资源的加工,也不排除非教学活动对课程的加工。基于实践视界中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可以推论:课程目标能够通过非教学活动实现,以及教学并非完全受制于课程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一、课程本质认识的演变课程本质规定着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取向,是课程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因而常常被认为是“课程论的中心和基调”。“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间,建国以后,由于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我国教育学界长期把课程看作是学科或学科的总和,而且很少用课程一词。也许是因为课程本身的过于复杂以及处于多元课程本质观的无奈,有的学者放弃了一个精确的定义涵盖课程本质的想法,认为目前就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摘     
幼儿园课程的含义和结构幼儿园课程是指反映幼儿园某一门科目的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总体结构,或是反映幼儿园整体教育客观规律的总体结构。可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理解:形式上,可以指某一门科目的教育、教学,也可以指幼儿园整体教育;内容上,反映总体结构,内在联系,体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整体功能。幼儿园课程的结构分表层结构  相似文献   

17.
论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性质相同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又可以简称为课程。英文中的课程(Curriculum)是根据拉丁文currere而来的,原意是指比赛时到达目的地的跑道。转义作为教育上的术语,意味着学习者学习的路线,与“学习进程”大体同义。不同的国外课程流派又往往把课程分别理解为计划、学科、学程、教材等。中文的教育学著作一般把课程与教学内容作为同一概念加以使用。认为课程是指学校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指一个学习阶段学校的全部教学内容,也可以指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因此,课程、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在本刊2006年36期《什么是生涯》一文中对生涯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所谓广义的生涯,是指社会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经历的以接受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所谓狭义的生涯.既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也可以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经历的以非教育(培训)与职业转换为主轴的一切活动的总和。下面.笔者以上述理解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将“生涯教育”概念的提出作“生涯教育”概念问题的开端,来逐一分析7种关于“生涯教育”概念的主流解释或说明,并提出自己对“生涯教育”概念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学科有两个义项,一指学术的分类,一指教学的科目(见《辞海》缩印本P1126)。本文所谈及的学科理论系为一种教学科目的理性认识。学科理论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并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它可以分为基础论和教学论两大部分。学科理论的基础论主要包括该学科内起支撑作用的主要内容的基本原理。如中学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文字学、阅读学、写作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教学论则指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