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动因子IL-6对糖代谢组织特异性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运动诱导的IL-6上升对骨骼肌、肝脏、脂肪血糖代谢特异性影响的生物学意义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文献法,本研究推测"IL-6在骨骼肌加强、而在脂肪和肝脏抑制胰岛素信号"是IL-6对糖代谢组织特异性作用的原因,运动时,IL-6特异性的生物学意义在于让糖类物质更好满足机体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运动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运动时机体的激素分泌将发生明显变化,从而调节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所以说激素分泌的变化对运动具有重要作用。过去由于没有精确的测定方法,影响了对这些变化的研究。近年来,在测定方法上有了突破,因而对运动时机体内激素的动态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成为目前运动生物化学中的重点研究项目。本文对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运动的关系做了探讨,并对此类激素以及胰岛素、高血糖素在运动时的血中动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胰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胰岛素在运动中的作用和运动对胰岛素影响的新的研究进展。认为胰岛素在运动中具有降低血糖,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而运动可促使血浆胰岛素浓度呈下降趋势,这时运动时摄取利用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铬是动物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中代谢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葡萄糖耐受因子的组成成分,协助胰岛素发挥生理功能。它可促进胰岛素的生物学功能,同时控制着氛基酸、糖和脂代谢全过程,缺铬能影响糖耐量和引起血脂代谢紊乱,引起疾病。运动可导致机体对铬需求的增加,铬补充对运动员肌肉力量、瘦体重可产生较好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铬在人体内的存在与代谢,生物学作用,以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转变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功能正常发挥,进而导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疾病。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的抵抗现象、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因此,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众所周知,血糖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内糖代谢的状况。通过血糖含量的测定,可以观察糖在体内动态的变化,以及是否发生紊乱现象。因此,血糖的知识早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医学科学和临床诊断学中去。同样,血糖的知识目前也已广泛地应用到体育科学领域中,以研究运动时糖代谢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及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状态的评定等。  相似文献   

7.
运动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并非仅与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s, Aβ)、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特征性病理症状改变有关,其可能是运动多靶点效应协同改善大脑葡萄糖代谢紊乱和AD特征性病理症状的结果。运动可发挥其多靶点效应,激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Sirtuins等信号分子,上调胰岛素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神经炎症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改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葡萄糖氧化分解代谢途径障碍,从而协同改善大脑糖代谢紊乱和AD特征性病理症状,发挥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转变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功能正常发挥,进而导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疾病.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的抵抗现象、促进机体对糖的利用,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因此,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SIZ(链脲佐茵素)30 mg/kg并灌胃高脂乳10mL/ⅡⅣkg的饮食办法建立动物模型.动物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运动组和正常对照组.耐力运动组大鼠运动12周,检测各不同处理组的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空腹血清胰岛素、自由C肤、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耐力训练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显著降低(P<0.01),葡萄糖耐量曲线得到改善,空腹血清胰岛素升高.结论耐力运动组可以降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度,从而改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在于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下丘脑中的NPY是一种很强的食欲刺激剂,可减少棕色脂肪的交感神经冲动,刺激采食,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影响糖代谢,促进能量储存;而血浆和胰腺中的NPY被认为抑制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其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在众多防治糖尿病的方法中,运动干预与糖尿病的代谢应答已日益成为医学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就运动对II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血浆及胰腺中NPY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口服补充肌酸可使骨骼肌的肌酸摄取增强,但又受胰岛素水平、运动训练状况及肌纤雏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肌酸补充后骨骼肌糖代谢能力增强,主要表现为血糖降低、骨骼肌糖原合成增强、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上调,以及柠檬酸合酶活性升高。肌酸增强骨骼肌糖代谢的机制,可能与细胞体积增大而引发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有关肝脏在运动时对糖代谢的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加以综述如下。一、糖元分解作用运动时肝糖元的贮存量也处于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之中,血糖的稳定则维系于以肝脏为主的向血液中输出的葡萄糖和以骨骼肌、心肌、大脑为主的器官对血糖摄取利用的动态变化之中。在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时,前40分钟之内,糖异生作用不可能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海军 《体育世界》2013,(5):129-130
本文综述了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机理及运动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运动与胰岛素抵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AMPK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在运动介导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其主要作用是协调代谢和能量平衡。AMPK被激活后在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摄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在调节糖代谢方面的作用,AMPK为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药理靶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苏州市城市社区41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形态及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调节作用。运用运动处方干预法,将4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1人)和对照组(20人)。运动组予以16周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不组织运动。得出结果与运动前比较,经16周有氧运动干预,受试者BMI、WHR明显下降;血清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DL值明显升高;血清FPG、FINS、及HOMA—IR显著性降低。得到结论,16周的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具有修饰作用;对血脂、血糖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的研究表明,一次性运动后会导致血压在一定时间下降(可持续22小时),有时甚至低于对照水平(运动后低血压),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血压正常者或高血压患者24小时的动态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遗传、神经体液因素的改变、血管结构及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体重降低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降低等都可部分解释运动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参皂甙Rg1能调节机体运动中及运动后的能量代谢,然而其机制还没有阐明。本文以大鼠为实验对象,主要从机体运动后的糖原合成与运动中葡萄糖摄取方面来探讨人参皂甙Rg1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g1能够通过增强运动后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与运动中GLUT4的转位来调节机体糖代谢。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长期的有氧耐力训练对高脂饮食肥胖大鼠减肥效果及机体糖代谢的影响,雄性SD大鼠高脂喂养8周后按体重分为肥胖组大鼠(DIO)、肥胖抵抗组大鼠(DIO-R)和介于之间的中间对照组大鼠(C),再随机将每组分为两个亚组即运动组和非运动组,继续高脂饮食7周,运动组进行为期7周的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12h禁食,24h取样。测定体重和腹腔内脂肪含量及血糖、肌糖原、肝糖原,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结果显示:肥胖组大鼠与中间对照组大鼠相比体重、脂肪量、体脂率和胰岛素均增高极显著(P〈0.01),而血糖、肌糖原、肝糖原无显著差异(P〉0.05);肥胖运动组大鼠与肥胖组大鼠相比,体重、脂肪量、体脂率、血糖均降低极显著(P〈0.01),胰岛素降低显著(P〈0.05),肌糖原、肝糖原无显著差异(P〉0.05);中间对照运动组大鼠与中间对照组大鼠相比体重极显著下降(P〈0.01),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5),肌糖原、肝糖原、胰岛素、脂肪、体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抵抗运动组大鼠与抵抗组大鼠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大鼠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敏感程度存在很大差异,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长期有氧耐力训练对肥胖组和中间对照组大鼠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并且可有效降低肥胖大鼠的血清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对抵抗组大鼠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载体在骨骼肌糖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研究价值近年来已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就葡萄糖载体的种类,急性运动时肌肉募集GLUT-4的可能机制、运动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运动训练对GLUT-4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运动和胰岛素是诱导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两种重要生理因素,两者均能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GLUT4从细胞内转位到细胞膜表面,从而调控骨骼肌的葡萄糖转运。研究表明,TBC1家族结构域家族成员蛋白激酶B蛋白底物160KDa(AS160/TBC1D4)和TBC1D1这两种同源蛋白均可在运动或胰岛素诱导下发生磷酸化,两者可能是运动和胰岛素调控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信号通路的关键汇聚点。综述AS160与TBC1D1在胰岛素诱导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中的不同作用以及运动/骨骼肌收缩对其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深入了解运动如何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为更科学的运动处方及其他干预措施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