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齐梁批评家肯定嵇、阮诗,但又对正始诗风评价不高,如钟嵘认为正始诗风“陵迟衰微”,刘勰认为“浮浅”、“轻澹”,萧子显、沈约论及魏晋南朝学流变时唯独不提及正始诗风。对嵇阮诗和正始诗风分别作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这是齐梁批评家的共识,章并试图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从阶段分大致可为建安、正始、太康、东晋、宋齐、梁陈数段.从创作道路分可为建安之路和太康之路两条线,而生活在齐梁之际的诗人谢朓,其贡献就在于革新了太康诗风,发展了建安诗风,并使两条线融而为一,开辟厂通往盛唐诗坛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齐梁两代文学紧密相承,所以历来把齐梁两代文学视为一体。齐梁诗歌一向遭受批评,被认为是"华艳"、"轻靡"、"唯美主义"诗风的代表,虽近年来这种简单化的弊病有所纠正,但对齐梁诗风进行深入剖析的并不多。齐梁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其纯艺术的精神对后代影响较大。本文试从诗歌创作理论、诗歌题材及诗歌表现方法等几方面论述齐梁诗对诗歌发展的开拓。  相似文献   

4.
嵇康和阮籍是正始诗歌的代表,但两人诗风差异甚著。思想的歧异是形成嵇、阮诗歌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魏晋玄学背景下,嵇、阮思想歧异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了,这也影响了人们对正始诗歌的认识。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缕清嵇、阮思想的本原面貌,并由此深入地探讨了嵇、阮的思想歧异对其诗风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齐梁文风,初唐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张扬兴寄风骨的诗风,千余年来受到极高的评价,“子昂始变雅正”成了千古不易的定论。但我们对陈子昂的文学史地位应有全面客观的评价。陈子昂在文学在理论上对六朝文学特别是对齐梁文风进行总体否定,就艺术发展的角度看,是一种退化。他对六朝文学的批判远不如魏征等人所倡导的合南北文风之说那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子昂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抱着“贤圣遇合”的美好理想,积极进取,但却连遭打击,受挫蒙冤。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为唐代乃至中国文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高张以革新唐初诗风为目的的复古旗帜,以成功的诗歌创作践履了自己提出的诗歌主张,扫荡了齐梁以来绮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开辟了唐代诗歌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从建安到正始,诗风虽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二又非截然不同,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始诗坛依旧回响着建安的慷慨之音;并且沿着建安诗歌的抒情传统,向着个性化、抒情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建安诗歌的悲凉演变为正始诗的忧生之嗟。  相似文献   

8.
韩仪 《华章》2011,(23)
翻开中国文学史或者诗学批评史,齐梁两个朝代常常被连在一起表述.这不仅是因为齐梁两朝的建立与覆亡有着相似的经历,还因为由于齐朝短暂,很多重要文人都仕职齐梁两个朝代,两朝士族的社会生活与审美风尚相同,因此两朝的文学思想与诗风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胡应麟将元诗列入中国诗歌发展谱系,认为元诗是承前启后的过渡期,开启了正德、嘉靖诗风。胡应麟批评元诗的标准是唐诗,他肯定元诗学唐的路向,但认为元诗整体成就不高,原因是过于临模又失之太浅。表面上看,胡应麟认为元诗整体上超过宋诗,但在具体操作中,他不自觉地对宋诗用力更深。胡应麟是第一位全面评价元诗的批评家,其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文人聚谈是纵贯六朝的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文人聚谈的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魏初“南皮之游”高谈阔论,涉及诸子百家;正始至于晋末的清谈,以玄言佛理为主,亦与文学相关;刘宋的“文义赏会”,由玄言佛理逐渐向文学过渡;齐梁的“文章谈义”,文学成为主导内容。文人聚谈对当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产生巨大影响:它不但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问世,更促进文学理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南朝齐梁时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云:“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古今咸用。”用今天的话来说,“联边”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或部首相同的文字组成词或词组,以讲求外观形貌上的相似性,使读者一看到  相似文献   

12.
“一代辞宗”沈约对推动齐梁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对齐梁文学批评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引导了齐梁诗歌的发展方向,为齐梁诗人开创了崭新的“趋俗”的美学理想。本文试从他的情性观、三变论、三易和声律论的角度探讨他的诗学的“俗”论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代自有一代的诗风。盛唐时雄浑朴实、刚健清新的诗风的形成,是与陈子昂的率先倡导分不开的。南宋诗人刘克庄《后村诗话》云:“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唱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朝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这段话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可以说,陈子昂是初唐诗坛上第一个自觉地起来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余绪的杰出诗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诗源远流长,从《诗经》开始,继之以《楚辞》《乐府》,经“继安…‘正始”.历唐、宋、元、明、清,已汇聚成一条浩浩荡荡的诗的长河。其中.唐朝诗风之盛,诗作之丰,诗体之备.格律之严,成就之大,堪称古诗发展的黄金时代。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学的齐梁新变与萧氏文学集团的雅俗观念及尚和思想密不可分。萧氏帝王文学集团从声调、节奏和韵味三方面入手,以引谣入诗的方式来实现民间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创新,引发了齐梁时代诗文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雅中见俗、俗情雅化的诗风转向。萧氏文学集团和齐梁时代无处不在的尚和思想则表明齐梁文学集团实际上是带领齐梁时代的诗人以诗文的形式寻求并解答了人应该如何生存的哲学命题。相对于东晋玄言诗人归隐遁世的生存方式而言,齐梁诗人选择了积极融入的生存方式,而萧氏文学集团则使这种"融入"由"文学融入"上升到"审美融入"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李贺继承了齐梁诗歌女性生活的题材与声色大开的诗艺,他又力求新变,熔铸了冷与奇的艺术特色以及跳跃化的诗歌意脉,形成其别具一格的冷艳瑰奇诗风。其将文学视为事业的文学观念,也与齐梁诗人大为不同。李贺对齐梁传统的继承与新变,不仅在中唐齐梁诗风复兴的潮流中有其独特成就,还深刻影响了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等人的诗歌。  相似文献   

17.
木斋 《天中学刊》2006,21(4):70-74
正始与建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从根本上决定了正始与建安的不同诗风。个体诗人时代的确认,开拓了玄言诗新的诗体形式,进一步确立了五言抒情诗的体制,进一步实现了意象式的写作方式,多视角转换的写作方式等五个方面,构成了阮籍《咏怀》五言诗的特质及其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自陈元光以来所形成的岭南诗风,而重点论述了张九龄的“曲江风度”,认为“曲江风度”是岭南诗风的杰出代表,应该加以发扬和仿效。文章对其内容和形式、选材和写法都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齐梁古今体这争不限于以萧纲与裴子野分别为代表的古体,今体学集团之间的冲突,贯穿于整个齐梁时代,几科进入到每个批评家视野中的体形态和体观念冲突,这促进了古体向近体的进化。  相似文献   

20.
正始诗人阮籍、嵇康对抗司马氏统治,崇尚玄学,形成寄托"遥深"和"清峻"的诗歌风格。而西晋诗人傅玄投靠司马氏政权,尊儒反玄,诗歌崇尚拟古、讲究语言与形式的创新。通过分析三人人生选择、思想倾向与诗歌特点,可以看出西晋诸贤没有沿着阮籍、嵇康的创作道路发展,而是受到傅玄的影响,变正始玄思为流韵绮靡,从而开启了西晋追求文辞华美与技巧创新的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