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十年致力于秦汉史研究的杨东晨同志,于1991年推出了他的力作《秦人秘史》(秦兴亡史),时隔5年,又出版了《汉人秘史》(《西汉兴亡史》分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8万字)。前者跨度很长,论述了上起伯益、下至子婴两千多年的全部历史,后者则只论述了西汉皇朝的兴亡史,还有一本待版的《东汉兴亡史》(《汉人秘史》分册)。拜读过后,我以为《西汉兴亡史》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十五卷本《元朝秘史》《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本系蒙古大汗的皇家秘典,书藏金匮石室者百余年。及至明洪武年间朝廷将它作为训练译员的语言教材予以版刻,遂逐渐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3.
从《汉书·艺文志》称《诗》,看《诗》在西汉的传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洲明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5):45-48,65
《汉书·艺文志》对《三家诗》和《毛诗》均有著录.通过对《三家诗》著录的考察,认为“故”和“传”分别为汉人不同的解《诗》经文的方式.又联系汉代人和清代人对“故”和“传”的解释,认为“故(故训)”是对《诗》经文属于文辞方面的解释;而“传”则是对《诗》经文属于内容方面的解释.就《毛诗》系统说,今所谓《毛传》,恰恰是汉人讲的《毛诗》的“故(故训)”;今所谓《毛序》,恰恰是汉人讲的《毛诗》的“传”.以此出发,揭示出西汉《诗》(特别是《毛诗》)传本的状况,并对纷争不休的《毛诗序》形成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4.
陕西历史博物馆史学专家杨东晨先生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立志完成周、秦汉、唐历史系列专著的撰写工作。他凭借陕西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辛勤笔耕,孜孜不倦,甘于淡泊,不受当今世俗的干扰,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现在《周人秘史》、《秦人秘史》、《汉人秘史》均已出版问世,《唐人秘史》亦写作之中,相信不久这一系列专著将成为轰动史学界的“完璧”之作。 《周人秘史》是一部以纪传体形式写成的周史专著,分先周、东周2编凡18章,系统记述了上自后稷,下迄东周分崩瓦解约205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本十分完整的周朝断代史。此书出版后,受到史学界的普遍好评。美国的顾静宇先生称此书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全面研究周史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我国著名历史、考古学家石兴邦、陈全方、何清谷等也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填补周史研究空白,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的著作。通读全书,便知以上评论决非溢美之辞,确为切中肯綮之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发行了引起轰动的两本学术专著——《周人秘史》(中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与《秦人秘史》(中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版)。这两本学术专著均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杨东晨先生撰写,共计91万字。杨先生是中国西北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陈直和林剑鸣先生的弟子,是大陆著作宏富、影响较大的史学专家之一。目前为止,他已出版8本学术著作,在大陆内外受到热烈欢迎和专家的称赞。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文字记载的可考文明史已有5000余年。中国的奴隶制社会王朝始于夏代,其后是商王朝。  相似文献   

6.
《蒙古秘史》,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察安》,明初改称《元朝秘史》,是蒙占民族第一部书面著作。这部书运用编年的体例,传纪文学的手法,韵散结合的形式,从蒙古民族起源的原始传说写起,一直叙述到十三世纪四十年代为止。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  相似文献   

7.
《绝望的主妇》英文原名为Desperate Housewives,是美国ABC电视台于2004年推出的电视剧,编剧在准确把握女性心理特征的同时,又在叙事上加上了诸多巧妙构思与技巧而形成。下面我就该剧的叙事技巧谈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是我国蒙古民族于十三世纪中叶流传下来的一部珍贵典籍,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秘史》做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秘史学”,也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百余年来,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学者潜心探索,精心挖掘、考证,在译注、校勘、注释等方面深入研究,为之倾注了自己的心血。特别是我国解放以来,国内学者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做指导,使《秘史》的研究大大向前深入了一步。通观蒙古史学界对“秘史学”研究的成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历史学方面研究;二是从文学方面研究;三是从语言学方面研究。此外,国内外学者还从版本学和文献学  相似文献   

9.
接振华同志电话,告《小学生》杂志即将举办创刊25周年暨出刊300期刊庆活动,嘱我为之写几句话。《小学生》杂志原名《山西少年》,1981年在沈润祥《已故)同志主持下,改为现名。从1979年到1995年,我亲身参与了《小学生》杂志  相似文献   

10.
继《中国古典诗歌世艺术初探》等著作之后,王英志同志又推出《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我读英志同志这部著作后,感到这部书内容扎实;创见不少;语言流畅;体现了英志同志学术研究的新水准,在同类著作中也可以称得上是很有特色的一部。英志同志的这部书收集了他近几年撰写的二十余篇论文。近几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诗论的研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接振华同志电话,告《小学生》杂志即将举办创刊25周年暨出刊300期刊庆活动,嘱我为之写几句话。《小学生》杂志原名《山西少年》,1981年在沈润祥(已故)同志主持下,改为现名。从1979年到1995年,我亲身参与了《小学生》杂志从草创到发展壮大的16个春秋的实践历程,至今忆起,那情形仍然历历在目,清晰如昨。遵振华同志嘱,口占顺口溜一直如下,以志庆。  相似文献   

12.
降及清代,对《元朝秘史》的研究在明代的基础上又日趋深入,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不仅各种版本广为流传,润饰注释之作相继问世,就是研讨考订方面亦佳作迭出。这与清代藏书家搜集、影抄、刊刻《秘史》之劳是分不开的。他们的书目、序跋等诸种著录文字颇多创见,是整个清代《秘史》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元朝秘史》写作过程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秘史》的写作历时旷久,绝非一次性所完成。佐证有二。基一,《元朝秘史》采用编年体例,但在叙事模式方面却存在与此相悖的三大问题,即补充叙述、叙事主体的人称变化、叙事次序颠倒等;其二,《元史》世祖本纪、文宗本纪颇有延访太祖事迹付史馆、续写《蒙古脱卜赤颜》的记载。参互元人所撰碑版文字,又足以表明现存《秘史》远非这一皇家秘籍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4.
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海涅什Erich Haenisch,从一九三一年以来写了多种有关《蒙古秘史》的研究著作,并已出版了《蒙古秘史词典》(威斯巴登版)。一个外国人如此关注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不惜耗费时间和精力编就这部词典是难能可  相似文献   

15.
《易》是先秦典籍中一部比較完整、但是比較复杂的书。它具有一套完完全全的符号体系,作为贯串全书的綫索,故觉其完整;而却在不同时期穿上一层又一层、一件又一件的外衣,故比較复杂。脫去它一层又一层的外衣,还其庐山真面,实大非易事。我过去对此也曾涉猎,写过一篇《易学象数別論初衍稿》,后来因搞别的,就放了下来。最近看到馮友兰、李景春、任继愈、高亨、高文策、李镜池、沈瓞民諸先生的有关的論文,大家都提出了自己对《周易》的不同的看法,开展了“百家爭鳴”,不禁見猎心喜,想把自己的一孔之見也提出向同志們請教。我想在本文談的共有五个問題:(1)《周易》究竟是不是一本卜筮之书?(2)《周易》的思想內容是发展的,和不是“封閉了的体系”。(3)《周易》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辯証法的成分及其阶极性。(4)《易》《周易》和《易傳》的成书时代及其相互間的关系。(5)我們应如何对待《周易》及整理《周易》?  相似文献   

16.
陈钿钿 《考试周刊》2012,(31):32-33
《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详细而又具体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大体勾勒出春秋时期周王室及诸侯国的兴亡史。但是关于《左传》的作者问题却成为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有言左丘明所著,有称非左氏所成,更有说非出自一人之手者。本文拟根据大量史料,通过寻找史料中的疑点,论证《左传》的作者应为左丘明。  相似文献   

17.
张广茂同志的《就“发展公式”答泗滨同志》(以下简称《答泗滨》)一文对我的评论有误解之处。我在上篇文章中说“数学推理根本不能使用不完全归纳法”的意思是:在证明一个公式(而不是提出一个公式)的时候,不能使用不完全归纳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以我认为,哥德巴赫尽管可以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一个又一个猜想,但是人家没有说这就是哥德巴赫公式  相似文献   

18.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门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闰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是读者所熟悉的。而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读者知道的却不多。这部书我国解放前虽有译本(名《帕尔玛宫闱秘史》),但印行数量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的观点和方法,从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角度,对《蒙古秘史》和《古代社会》的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粗略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蒙古秘史》的历史内容和哲学价值。这对于拓展蒙古学的研究领域,深化秘史学的实际内容,探索蒙哲史的新课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