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的有关理论也同样涉及以上方面,本试图分析马克思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以探讨两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诺思与马克思都非常重视路径选择在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二者的思维范式却迥然不同。诺思从路径依赖角度论证不同制度下的行动者初始选择的差异,并认为是产权结构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决定和规范了制度变迁的路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生产看作是历史的前提,人类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决定的。马克思把革命和改革看作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这一路径选择直接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是在现代语境下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舶来术语。制度变迁主流学派的代表学者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的产生历程、分析架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挖掘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不仅用国家、产权和意识形态解释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很多不能解释的方面,还在思维方式上改变了人们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因果关系的看法,诺斯的成就来自在方法论上对统一化社会科学的努力。但是,诺斯基于“本土化”观察而产生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解释异域制度变迁时遇到困难;即使在解释“本土化”制度变迁中,由于只侧重于连续性变迁方式而忽视了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关键时刻,理论的解释力也遇到挑战。由于这种缺失,诺斯必然忽视了非制度性观念与非正式规则的不同。而在关键时刻的制度变迁中,非制度性观念甚至引导着正式制度的创新并改变着非正式规则。因此,要更好地解释制度变迁,诺斯的理论需要嵌入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是在现代语境下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舶来术语。制度变迁主流学派的代表学者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1]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的产生历程、分析架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挖掘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是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 ,由私有产权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共同推动形成的。在西方经济学中 ,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或方法论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假设、私有产权制度、市场运行机制三者之间有严密的理论逻辑关系。而中国的私营经济是在中国边际改良型渐进式改革过程 ,由制度调整和修正而留出的体制缝隙中得到再生。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内 ,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表现为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经济制度与私有产权之间表现为一种逆向变迁过程。由于中国私有产权制度产生和成长的特殊性 ,中国私有产权具有不同于西方私有产权的许多特征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诺思认为,制度的变迁需要建立一套排他性产权以利于效率的提高,其制度理论也是以产权、国家、意识形态三部分组成。本文着重阐述诺思的有关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简要评介其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产权是构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性元素。产权的界定、结构和安排不仅影响着国家资源配置及制度运行的成本和效率,而且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结构和性质。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产权(所有权)理论与以科斯和诺思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成为我国研究产权理论的基本范式。作为原初研究路径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学派,共同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出版前一阶段的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可视为初创时期的理论。本章按照制度的界定,制度在既有框架下的变迁,制度变迁理论的初步应用这种框架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分析通过产权、国家理论、意识形态以及三者关系的透视 ,提供了一个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 ,不仅有助于说明了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我国选择自身工业化道路、意识形态与制度模式的历史原因 ,也揭示了 70年代末期 ,我们选择了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承接工业化这一历史主题的客观必然。任何社会的工业化过程 ,必然有其“原始积累”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变迁 ,标志着“原始积累”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一定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至少分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制度、产权制度与经济体制三个层次。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中,多元产权主体的共存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二者相结合会遇到一系列矛盾与困难,关键是要对公有制的财产组织方式进行创新以使其能以市场为轴心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产权思想,比如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含义、产权反映的经济关系、产权的历史变迁、企业和产权结构变化的思想。马克思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学说在理论体系、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区别。今后,要在马克思关于产权的内涵、产权与企业效率的关系、所有制和企业效率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诺思在产权的定义、起源、本质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础,认为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理论、后凯恩斯主义企业理论、软预算约束理论、契约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风险投资制度变迁中的"集团利益困境"及合约执行中的"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委托代理风险"问题。认为"委托代理风险"的原因是所有者缺位,"人力资本产权残缺"是合约的动态调整滞后导致,"集团利益困境"是由于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及收益分享、成本分摊规则。最后,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青海省农村信用社为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以股权改造为中心、股份制为方向的深化产权改革的必要性,从顺应经济发展、理顺产权关系、强化金融创新和提高支农作用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了产权改革进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蝶 《教学与研究》2023,(10):127-136
齐泽克宣称后马克思时代意识形态的主导模式已经变成了犬儒主义意识形态。他围绕“幻象与现实”的关系,通过将精神分析理论中幻象和现实的含义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中虚假与现实的含义交织在一起,并刻意不加区分地混用,以此建构了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通过商品交换活动中人们误将商品和货币的抽象普遍性认成了真正实体,从而倒置了抽象普遍与具体特殊,以此说明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运作原理。最后用“律令就是律令”这一命题的自我阐明过程和将意识形态幻象与信仰类比,去解说意识形态幻象的运作方式。齐氏的论断看似是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颠覆,实则并没有越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框架。当今社会日益增强的符号性网络的权威性作为齐泽克理论的现实依据,在本质上也并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根本差别。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诺斯的新制度经济都是关于制度变迁的学说。两种观点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前精于制度变迁的长期分析,对人类社会追求的制度目标要求更高;后则长于制度变迁的具体分析,更加关注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但二都不同程度地论证了制度对于人的重要性,从而触及到经济问题的实质。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在求同存异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重点从五个方面对道格拉斯·C .诺斯所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一书作了剖析 ,理出了基本脉络。并特别指出了其分析方法和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兼具"否定性"和"中性化"的双重意涵。与之相对应,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蕴含着双重向度,即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向度和对无产阶级的科学意识形态的建构向度,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全面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向度,对于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历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维度论证了意识形态概念发展的内在矛盾本性。在溯源意识形态本初方法论的基础上,剖析马克思意识形态和列宁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发展进程,进而阐释了意识形态概念发展的、辨证的当代方法论,这即是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该坚持的基本立场与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