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从隐性知识的视角审视我国高职教育的另类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市场学的观点来看,特色的价值在于形成和提高竞争优势.研究高职教育的特色旨在深刻领会高职教育的属性与规律,努力提高自身的优势并不断夯实其社会价值.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它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其鲜明的职业性是区别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显著标志,并成为高职教育的特色来源.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从源头上看,所传播的主要是技能性和策略性知识,绝大部分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因而构筑了高职教育特色的基础,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和发展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探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高等学校分类是以高等学校的某些侧面、属性或特征为依据的.高等学校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定的规则,促进高等教育职能的分化和高等学校系统化,使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等学校展开公平竞争,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办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和所有别的分类一样,高等学校分类也不可能穷尽高等学校的所有特点和属性,而只能是根据某些侧面和属性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作者就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发展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概要总结,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组织属性的社会事业属性渊源,认为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分类属性改革发展将实现制度和政策创新,高等学校的分类定位将以公共教育服务为核心,趋向于灵活、多样、竞争的多元化投资办学体制,其事业单位属性将逐渐趋于淡化。  相似文献   

4.
康全礼 《河南教育》2007,(11):30-31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3年开始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为指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成效显著,促进了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加强教学工作、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高等教育无边界市场业已形成并呈不断扩大之势。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内,跨国高等教育服务的商品属性、市场属性和产业属性得以凸显,但也出现了部分国家过度逐利引起教育质量下降、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忧教育主权受削弱等弊端。未来,跨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在发达国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可能上升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在发展中国家则不会得到太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特色GP是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对日本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转入普及化阶段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着眼于通过竞争机制来推动高等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形成个性和特色,提高教育质量.这一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特色GP被日本高等教育研究专家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7.
章在分析教育、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高等属性和职业属性。指出了: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是高等属性的内在要求;突出职业技能教育,遵循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是职业属性的本质要求;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教育属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我国90年代至下世纪初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道路,规模更加适应,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办出各自的特色.各类大专层次的高等教育应适当扩大规模,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因素,是高等教育机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只有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才能完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构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关注点,更应成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不同学者做出的高等教育质量内涵进行解释,界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属性,并提出了切实有效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策略,主要包括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高校自身质量监控机制、高校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的监控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的职业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横向上看,高等职业教育针对的是集成性和收敛性职业,而传统的高等教育侧重于较为宽泛的职业岗位与社会领域.从纵向上看,高职教育着眼于职业的基层岗位,培养人才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面向中高层的职业岗位,培养的人才突出理论知识与概念技能.因此,传统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学术性与职业性上有所侧重,而且有所兼顾.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变幻莫测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人们需要从其自身找到理论源头,从而高等教育属性问题的研讨再一次浮出水面。属性正是事物本质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和特点,其中本质属性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非本质属性是事物矛盾的普遍性。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属性,即专业属性,它的基本属性是上层建筑属性和生产力属性,或者说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  相似文献   

13.
后IT时代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OC是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针对后IT时代开放复杂巨系统的三大特征,从教育的社会属性、科学属性以及管理属性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慕课”可能对未来高等教育变革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质量概念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偏重于强调高等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以对高等学校职能的思考取代高等教育活动水平的思考是已有研究成果在认识高等教育概念方面的不足.教育学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基本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这一高等教育质量内容包括培养人才、体系构建、机构创办及宏观管理四个方面.高等教育质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性与绝对性、抽象性和具体性、层次性与规格性、时间性与空间性等特性的统一;在本质及涵盖范围等方面区别于教育质量和高等学校质量等概念.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它要求我们立足于时代把握高等教育的属性.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角看教育的社会属性之争,实际上是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对教育的经济功能认识不断加深并越来越重视教育本身的经济价值的过程.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角看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之争,也正是历史上教育的社会属性之争的延续,是教育的"上层建筑说"与"生产力说"之辩的发展与深化.它表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人们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本身的经济价值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从成人高等教育的属性谈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并招致社会的广泛批评,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属性认识不清;对成人高等教育在第三级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定位不当;对成人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准备等方面,与第三级教育的其它教育类型缺乏层次之分。未来改革要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在第三级教育中的适当地位;坚持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与质量标准;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监管;坚持多样化、多层次性、多元化,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既要注重成人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职业准备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层级区分,又要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上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于8月10日-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共同主办,由贵州财经学院承办。会议主题是"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其宗旨是促进不同类型院校的特色发展与质量保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是体现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 基础性工作。因此,建立合理的学科质量评价体系,从 而对高校学科质量进行评价,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科 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属性 识别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环境质量等多属性综合评价 领域,取得了较好的评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分类是以高等学校的某些侧面、属性或特征为依据的。高等学校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定的规则,促进高等教育职能的分化和高等学校系统化,使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等学校展开公平竞争,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办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和所有别的分类一样,高等学校分类也不可能穷尽高等学校的所有特点和属性,而只能是根据某些侧面和属性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责任。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手段,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应努力扮演好信息员、组织员、协调员和监控员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