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以最近几届世界大赛平衡木决赛选手为主要对象,系统研究了当今世界平衡木技术动作发展的特点:运动员都选用稳健而简单的动作作为完成整套动作的良好的开端;木中动作难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3个技巧串动作的连接;下法动作类型表现出多样化特点,但仍以后空翻二周和直体后空翻多度转体为主流,前空翻二周下也被欧美一些选手所青睐;运动员取胜的关键是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质量,尤其是下法落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高低杠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在国际体操规则中属D组难度的下法动作.本文主要通过三维录像解析法对商春松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该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及技术特点,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商春松较好的完成了向后大回环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动作,但落地时刻身体重心稍微靠后,所以商春松向后退了一小步.  相似文献   

3.
直体后空翻两周接快速后空翻与接后手翻着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单跳是技巧运动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几年来,诸如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080°之类的高难度动作已普遍被各国优秀选手所掌握。随着团(屈)身后空翻三周、团身后空翻三周转体360°、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440°等高难度动作的相继问世后,各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将难度动作的发展转向到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连接上。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4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前8名单杠决赛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成套动作选择以Ⅱ、Ⅲ组动作为主,动作难度集中趋向C、D、E三个组别,A、B组动作使用数量锐减,并向着F、G、H组更高难度动作不断努力;(2)第Ⅰ组动作中大回环转体类动作成为首选,第Ⅱ组动作形成特卡切夫类、马尔凯洛夫类、空翻越杠类"三足鼎立"局面,第Ⅲ组动作中穿衍生动作为主体,正、反掏类动作使用稳定,第Ⅳ组下法仍未打破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类动作的垄断局面;(3)"特卡切夫类+特卡切夫类"仍为编排主流,"马凯洛夫类+马凯洛夫类"成为编排亮点,"空翻越杠类+空翻越杠类"成为编排"杀手锏",连接串由"二连飞"向"三、四连飞"跨越发展,使动作连接技术更具惊险性、欣赏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对影响运动员最终成绩排名的D分与E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绩结构、难度动作选择以及编排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上法动作单一,大多采用安全系数大、符合规则要求的A组上法,趋于简单化,充分体现出运动员求稳的心态;(2)选用舞蹈动作难度较大的运动员逐渐增多,都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3)技巧动作以向前、向侧单个动作为主,向后类动作多以连接形式出现,且连接串呈现多样性的特点;(4)下法的主要特点均为后空翻一种类型,大多数运动员都采取提高后空翻类型的下法;(5)木上动作呈现出单个动作难度价值高,且动作连接以两个或三个动作连接为主;(6)合理处理难度与完成的关系、难度动作连接直接化、增加连接串、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则成为运动员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2010-2012年3次国内比赛高低杠决赛前8名选手以及30届伦敦奥运会高低杠决赛前8名选手所完成的成套动作进行研究。剖析伦敦奥运周期我国女子高低杠技术水平现状:上法以"跳上高杠—屈伸上"动作为主流;下法以"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和"直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为主流;"帕克空翻"成为中国队员高换低动作的"规定动作";"低杠蹬杠弧形换握至高杠"仍是我国队员低换高的主流动作,成为被裁判严格扣分的"软肋";编排连接串以"三连接"为主流,其中又以"林转—凌转—分腿叶格尔"为主流连接,成套动作的连接价值与世界水平相比整体偏低;我国队员整体D分低于世界水平,而动作的完成质量则差距更大。建议中国女队尽快发展D组以上的低杠换握高杠动作,努力发展"回环转体—飞行"的二连接动作,提高"大摆回环"和"近杠回环"转体成倒立以及"屈伸上—后摆成倒立"的动作质量,尽快提高我国高低杠的整体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单跳新秀陈台良1965年出生,今年22岁、身高1.62米,体重57公斤,1972年进入上海市体育宫技巧进行业余训练当时他是上海市东余杭路一小,一年级的学生,身体灵活、弹性好但是柔韧性较差、经过四年的基础训练,已能完成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直体转体720°,在保护下完成团身后空翻二周,在四人轿子上能独立完成转体360°站轿,二周站轿,720°站轿,以及直体后空翻转体1440°高难动作下法。  相似文献   

8.
后直两周720°旋下(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在国际体操规则中属难度E组动作,是邹凯使用频率最高的制胜绝招.通过运动学研究方法,对世界冠军邹凯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单杠决赛的后直两周720°旋下动作进行研究,得出该下法动作的运动学数据,揭示该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动作特点,为教练员及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邹凯很好的完成了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  相似文献   

9.
自一九七二年二十届奥运会以来,男女跳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际上已用空翻类动作(包括转体)代替了单纯的手翻类。目前,男子发展前空翻类动作多,女子发展后空翻类动作多,由塚原开创的直体后空翻动作,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女运动员所采用,并已发展到转体360°。随  相似文献   

10.
侧手翻是技巧运动中的基本动作,也是连接一些难度动作的基础动作。如侧手翻向内转体90°接(后手翻、团身后空翻、直体后空翻、直体后空翻转体360°等等)。变化练习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熟练掌握动作技术,提高推摆速度,培养学生的动作连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将多年来在体操教学中运用的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世界男子跳马比赛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1世纪举行的3届世锦赛为资料,对世界男子跳马比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跳马动作难度迅速提高,单靠质量取胜的时代已经结束;动作类型正向多度转体方向发展,多周空翻则以前空翻2周及其转体为主;动作质量稳定提升,落地稳定性是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项目难度情况、完成情况和动作编排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动作编排主要集中在向前和向后的技巧动作,前直360-720和后直540-900成为青年组向前和向后动作的首选,结束动作大部分采用后直720或后直1080为结束动作;绝大多数还是以C组难度为主,D组以上的难度动作上占有一定的比例,青年组动作的连接主要集中在D+C的连接,D组以上的连接在青年中基本上还未曾出现;"稳、准、难、美、新"仍是体操发展永恒的主题,尤其新规则的颁布,增加了动作在难度方面的导向;由于部分年轻裁判在评分过程中经验不够,分差较大,造成个别成绩不能代表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决赛难度动作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参加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决赛的选手为对象,对当前世界女子体操单项比赛的难度动作及其连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指出:踺子类及踺子转体类动作是女子跳马项目的主要发展方向;高难度动作是以高质量完成为基础的;超难度动作的连接更加多样化;向前类及旋空翻动作是女子技巧动作发展的主流动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视频观察、调查访问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等研究方法较为深入的研究了我国优秀运动员梁富亮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2周转体360°下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学规律,为我国年轻运动员改进该动作并继续发展和改进直体后空翻2周转体720°、1080°下,提供理论依据和可供参考的技术参数,对于提高我国单杠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女子跳马世界冠军程菲完成的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规律及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苏美华  陈平 《体育科技》2012,33(2):58-63
通过采用运动学等研究方法,揭示我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杨亚红完成的侧手翻转体90°直体后空翻转体720°的高难度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发展此类动作对提高我国女子跳马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体操比赛中 ,男子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动作属独创性、惊险性的高难技术 ,具有较高的加分因素。运用动量矩守恒原理、科里奥利惯性力原理和反向锥体曲面转体原理对该技术动作进行了数理分析 ,得出正确合理的技术做法和要求 ,为高水平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教学与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技巧啦啦操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翻腾类难度是我国大多数啦啦操运动员最大的难题。弥补现存训练方法的不足之处,完善踺子后手翻接后空翻的训练方法体系,提高难度动作的成功率,降低意外受伤的发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迫切解决的训练课题。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根据比赛中运动员在踺子后手翻接后空翻难度动作完成上暴露出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训练方法不足,在总结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后,加入一定的实践经验,对踺子后手翻接后空翻提出一套新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运动员取胜的一项重要法宝。某一独特的难新动作常预示着一种新技术、新趋势。本文在“肖空翻”的启迪下把四种体操动作基本运动形式视为一连续体,试图探索某些新技术领域或急待开发的技术领域,并以此设计出前摆——前翻类,后摆——后翻类等9类20个新动作或新连接,建议由专家论证和运动员试做,以便尽快尽早在国际体操大赛中为国增辉。  相似文献   

20.
新的跳马器械改变后 ,男子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是该类动作中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 ,其难度分值为 10分。目前 ,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掌握此动作的运动员人数甚少 ,该动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三维录像及解析处理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小鹏、陆斌两人完成此动作 ,进行了技术分析与诊断。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动作的内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 ,为运动训练及技术创新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