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骆秉全  张连民 《体育科学》2004,24(11):13-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从经营者和消费者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规模编小;股份制经济是商业体育俱乐部的主要所有制形式;会员制有利于商业体育俱乐部改善经营管理;有60.6%的商业体育俱乐部不盈利。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参与商业体育俱乐部的女性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到商业体育俱乐部参加锻炼的女性主要集中在21-40岁这一年龄层,且学历层次较高;女性参与商业体育俱乐部的首要动机是"健身",第2位上"调节心理,缓解压力",第3位是"减肥瘦身,改善体形";"工作太忙"是干扰女性到商业体育俱乐部健身的主要因素,"家务太重","惰性"也是干扰女性参与商业体育俱乐部的重要因素;工薪阶层是商业体育俱乐部的主要群体;参与商业体育俱乐部的女性中,参加健身健美操课程的人数最多,参加瑜伽课程的排在第2位,参加动力单车课程的人数排在第3位.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访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行业初具规模、市场潜力大;经营队伍素质偏低和经营定位不准阻碍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访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调查。结果发现,深圳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已成为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初具规模,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场所的布局缺乏整体规划。建议投资者多种经营、多项目开发、扩大经营行业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市部分商业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指出:商业体育俱乐部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个人经济状况制约,同时也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建议商业体育俱乐部应重视市场调研和预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注重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体育专业指导人才;增加经营活动中的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6.
促进职业体育俱乐部高质量发展是体育组织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满足体育多元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现状分析归纳出其职能区分不明、职业体育俱乐部商业产权基础较薄弱,基础功能弱化、职业体育俱乐部治理能力结构不完善,以及社会资源缺乏、职业体育俱乐部外部治理渠道略单一等制约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16赛季中超俱乐部投入/产出所反映的治理效率的角度分析,发现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需按照有效的治理方法厘清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治理特殊性、正确定位职业体育俱乐部中的政府角色与定位以及切实加强职业体育俱乐部治理结构与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方可打造具有自主运营的独立品牌俱乐部,从而吸引更多球迷参与体育赛事,拓宽职业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价值主张实现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是企业宣称其产品和服务能为消费者带来的独特价值,是客户所能感知到的一系列既得利益的总和。独特的价值主张是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开展市场与会员定位,吸引会员及其影响者的前提条件;价值信息的充分沟通是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保持长期客户关系的基础;提供消费价值最大体验是消费者评价俱乐部服务质量的一个核心标准。创造客户价值是商业健身俱乐部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研究对象:职业体育俱乐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结果与分析1.向现代公司制转化是职业体育俱乐部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过程就是俱乐部资本、人才、经验和信息等资源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些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推动俱乐部的竞技水平与市场开发能力等全面提高。资源的增长是职业体育俱乐部行为的结果,而决定俱乐部行为的是产权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起现代公司制,俱乐部的融资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此外,体育赞助业与电视转播业在给职业运动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对职业体育俱乐部向现代公司制转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经营的难度来讲,大型商业组织经营的复杂程度要高于职业体育组织,这也是目前职业体育组织常常被其它商业组织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体育体制的改革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体育正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商业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并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青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策略的研究出发,结合4P营销组合策略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要素在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中的运用,为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可利用的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付费用的延期支付、应付账款、分期付款和出售套票等方式是当前俱乐部可利用的融资方式,但上述方式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如社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俱乐部商业信用意识差和经营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俱乐部对商业信用融资方式的运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俱乐部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俄职业体育均脱胎于"国家职业化"倾向的竞技体育和受政府及市场双重力量影响;职业体育俱乐部法律组织形式基本经历从专业队到赞助型、联合型俱乐部,再到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变化过程;两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均反映公司企业增多但仍保留政府作用特征,俄罗斯在体委对职业俱乐部拥有上是彻底终止,而中国仍有较大份额,民企加入拥有者队伍在中国得到一定发展。社会政治、经济采取不同改革模式的中俄两国职业体育发展经历了大致相同脉络,说明曾有过相同背景的中俄两国,由于强大的原有体制惯性以及体育发展的自身逻辑,职业体育不能一步"激进"到位。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下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方法,阐述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的现状,分析资本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机制,提出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方式,指出: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抓住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不断完善的契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促进俱乐部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俱乐部的自身发展,提高应对国际体育组织挑战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大众体育注意力集成与时尚体育管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颖  黄泽民 《体育科学》2006,26(1):77-81
国家对试点社区俱乐部两年财政扶持结束之后,社区体育俱乐部将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以求长期自主生存发展的问题。在注意力经济学理论指导下,探讨体育注意力基本属性,以及将注意力集成转化为体育消费的经营创新。认为社区体育俱乐部的经营要以时尚体育管理为主导模式。探讨了时尚体育的策划、设计、发布,以及时尚体育管理的人文关怀和可实施性。时尚体育经营模式为社区体育俱乐部的长期自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院校化发展的动因,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促使现代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发展使得竞技体育自身价值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又逐渐渗透到国家普通高校和专业体育院校中,得到蓬勃的发展.随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竞技体育管理主体,改变了过去由政府部门单一管理主体的模式,出现了职业化、院校化等共同发展的竞技体育格局.  相似文献   

15.
Ordinary sports clubs and their annual sports have been largely ignored by historians of sport, whose focus has been largely on more mega-events and on larger clubs, and on the twentieth century rather than earlier periods. This paper provides a rare case study of a local athletic sports meeting, in late Victorian and early Edwardian north-east England, using club records, newspaper, census and other record-linkage material, and setting it in its local and national context. By doing so it shows how it is possible to shed light on its organisation and club membership; the age, status and home locations of competitors, and the linkages with other athletic and cycling clubs in the area. More importantly it also explores the vexed ques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amateurism functioned in areas less influenced by the middle classes of the metropolis and elite clubs, which have hitherto dominated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16.
体育赛事与社会软环境改善的双赢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冰  董胜利 《体育学刊》2006,13(6):18-20
体育赛事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征。发展体育赛事,就必须既要以市场经济理念把握原有投资主体的公益行为转化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商业行为过程,又要重视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的传播、影响、渗透的特点,使体育赛事不仅为满足人们的体育消费搭建广阔的市场平台;并且,通过体育所倡导的精神和各种实践活动的文化理念的渗透,达到影响、促进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意识及和谐理念等多种目标,实现体育赛事与社会软环境改善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体育事业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我国的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也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运行模式,学校学生走体育俱乐部模式应如何进行管理运行,才能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是当代我国体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体育俱乐部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凌平 《体育与科学》2000,21(4):17-20
文章通过对欧洲体育俱乐部组织结构类型的剖析,探讨我国在发展体育俱乐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业余运动训练体制不应该盲目地追求多渠道发展,盲目地全方位建立体育俱乐部,盲目地增加运动竞赛的种类。要提倡“拿来主义”,积极稳妥地推进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充分运用竞赛扛杆的作用,调动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